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汤哲学:“看茶泡茶”的误区

有“观叶底以出汤”者,实不妥。其因如下:

其之谓观,以目视之也。然茶分表里,析出本自内而外、由里及表,以目只能视其表而不得察其里,只能观其外而不得知其内。

何况杯中之茶也只能视其”上表“,连”下表“都不能及,——观之限也。

当观其外而有所察,其内实过矣。难得真味耳……

好的,下面讲人话!

常说“看茶(青)做茶,看茶泡茶”,——听听就算,别太当真。

先说这做茶,从采青、萎凋到揉捻、杀青的确都需要依靠观察判断程度、火候,但观察并非判断的唯一依据,还会通过触摸、闻嗅、试尝,甚至剖析(以观察内部)来辅助判断。

即便如此,渥堆、焙火等长时间加工环节也都无法实现全程观察或实时观察,只能依仗经验。

所以“看茶(青)做茶”只是种概括性的说法而非客观、严谨的科学表述。或者也可以把这里的“看”理解为一种具有更高涵义、更全面的看。

再说“看茶泡茶”。

倘若拿“制茶”与“泡茶”作对比,前者的周期远长于后者。制茶少则数日多则月余,这还不算陈化;而泡一道茶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也有着急五分钟一道茶的。可见“制茶”过程和缓,而“泡茶”过程相对快速。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那就是“制茶”过程中可以看着做的部分相对要多一些,而“泡茶”中能够看着弄的相对就要少很多了

泡茶中哪些是能“看”的呢?

干茶性状、茶量、茶器、注水、水量、叶底状态、汤色等,这些都事关汤感。但最最核心的,茶体内部的受水析出过程是断难得见的

茶体“吸水——析出是从叶根及破壁处开始,而且是当茶跟水接触的第一时刻起便开始了这个不可逆止的过程。当出现可察觉的叶底、汤色变化时,其内部析出已经是跨阶段了。再据此做出出汤判断,往往是滞后的。

况且,叶底多为团状,可见的也不过上表面那部分,不过二、三,至多三、四,而团内跟下面大部分的变化你是看不到的,只能靠猜了,——猜着泡很有趣,押大小呗。祝你好运~~

所以你若当真直勾勾地看着叶底盘度出汤,那可就……

在别人眼里我也是“看茶泡茶”的,只不过你以为我在看茶,而我其实是在内观心中这款茶的析出模型并与所见对照,——这是另一个层面的“看”。

我知你之所见,然我之所见皆非你之所见也。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开汤美学课程报名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禅一味,修心悟境……》
随着茶、茶文化的普及,零基础的人如何学茶?
看茶
做对一件事,让你的普洱茶好喝几倍
茶心
绿茶不要沸水泡!是茶商的忽悠还是真有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