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人读论语 50 | 薪尽火传

薪尽火传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辞官后周游列国,这既有推广儒家学问的想法,又有行万里路、验证思想的需要。当时孔子名气已经非常大,传遍列国,慕名前来请教的人络绎不绝。仪是地名,封人是指镇守边疆的小官。这位小官见到孔子之后,大为感叹,他发自内心认可孔子的学问,并把孔子比为天人。他认为孔子就是代替上天向世人传经授道的使者,优秀传统文化必定由孔子及其弟子而复兴。

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有道之人,传承是头等大事。孔子整理旧文化,周文化因孔子得到传承。从孔子开始,周文化如同开始的一口清泉,其源头不过是一个点,随后形成小溪,再发展为大河,最后汇入大海,与天地万物形成一体,这是道传承的体现。中医亦是如此,中医与道相合。在最近百年中医发展史上,涌现出众多璀璨的中医名家,这就不得不提当年名医丁甘仁及其创办的上海中医专科学校。

丁甘仁出生在孟河镇,孟河医派是近300年最负盛名的中医流派。这里名医辈出,最负盛名的医家有费伯雄、马文植、巢崇山三大家,他们以内科、外科、咽喉科闻名于世。丁甘仁自幼受家乡医风的影响,13岁即拜名医马仲清为师,3年后又问学于族兄丁松溪(费伯雄门人)。其后外出习医,师从名医马文植,深得马氏内科、外科精要。随后在无锡、苏州一带行医,广交当地医友。1894年,丁氏经同乡名医巢崇山推荐,在上海仁济善堂坐堂行医。这几年医名渐起,成为行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并与沪上名医多有交游,如恽铁樵、唐宗海、张聿青、余景和等,他能兼收并蓄各家之长。可以说,丁甘仁是孟河医派的集大成者。

1912年至1913年,丁甘仁组织中华医学联合会和神州医药总会的成立。1916年,丁甘仁与夏应堂、谢观等名医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同年8月23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开学,开创了中医现代教育的先河。随后又筹建南广益中医院和北广益中医院作为学生实习基地。1921年,丁甘仁发起成立上海中医学会,被推选为会长;1922年,发起成立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1925年,他与夏应堂创办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

丁甘仁认为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中医要发展就必须釆用现代教育模式,创办新式中医学校。他认为,中医教材应该是“以历代先哲之书遴选其精深者为课本”;教师要“延医之高明者为教员”;学生要符合“明定年限,详察成绩,考之合格,然后授凭”;学生毕业之后要“行道济世”;学校要“设立医院,聘中医数人为医员,俾学生实地观摩,以资造就”;中医学生一定不能排斥西医,“凡遇病可用西医法者,以西法医之,学生可兼通解剖,而补中医之不足”,因为“医为仁术,择善而从,不分畛域也”。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校训为“精诚勤笃”。精,学贵于精;诚,诚以待人;勤,业在于勤;笃,笃志不渝。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延聘上海著名中医担任教师,如谢利恒、黄体仁、徐访儒、余继鸿、赵吉甫、汤潜、邵骥、陈殿与、曹颖甫、包生等。学校首届学生 20人,包括丁涵人、丁济万、朱霖生、程门雪、黄文东等。早期毕业的学生均成为后来中医界重要人物,如首届毕业生程门雪、黄文东先后担任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学院第1任、第2任院长。此外,学校毕业生中的秦伯未、王一仁、盛梦仙、叶劲秋、张伯臾、贺芸生、严苍山、沈香圃、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陈存仁等均为当代名医,其再传弟子亦成为现在中医界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丁甘仁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其是劳苦大众前来求诊,常免收诊金,甚至赠送药物。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自己所得诊金尽助学校、医院及慈善机关,如免费就医给药,以及施粥饭,施棉衣,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等。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与丁甘仁“博施济众”金字匾额。

中医是大道,不是独木桥;唯有大医才能弘道,唯有精诚者才能不断把中医推向新的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中的翁泉海和历史中的丁甘仁
孟河医派说《老中医》
《探索·发现》|《孟河医派》
略谈“孟河医派”中的几位名医
丁甘仁:一位集众医界人士,为中国第一所中医学院亲自编写教材、设置课程,
丁甘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