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人读论语 55 | 医中君子

医中君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在孔子看来,“道”是最可贵的,也在最难得的。但在面对“道”的问题上,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够做到无论身居何处都不会放弃对“道”的追求,至于那些表面上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饭为耻的人,不是真君子,不值得与他们探讨读书、生活以及真理上的问题。尽管有人说“粗食者志坚,华美者心卑”,但真正的君子不会在乎外在的条件,因为决定条件是能否拥有一颗君子之心。

当代中医大家章次公先生便是医中君子。章公生于1903年,曾先后拜师孟河医派传人丁甘仁,入读丁氏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回来又拜临床大家曹颖甫为师,另外章公亦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学生。

民国14年,章公毕业后在上海开业行医,并任职于广益中医院;民国19年与陆渊雷、徐衡之合力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是该校的校训,也是那代中医人传承医学的口号。章公一生仗义疏财,医德高尚,为贫苦病人看病,用药以验、便、廉为主,深夜出诊常不取酬,有“贫民医生”之誉,陆渊雷也赞其为“贫孟尝”。1955年章公应召赴京工作, 1958年兼任北中医科主任,并成为中南海保健医生,担负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工作。

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正是章公的弟子,朱毕业的时候,章公送他一副条幅和一方印章。条幅是章次公亲笔手书中国医学院校训;印章上面刻着“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4句话讲了中医人行医的四个准则:第一,中医人的性情要温柔,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温和,对病人务必体贴;第二,中医人治病要有胆识,当用则用,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用大剂用大剂,不要优柔寡断,错失时机;第三,中医人要有神仙手眼,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要看到细微的症状,要预计到即将发生的情况,看得清、辨得明;第四,中医人的心地要善良,像菩萨一样慈悲,做医生应该这样,做人也应该如此。

世人把兰花誉为“花中君子”,孔子也非常喜欢兰花,他认为君子的品格应该以兰花是榜样:“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世俗中有形形色色的医生,然而能够称得上医中君子的,正如同章次公一样的中医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恪守医德,医术精湛;包容新旧,注重传承。

关于读书,章次公给中医人的建议是:“为医者,仲景之书固不可不读,而于历代各家医集,晚近中外科技书籍,以及其他小说笔记之类,凡有关医道者,胥应浏览,识见广邃,而后临证辨证论治,自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诸位中医学子,您会立志成为医中之君子吗?

坚持是一种信仰,

专注是一种态度。

谢谢大家的点赞,

分享与转发!

随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春:仁心仁术
国医大师章次公,抗战时为病人掏空家底,为中西医结合奋斗一生
近代名医章次公,善用虫类药治疗顽疾,曾在抗战时为病人掏空家底
自强不息 积德行善(2015年7月3日中医药报第八版)
中医越老越好吗
读扁鹊传笔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