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业篇丨法学:毕业后与毕业前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毕业之后的方向和待遇,以及毕业之前应该怎么学好法学。

此前,我们已经介绍了法学的应用场景、课程状况、院校选择以及就业方向。关于其就业状况,虽然言及了职业特征,但不乏劝慰和鼓励的文字,多少显得有些虚无缥缈。因此,今天我们首先来务一下实,谈一下法学毕业生的一般状况。

毕业之后的状况,最务实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去向;其二是薪资。

关于去向,首先是转行,即不再从事法律业务。无需意外,这部分人不在少数,甚至接近三分之二。但转行并不意味着没有工作,至于将来会做什么,则要看个人机缘和兴趣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二:

一、大学生的身份已经使你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列。如果不是不想工作,没有人会找不到工作;

二、法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用人单位的录用原则还是以优为先。此处的“优”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学校和学历,而不可否认,百舸争流中,大多数人的学校并不能称之为优秀。

如果不转行,法学生的去向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律师、法务和教师学者四大类,且这四大类的从业人数依次递减。因为法学对口的公务员岗位较多,律师又是很多人的梦想职业。

关于薪资,与学历、能力和地区密不可分。首先,学历是原始分界线。无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甚至是律所,研究生的初始工资都要高于本科生。但如前所述,学历只是一道门槛,当你跨过去了,它就已经丧失了价值。所以,就来到了影响薪资的第二个因素,即能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学历的取得已经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它外化为学习能力、吃苦能力、抗压能力,甚至规划意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唯有少数人才会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因此,体现在薪资上,毕业三年内研究生的收入水平与本科生的差距甚至可能拉开至两倍。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考研本就是个人选择,而并非评判能力的唯一标准,本科毕业即工作的人也不在少数。待到毕业三年以上,无论是研究生和本科生,都对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的认知,此时的薪资水平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第三,是地区。法学并非什么手眼通天的学科,它也受限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状况。以北京为例,如果跨过了学历这第一道门槛成功被录用,那么每个月的到手工资,公务员约为6千;实习律师约为6千到2万;法务约为1万。而据了解,同一时期的郑州实习律师薪资不过3千左右。(以上数据来源为国内某知名985硕士毕业生朋友圈的就业状况,仅供参考)至于三年之后的状况,大数据显示还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具体如何,谁又说得准呢?

今天的第二个方面,想聊一聊法学应该怎么学。

第一是要独立思考。要学好法律,你必须作出改变。因为诉诸法律的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对与错的区别。如果对错都分明,那么法官、律师的意义何在?说到底,我们都不过是在寻求法律框架下的各种可能性。所以,老师告诉你的、别人说的,或许有道理,但不一定全面。只有敢于寻找不同思路的人,才能够是出色的。

第二是要学会阅读。独立思考的前提是掌握基础的知识,理解问题的核心。很多人在发表观点时,一会东一会西,甚至胡言乱语,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逻辑有问题,更重要的是问题没搞明白,基础知识理论储备不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

首先是要阅读教科书,而并不需要是其他的专业丛书甚至外国译本,否则很有可能降低你对法律的兴趣,因为它们往往晦涩难懂。身为本科生,就应该把基本功练扎实。搞研究,那是研究生该做的事。而教科书涉及基础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把握法条的真正含义。其实,能把教科书吃透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其次要阅读案例。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在先案例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当前正在倡导统一裁判尺度,同案同判,案例的价值就更加凸显。此外,在案例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法院的裁判观点,还应该留意当事人双方的诉和辩,这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不同的思路,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是关于语言。有的学校对语言(比如英语)要求很高,学生都是被迫学习,当然,学会了对自己肯定有益无害,但学不会也无需过于苦恼。一个会手语的聋人,没有必要会说普通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我要求,所以我不会说掌握一门外语是必要的,必不必要得看你自己。有的人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也能舒服过一生。但技多不压身,一门外语对于研读文献、拓展业务都有帮助,而且也是求职时的加分项,如果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学会一门甚至多门外语自然水到渠成。

第四是要与时俱进。法律是永远是鲜活的。我们本科学习的法律,可能刚毕业就被废止了,如果不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将可能造成冤假错案,或者给当事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法律是一门终身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倡导,而是要求。

此外,法学作为一门需要终身投入的学科,需要我们运用一定的技巧去保持对它的兴趣,这个技巧就是时不时地给自己一些成就感。比如,遇到了某一问题,就立即查阅资料把它解决;产生了某种想法,就立即动笔把它记录下来。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带给我们经验和见识,更会使人身心愉悦,对未来充满期待。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要点总结:

1.法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人都转了行,留下来的大多是学校或者学历优秀的人;

2.、法学生的去向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律师、法务和教师学者四大类,且这四大类的从业人数依次递减;

3.同等条件下,研究生在求职和薪资上相比本科生都有优势,具体的薪资水平与地区发展紧密相连,但从业几年后整体都还凑合;

4.学习法学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和与时俱进;

5.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扎实基本功。阅读不必追求高深,教科书和案例即可;

6.语言是加分项,不是必选项。是否需要掌握其他语言,要看个人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学专业招生升学就业分析,法学前景到底怎么样?
法学专业简介(原创)
法学考研的就业方向和前景
隔壁公司法务赚的比你多?是什么影响着法务的薪资| | 职业定位VS职业倾向
孩子想当公务员,高考志愿该如何规划?选哪些专业更有优势?
山东高校就业报告:起薪三千,山大爱考公山艺爱创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