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人读论语 26 | 学思悟修

学思悟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众对这句话,一般理解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说两者之间要相互结合,不能单一地学习或者单一地思考。不过,我认为孔子想表达的是“悟”与“修”的关系,文中“学”是“悟”、“思”是“修”的意思

喻嘉言,名昌,晚号西昌老人,是明末清初的一名大医,他的人生充满荆棘,也充满传奇。1630年,已经45岁的喻嘉言终于考上了副榜贡生,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在朝廷工作的三年里,面对危机四伏的形势,喻嘉言还是如火一般的热情:上万言书,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无奈他等来的都是失望。3年后,48岁的喻嘉言只好背着行囊,离开北京,开启人生行医之路。

1643年,喻嘉言已经58岁了,此时他出版了《寓意草》一书,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医案,体现出喻嘉言极高的治疗水平。或许一些读者会问:喻嘉言是跟谁学医?何时开始学医的?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但从喻嘉言的著作可以看出,他真正能够熟读、熟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喻嘉言在书中给后世留下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位不可理喻的医生。

中医人讲究“医不叩门”,意思是说医生不会主动去找病人,因为这样会被人理解为医生上门找生意,但喻嘉言多次是不请自到,甚至会用“强硬”的办法赶走正在给病人治病的庸医,“强迫”让病人及其家属接受他的用药。试举一例。

刘泰来,33岁,身材白胖。夏天大汗后常常洗冷水,而且爱对着风口睡觉,结果他在秋天犯疟疾。甲医生诊断后用药,很快就把疟疾止住了,但产生了新问题:病人开始感觉胸腹胀痛,不到半个月,肚子胀得很大,胸部也鼓得很高,喘气很急,关键问题是病人大小便全没有了

患者说吃过泻下的药,但大小便还是不通,甲医生认为是因为药物的力度不够,所以要加大用药的分量。但喻嘉言诊断后,认为患者不能使用大黄,他直接质问甲医生:“此病何名?而敢放胆杀人?”甲医生气得直跳,说患者是伤寒结肠,所以要用泻下的药,而且只有此方法。但喻嘉言认为,如果是伤寒导致内津丧失,大便干结,当然可以使用泻下,但此病是因为腹中之气散乱不收,属于太阴脾经之虚,所以才会导致腹胀状况。但如果使用泻下猛药大黄,必定伤及脾胃,到时候患者的肚子会更胀,甚至会腹破。甲医生被骂走了,但患者家属还是把甲医生开的药买回来。只见喻嘉言冲上去抢过药物,并且直接把药扔到水沟。尽管如此,但患者还是希望使用大黄,喻嘉言又费了很多功夫才说服患者,最后患者才接受喻嘉言的建议,身体得到康复。有人可能会想,作为中医人,何苦如此呢?不是说“医不叩门”吗?病人不听医生的劝告,就算是自取灭亡也是病人自己的事情,与医生何干?我想,在喻嘉言心中,只有病人,没有人情世故,也不需要人情世故。对他来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病人能够康复,至于他自己,一切的名誉地位尊严收入,甚至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要。就凭这点赤子之心,足让诸多中医人汗颜,也足让后世人对他产生深深的敬佩。

喻嘉言感到时局变化,人心复杂,随后选择出家做和尚。喻嘉言选择了极为清苦的生活方式,他一直使用打坐的方式睡觉,佛家称之为“不倒睡卧”,又称“不倒单”。不过几年后喻嘉言又选择还俗,重新做一名医生。出家前、做了和尚以及在还俗后的喻嘉言,在清修以及之后的行医,究竟他悟到了什么?我们从喻嘉言还俗后的言行,可以略知一二。

一是救人首在救人心,教人关键也是人心;用今天的话来说,观念才是关键;观念变了,人生才能改变。尽管喻嘉言能够把刘泰来救下来,但有很多案例表明,依然有诸多患者因为不愿意听他的话而死在庸医之手。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患者是死于自己的观念。

二是一个人的能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喻嘉言后来把诸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弟子上,而且他教育学生的方式很独特。喻嘉言一生收了70多为弟子,他培养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医学家,如徐忠可、程云等。

三从有情到无情再到大情,从小爱到无爱再到大爱。医生能否拯救患者,自古至今并不完全由医生来决定,大医能够以患者之心体会患者之痛,但喻嘉言内心明白了,能救即救,帮不来也要努力帮,但不需要为能否成功救一个病人而耿耿于怀,因为自己不是神仙。心怀大爱的中医人,无论如何是不会因为各种挫折而失去对人民大众的爱。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但喻嘉言的精神超越了有限的生命。中医精神的本质在超越,唯有超越才能继承,才能创新。但超越的前提是继承,方式是学思悟修,核心是人民大众。所以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走在弘扬大医精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的话,让我思悟良久
反复发热乱投医,经方合方速退热
古代中医名家医案2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
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33页
记我的师傅——民间中医大家蔡长福老先生(五)作者:一三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