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病例】9个诊断,虐待动物,频繁惊恐发作,她的大量心理创伤竟来自于母亲(上)

文茵来自江苏南京,前来就诊时14岁,个子高,但身形较胖,体重超过130斤。

她当时神情紧张,整个身体往里缩着,眼神发愣发直,像一只受了巨大惊吓的小鸟。我们一看就感觉她的病情可能很严重。

果然,根据父母介绍,文茵的症状非常多。她曾多次尝试自杀,屡屡想跳楼被家人拦住。她还不时有幻觉,“看到”有人追她,还“听到”尖叫声。她早上起来总说生活没有意思,说父母都是假的,认为周围的世界不真实,经常身处在家嘴里仍念叨着“我想回家”。

她有妄想症状,很害怕出门,总感觉有人要杀害自己,跟踪自己,甚至有一天还说自己能预测未来或将要发生的事。

除了长期抑郁之外,她的性格还有暴躁的一面。遇到一点困难或不顺就非常烦躁,还会殴打妈妈,甚至还把曾经养育的一条小狗打死了。

文茵还有购物成瘾的症状,在家总拿着手机买买买,虽然大多都是很廉价的化妆品、护肤品,但数量惊人。最多的时候,他们家每天能收到20、30个快递,而且经常光买不拆,未开封的快递盒子堆积成一座小山。

妈妈就忍不住说她,让她买一些品质好的用品,能用很久,别买那么多。文茵就反驳“反正也没多少钱”,依然我行我素。

面诊前的一年开始,文茵又出现了惊恐障碍,多次惊恐发作。发作时症状非常严重,有窒息感、濒死感,胸痛,并大声呼喊。一年来,她经常因为噪音、学习或看到其它细节情景而产生濒死感,有被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次发作时,她就想起过往受过的刺激,恨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说要杀了他们。

不过,文茵兴奋的时候又显得非常雀跃,爱动,大声说笑,还会在家里唱歌跳舞,甚至偶尔睡不着觉会起来做运动。

文茵曾去国内权威的精神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就诊,开始时被两位专家诊断焦虑抑郁状态。服用舍曲林并迅速加量后,出现所谓的“转躁”,又转诊其他专家,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逐渐增加阿立哌唑、丙戊酸镁、碳酸锂、西酞普兰等精神科药物。还有专家甚至考虑她是少儿精神分裂症早期。

文茵的妈妈说,女儿用药后,虽然精神病性症状得到缓解,社会功能有所恢复,但总体并不理想,情绪波动仍然很大。她在学校坐不住,总想往外跑,会躲在桌子底下大哭。

在面诊前,文茵的妈妈把女儿的病史、成长经历、心理活动、情绪和行为上的症状整理成册,足足有14页纸,可见问题之复杂和严重。

文茵的爸妈还一度怀疑精神科专家的诊断和用药,又带女儿去过北京的一家高端心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她的下丘脑有异常,医生说,这就证实她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但文茵的妈妈还是不相信,在对我们有了深入了解后,便预约了我们机构的面诊。

妈妈的怀疑是有道理的。那家心理医院所谓“检查出下丘脑有异常,证实是双相障碍”的说法,我非常不认同。

直至目前,学者们仍未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特异性的大脑结构性改变。即使对于抑郁症,确实发现部分患者大脑的海马体体积缩小,但也不是普遍性的,更非特异性的。所以,绝不能因为查及大脑结构有异常,就说这是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

而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面诊,我认为文茵没有狂妄自大、心境高涨的心理过程,没有真正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她确实不是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

她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如果按病因学诊断,应属于典型的、由我们机构提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文茵的爸爸妈妈十分认可我们的分析,最终决定接受治疗。

按照我们的理论和发现,常规治疗开始,要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让他理解患病的原因和我们治疗的原理,并给予催眠感受性测试和催眠训练。但是给文茵做对于她的病情的认知治疗并不容易,因为她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总特别紧张、打哆嗦、自卑,也不敢看着对方的目光,表达和接受的效率都较低。我们不得不改变策略,先从催眠治疗入手。

首先,我对她进行催眠测试和训练,文茵还是表现得拘束,第一次的效果一般;第二次,在催眠测试的过程中,机构周边的工地突然发出几声巨响,她一下子吓坏了。到了第三次催眠测试和训练时,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文茵都没法进入催眠状态了。

我只好提前把文茵转给了Lucy,她的催眠技术比我高明多了。通常,在催眠之前,Lucy要先了解患者的主要情况,进行简要的交流,使接下来的创伤修复更加高效。

可是,文茵当时全身哆嗦,目光呆滞,身体僵硬,无论Lucy问什么她都回答不上。原来,她当时严重失眠,已经3个晚上没睡好觉了,精神状态特别差。结果,两人交谈不够10分钟,Lucy便决定直接开始催眠,而且首要解决的是睡眠障碍,否则后续的治疗难以展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一次深度催眠中,文茵看到了很多阴暗、恐怖的画面。比如在一个辽阔的庄园里,有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手持一把刀,正在追杀她。文茵感到了强烈的恐惧,只能不断往前方跑,直到精疲力尽。

后来才得知,这些非真实经历的画面大多来自于文茵玩的电子游戏,比如“第五人格”和另一款求生游戏。“第五人格”是时下很多青少年喜欢玩的手机游戏,玩家在一间阴森的庄园里体验激烈而紧张的对抗和追逃过程。

Lucy为文茵处理了这些画面后,她当晚回去就睡了一次好觉,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文茵对治疗的信心大增,与我们交流顺畅多了。

从后面的治疗中发现,文茵经常玩“第五人格”等追逃游戏,还很爱看恐怖小说、电影,这些负面的信息对她带来了很多心理创伤。

 “第五人格”游戏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在治疗前,她对男性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尤其如果在电梯里遇到陌生男性,无论对方年龄大小,她内心都会惊慌失措,甚至觉得对方在跟踪自己。深度催眠下发现,这与她11岁时看的一部恐怖电影有关,里面有一群男孩欺凌一个女孩的暴力画面。

可见,家长们对孩子所接触的书籍、游戏和影视作品真的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建议随便带孩子一起看恐怖、悬疑元素的电影、电视剧、书籍。并不是说看了就一定会留下心理阴影,但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尤其是性格压抑、内向、胆怯的孩子,因为曾经遭受过叠加性创伤,更加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失眠的问题解决后,文茵和父母提出了一个现实的请求。文茵所在的学校马上就要进行分班考试了,一家人都非常重视,但文茵特别害怕考试,不愿意去上学。文茵的父母希望我们能先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让她顺利考完试,再回来接受治疗。

抗拒学习、考试等心理行为问题属于学习障碍,一般都源于与学习相关的创伤,文茵也不例外。在深度催眠下,她看到了与此相关的多个创伤。

比如,小学一年级开始,文茵开始学习钢琴,但钢琴老师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经常骂她“猪头”、“笨猪”,甚至嘲笑她“这么简单都学不会,你爸妈是怎么教育你的”。文茵既委屈又愤怒,觉得这是对父母的侮辱。

而且,文茵的妈妈作风严厉,在女儿小的时候,只要她认为是对的,通常就会强迫文茵去做;女儿做得不好,她丝毫不留情地严肃批评。

在文茵6、7岁时,有一次,她的作业没写好,妈妈严厉地批评她。爸爸的性格较温和,他看到女儿被骂得可怜,便劝了几句。文茵的妈妈怒不可遏,转过头来对丈夫也一顿臭骂。文茵觉得自己连累了父亲,认为自己真是太差劲了,不断否定自己。

这些创伤得到快速修复后,文茵对学习有了点自信,在父母的鼓励下顺利完成了考试。

考完试再回来接受治疗的文茵,已经比刚来面诊时的气色好多了,但她却突然冒了另一个问题——满脑子都是狗。

文茵说,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考试结束后的3、4天里,每天只要醒着,脑海里除了狗,还是狗,“全是狗狗的画面,别的几乎什么都想不了,很痛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不断央求爸爸给她买一条宠物狗,但爸爸不同意,文茵的情绪又波动起来,暴躁易怒,心烦意乱,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在深度催眠下,Lucy发现了8个相关的创伤,其中大部分都与此前的被她打死的宠物狗有关。

大概3年前,文茵有一条小母狗,取名小雪。一开始,在催眠下,她看到自己以前给小雪挑选衣服的情景,那时的她内心无比兴奋。文茵说,这是因为她非常享受这种能自己做主的感觉,想买什么样的就能买什么样的!

她说,从小,妈妈就对她穿什么衣服指手画脚。她想穿裙子、蕾丝袜,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妈妈要求她穿T恤、长裤,“穿得像男孩子一样,但妈妈就觉得这样方便、舒服”。后来,文茵想穿裤子的时候,妈妈又开始强迫她穿裙子。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文茵的妈妈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对女儿充满了硬性要求和强迫,文茵毫无决定权。所以,当她能给狗狗挑选衣服时,这极大地满足了她心理需求。

文茵的购物成瘾也与此有关。这其实是一种逆反心理,妈妈总不让她自己做决定,在长期被压制之后,当文茵自己能网购时,那种自主权的释放和因此带来的快感,便令购物行为一发不可收拾。

说回这条小狗。文茵一方面很喜欢小雪,但又经常打它,因为当她心情不好时,就会拿狗来出气,又打又踢,狗狗吓得发抖。父母都觉得她虐狗,但说了很多次她都改不掉。有时,文茵爸爸看见女儿打狗,雷霆大发,也冲上去打文茵。

其实,每次发泄完之后文茵也后悔,但下次脾气一上来又控制不住。有一次,小雪可能不堪虐待,咬了文茵一下。她一下子失控了,“好你个狗崽子,大人欺负我就算了,连你也欺负我!大人我打不了,难道对你我也打不了吗!”

她把小狗揪过来,像发疯了似的猛打一通,那次,狗狗被打死了。

其实,文茵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冷酷、暴戾的人,她对小雪是充满感情的。对她来说,打狗本身以及伴随的强烈愧疚感也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但她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压抑,尤其是母亲对她的压迫和严厉,动辄打骂,她又无力反抗,内心的负性情绪不断挤压,缺乏有效的宣泄途径。所以,当她面对比自己更弱小、能受她摆布的对象时,又加上情绪激动、失去理智的时候,便也采取了施暴,将心里的怒火和委屈释放在狗狗身上。

这次深度催眠一共发现了8个相关创伤,Lucy一一作出修复后,文茵的脑海里不再总是出现关于狗的画面了。

至此,文茵的治疗进展得还算顺利,她不再那么容易暴躁,自杀念头也大有减退。可是,后面仍有两个棘手的问题——学习障碍和惊恐障碍。

上文提及过她害怕考试,经过一次创伤修复后便消除了,我们一度以为她的学习障碍已经缓解得差不多了。但没过多久,文茵的学习状态再次一落千丈,一学习就烦,“拖延症”严重,而且还是害怕考试、害怕老师。

她极度抗拒学习的根源的到底是什么?频繁的濒死感又是怎么产生的?明天的案例文章中再继续阐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青少年患者复学时困难重重?因为家长错失了休学时的深刻反省和干预良机
去过9家医院,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治疗2个月后成功打破困局(下)
与人沟通的终极障碍
应激创伤后对家庭成员的心理辅导-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恐惧安抚:孩子遭遇意外,吓得大哭的一瞬间,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