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人读论语 39 | 过去未来

过去未来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禘是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举行。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向往周礼,孔子对于身边“礼”的变化,用今天的话来说,真是“无眼体”。但时代不问个人的喜怒哀乐,历史总是如同一江向东流春水,不舍昼夜。不光是“礼”,对于传统的大部分东西均是如此,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旧的未必不好,新的未必不行。对于个人的态度,无论你是守旧还是厌旧,是喜新还是厌新,但历史总是“不言”。不过无论是整个民族还是个人,始终存在如何处理新旧的问题,就中医而言,即如何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问题,这是所有中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医过去的辉煌,可谓无与伦比,极为灿烂。每个时代都涌现出许多中医名家,如华佗、张仲景、皇普谧、孙思邈、钱乙、金元四大家等等,他们完成了自己的时代任务,创造了自己的时代高度,他们值得今天所有中医人仰望。在今天,中医药被誉为进入传统文化的钥匙。过去的物件,今天大多已经腐朽;过去的人,今天都已不在;过去的技术和精神,有一部分通过传承保留了下来。有人说,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因为传统文化的基石已经消失,所以传统文化也必然会消失。当然这是片面之见,但也提出了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一些人总犯短视的毛病。有人说中医药代表落后,西医药才是科学,但今天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并非落后,西医药也并非科学,而且所谓的“科学”也并非真的科学。今天,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在逐步远离农业文明,又或者说今天的农业也逐步走向工业化大生产,所以在今天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医药应该怎样适应社会发展是中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古至今,中医药一直为中国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从实用的角度看,大家因为认可中医药的效果,所以中医药能够得到持续。又或者说中医药用效果来证明自己行,加上在文化深刻地解析中医药为什么能。中医药已经赢得了过去,但在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医药如何赢得未来,值得有识之士深思

第一、保持古法,坚持古艺。几千年来,中医药留给今天很多关于诊断、治疗、药物炮制等方面的老方法、老工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中医药的古法古艺一定不能丢,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第二、坚持创新,坚持质量。创新的途径很多,无论是加工的技术还是中药的种植,乃至中医药的宣传和销售,以及中医药文化的表达方式。屠呦呦在青蒿素方面的探索,可以代表中医药创新的途径之一,也就是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炼。但中药的质量往往决定中医的效果,所以保证中药质量是关键,不能为了批量而忽视了这一点;第三、培养人才是根本。世界各国基本上都看到了中医药的价值,但目前国内的中医与西医相比,西医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就单纯中医药本身而言,也是日韩的天下。中医药在人才培养上也落后于西医,而且中医药尤其缺乏胸怀大志的人才。

目前由西医建立的体系不能代表未来医学,国内的中医药还缺乏宽松的发展环境。西医意味着利益,但西医的利益始终掌控在国外医疗资本巨头手中;中医药代表未来,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但中医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假如中医药人能掌握国内医药体系的话语权,加上政策的扶持,再有一批具有大战略眼光的中医药人才,未来的中医药必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人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伯礼院士: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医药需要解决两大问题
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涤平教授
为中医发声(之五):痛心疾首,中医的衰落
张灿玾说——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
趋势在持续加强。。
为什么许多人不希望中医“好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