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随笔|现代人与“全方位”社会交往(1994年稿)

文/孙嘉明

        现代人意味着个性心理上的“现代化”。人的心理现代化并不仅仅指的是观念上的全新的意识,同时也体现在具有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心理要求。人的个性心理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具体来讲是受到各种各样的群体文化影响的。因此,现代人的心理培养和训练,主要是由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和各种各样的群体背景来完成的。 

  社会学理论告诉人们:广义的社会团体,包括了人类生存、劳动及其发展的一切群体。诸如:家庭、工作小组、班级、协会、社团等。这些社会群体的功能在于提供人们交往、竞赛、整合的需要。而任何其中单个团体在其功能上都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家庭和工作小组,前者属于首属团体,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比较高;而后者则属于次属团体,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比较低。前者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亲子关系上的代际整合;而后者则主要是提供人们竞赛以及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可见,任何团体都只能提供参与这一团体的个人某一方面的满足。“每一个团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抑制了参与该团体的个人的完整。同时又因为其他团体的存在,而在其他方面恢复了个人的完整。”(《个性的社会基础》【美】斯莱特著)。人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培养现代人的个性心理也应有多种多样的群体所构成的文化环境。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群体的多样化程度也就越高,也就越能在多方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美国堪称是当今世界少数发达国家中在社会群体多样化方面的突出代表。同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更加是一个由爱好参加团体活动的人和存在多种多样团体组织而构成的社会。“美国人从幼年时代起,通过参加幼年童子军,男童子军,女童子军,通过参加基督教男女青年会,通过参加男孩棒球队联盟,教会和犹太教青年会等,被激励参加各种协会和组织。”(《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美】诺曼.杰.奥恩斯坦著)。在美国的一部全国性的社团百科全书中,列出了有二万多个种类各异,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更有些别出心裁的社团,令人啼笑皆非,什么“蠢才俱乐部”、“左撇子协会”、“癌症患者联谊群”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社会团体,象一个个相互交错的网一样覆盖了整个社会,它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又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这样的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同类而建立相互的信任和联系。它也使得生活中的落难者,有可能摆脱孤独,在自己的团体中找到相互鼓励的朋友。 

  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发展确是从传统的社区向现代社会发展着。这就意味着原有的人际关系中的亲近感和安全感的丧失。与此同时,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新的社会群体以及人们自愿组合的人际关系。在团体形式上表现为由正式团体分化出来的各种非正式团体的出现。社会心理学家告诉人们:一个人长期只生活在单一的正式团体中,受到严格的团体规范的制约,只能培养出一种对权威盲目服从的个性心理。现代人所应具有的民主意识和独立性、自主性则很难在这样的的人身上体现出来。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倡导“君子不党”。因此,历来群体比较单一。建立在封建时代家族制度上的大家庭,阻碍了社会成员的相互交往,于是生产、生活、娱乐等社会活动大都局限在大家庭的范围之内。当然,传统社会中群体活动较弱,还有交通不便等原因。到了明清之际,群体活动有所突出。其主要表现在“社事”活动甚行。“结社这一件事,在明末已成风气,文有文社,诗有诗社,普遍了江、浙、福建、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各省,风行了百数十年。大江南北,结社的风气,犹如春潮怒出,应运勃兴。”(《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著 )。那时,对于社事,有“社盟”、“社局”、“访社”等名称。可见,明清是我国商业比较发达,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而其发展必然与当时的社会群体的多样化与“社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有关。 

  如果说封建社会群体的单一化扼制了社会成员的个性心理的发展的话,那么,资本主义时期群体的多样化,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的个性心理的要求。从这一点上说,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身心发育较之封建社会是一大进步。五四时期引进“西学”,提倡“科学”、“民主”,那时社会上的社团组织达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群体组织多样化的高峰。其本质原因,可以概括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正如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言:社会进化规律是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过渡。古代社会发展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其最大的特征是群体的分化。从一个大的血缘团体即氏族团体分化出许许多多的家庭和各具不同功能的生活单位;再分化出形形式式的社会群体。群体越多,则社会成员的“异质”性越高,社会成员相互间的交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就越大。 

  现代人的独立个性与其“全方位”的社会交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独立个性只有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体现。离开了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的交往活动,就无法培养和训练现代人的心理气质,也就无从谈及人的独立个性。因此,现代社会是交往发达的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群体的多样性趋势已逐渐呈现。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各种社团组织相当活跃。如:青年文学茶座、文艺沙龙、企业家俱乐部等等。这些群体组织对于开放时期的文化环境是一种补充,它必将在培养现代化的人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文是以作者1994年的文稿(尚未公开发布)略微作更正而成。

“文化随笔”系列:
文化随笔|认知判断和选择上的“权衡”现象(1994年稿)
文化随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自组织”系统 (1995年稿)
文化随笔|异质社会中的“同质团体”是现代社会的一项专利 (1995年稿)
文化随笔|异质性: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995年稿)
文化随笔|华人的民间全球联系:中国式的软实力(2014年刊)
文化随笔|由“迷迭香”生长引出对“生态”主题的思考
文化随笔|“玩转”于跨文化交流中的使者
文化随笔|观摩上音95周年音乐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主题班会策划书
团体心理治疗
社工急需培养的4个能力
广场舞背后的群体诉求
团体辅导定义及优势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事件中的应用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