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吃药出现副作用,父母该怎么应对?

本文字数约:5812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章节:

01、父母要先做到这3个前提

02、缓解药物副作用的详细方法

“是药三分毒”这个观念深深地刻在国人的认知里,很多父母带孩子看精神科时,问得最多的就是:

“医生,一定要吃药吗?”

“医生,能不能不吃药?”

“医生,药可以吃少一些吗?”

很多患者、家属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心生恐惧,盲目抵触精神科药物。

到底是否一定要吃药,吃啥药,这应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患者而定。

比如之前说过,对于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不服药,父母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相当于自我家庭治疗,孩子的病情往往会有明显缓解。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主流专业的心理治疗,还可以结合适合患者的运动疗法等来进一步缓解病情。

可是,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利用药物甚至物理治疗快速稳定情绪,缓解症状,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被主流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也要根据情况而定。有的患者情绪波动剧烈,在家砸东西,甚至打父母,有暴力倾向。那么这种情况也最好利用药物先控制症状。

除非父母发现孩子生病后,已经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父母能够及时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甚至针对孩子创伤被激活后暴露出来的创伤事件,父母进行有效的修复,那么即使被诊断“双相障碍”,孩子也有可能在不服药的情况下逐步缓解症状。

但总体来说,如果孩子的情绪、行为症状不断加重,再加上医疗机构和社会上优质、专业的心理治疗资源并不多,当孩子被主流精神科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等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时,尤其是考虑到孩子社会功能的恢复,及时上学,在这些情况下,药物治疗甚至物理治疗都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理性地选择了吃药,就有可能出现副作用。

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尽量将药物治疗的效果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副作用大到什么程度时,可能要停止服药?

以下结合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实践经验来深入分析这个话题。

父母要先做到这3个前提

在谈具体建议前,父母必须认清3个前提,这非常重要。

第一个前提,父母最好加强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知识,了解孩子被诊断的疾病,并对该疾病有深入、理性的理解。

比如,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真的“难以治愈”、“要终身服药”吗?

抑郁症的遗传度40%至70%,双相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0%,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病因就是患者的大脑出了器质性的问题吗?

如果父母或者孩子了解到的信息是片面的,往往会因为上面这些问题极度焦虑、恐惧,陷入灾难化思维中。

但事实上,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尤其是基于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来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悲观。

即使从主流精神科的角度,国内也有越来越多顶级专家指出,在专业而规范的诊疗下,抑郁症、双相障碍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痊愈及停药的,也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相关文章:北大六院马燕桃:双相障碍可化解,并非需要终身服药

还有,希望家长们最好还要对学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最新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有所了解。

我们常说的学习障碍,并不属于精神心理障碍的范畴。可严重的学习障碍会引发抑郁症、双相障碍。

如果父母掌握了相关知识,可以及时觉察孩子是否出现了学习障碍,并有意识辨别孩子是否遭受过与学习行为、学习情景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如果父母还懂得科学、正确地应对,慢慢修复孩子在学习上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的学习状态会越来越好,甚至塑造出高效学习的状态。那么不但学习成绩会追上来,由此引发的抑郁症、双相障碍也会大有好转。

晴日知识课堂已设立了【学习障碍】专栏,

识别以下海报中的二维码,

可直接跳转到专栏中学习。

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与抑郁症、双相障碍等都有相似之处,如果精神科大夫未能深入鉴别,就有可能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误诊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父母最好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

尤其是近年来新提出的诊断——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在该诊断未出现之前,很多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患者都被误诊为抑郁症、双相障碍。

对此话题,我们前不久曾详细分析过,可点击回看:这个才确立了4年的新疾病,更容易被误诊为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

我们在晴日知识课堂中也设立了【深度催眠解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栏,可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入知识课堂中浏览。)

总之,父母们一定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科学的、最新的临床实践成果。兼听则明,知识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免于恐惧,理清思路。

第二个前提,父母了解了孩子患病背后的心理根源后,应学会科学理性甚至有智慧地应对孩子病情波动时的各种表现。

比如,孩子在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很可能会出现沉迷游戏、日夜颠倒、或者暴饮暴食等情况。很多父母对此难以容忍,忍不住唠叨、指责孩子。

我们可以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应对方式很可能会令孩子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比如大发脾气、打骂父母、在家砸东西等等,情绪进一步波动。

如果这时父母再次带孩子到精神科就诊时,并将这些情况告诉大夫的话,很多大夫会认为孩子“转躁”了,将孩子的诊断改为双相障碍,并调整用药。

我们认为这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泛双相化”,可能涉及过度诊断。但这在临床上仍有争议。

而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临床普遍认为治疗难度和预后都比抑郁症更悲观一些。所以一旦被诊断,无疑会增大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压力。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生病,是因为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压抑、痛苦。沉迷游戏、暴饮暴食等等都是孩子释放压力甚至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过多责备,在孩子没有完全康复前,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放低对于孩子生活作息和学习的要求,这样才能减少孩子出现情绪波动的次数。

第三个前提,对于精神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父母要有积极、理性、科学的态度。

精神科药物在整体上是确切有效,尤其是新型抗抑郁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出现,可以说是精神障碍临床治疗的里程碑之一。

再加上专业的心理治疗资源仍较稀缺,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药物治疗是最经济、最可行的治疗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时,首选方案是尽快服用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干预都难以起效。

那为什么很多患者、家属盲目排斥精神科药物?

药物副作用固然是一方面,其它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很多家长担心精神科医生滥用药物。

有一位患者的妈妈说,其孩子在美国留学时出现轻度的心理问题,回到国内就诊,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孩子开始服用药物。不久后,孩子出现转躁,精神科医生将诊断改为双相障碍,并进一步添加了的药物。

大量用药后,孩子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还接受过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但疗效也不理想。在辗转求医中,时间不断流逝,这位孩子错失了回归学校的机会,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后来,这位家长无意中了解到《为药疯狂》这本书。她阅读后认为,孩子一开始只是轻度抑郁症,如果当时选择了专业的心理干预而非药物治疗的话,说不定孩子早就康复了。她悔恨不已,并对精神科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排斥,断然拒绝让孩子继续服用精神科药物。

《为药疯狂》,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位家长对精神科药物的认知有些走极端了。她没有意识到专业的心理服务资源其实非常稀缺,就算其孩子一开始选择心理治疗,也未必能找到高水平的机构,如愿快速康复。

而她的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因素,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是最关键的。实际上,如果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症状后,她能够及时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可能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即使采用了药物治疗,如果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及时识别副作用,作出及时调整,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还有,即便服药后出现了副作用,也并不应全盘否定药物的作用,而应该在副作用和有效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点。

当然,这里也不是让大家把康复的希望都寄托于药物治疗上。但如果暂时找不到优质的心理治疗资源,症状又严重的话,精神科药物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为父母和患者争取到更多时间。

缓解药物副作用的详细方法

了解了以上3个前提后,对于不同的副作用,父母具体该如何应对?

第一,如果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认知不太理性,父母应尽量避免他们知道其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很多父母拿到孩子的药物后,第一时间拆开包装阅读说明书,有的还会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父母多去了解、学习,这个意识是好的,但也不宜因为说明书和网上的信息而质疑医生的用药方案。

因为临床中的实际情况和用药经验是非常复杂的,说明书和网络信息根本不可能都涵盖进去。如果父母实在有疑问、有忧虑,应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而不是擅自改变用药方案。

还有,如果孩子的情绪症状比较严重,情绪波动大,尤其是灾难化思维比较严重时,父母应避免让孩子看到其所服用药物的名字及说明书,谨防他们过度担忧药物副作用,进而加大心理压力。

有的孩子还会对部分药物有负面解读,认为抗精神病药就是治疗“精神病”的,进而以为医生把自己当成“精神病”,非常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服药,即便药物本来确切有效的,但孩子强烈的负性情绪也可能会抵消药物带来的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即使父母已经尽量避免了,但孩子可能还是得知了药名。他们会千方百计上网查,家长想防也防不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双相的孩子服药后,如何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
我们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公众精神卫生?——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突然停药会发生什么?||渡过
抗抑郁药怎么选择,要吃多久,无效怎么办?这里有最全答案!
关于抑郁症的4个真相,不笑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够“乐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