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尧头窑:民窑历史的活化石

【摄影:梁晓光 文字:吉建军】8月的澄城县,已有些许凉意。尧头窑所在的窑头镇秋雨初歇,远近的土塬笼罩在淡淡的氤氲之中,越发显得神秘、古朴和恬然,一如它承载的厚重的民间陶瓷史。

千沟万壑,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明朝大移民之后,这里迎来了新的居民——山西洪洞县白氏一族。当时尧头窑附近的庄户主要是毛家,白家先祖刚开始在毛家的城墙外面过活。后来瘟疫流行,毛氏族人最终没能挨过瘟疫,成了绝户,白氏反客为主,成为尧头窑这个村落的新庄户之一。

从汉代发端,这里是渭河流域乃至黄河流域最重要的陶瓷烧制场和集散地。明清鼎盛时期,依靠尧头窑烧制陶器生活的人比比皆是。在尧头窑周边居住的各地商家,人口高达两万人以上。所有人都在这里讨生活,或者陶土、或者挖炭、或者烧窑、或者贩运陶瓷器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能获得一份收入以安身立命。

李家、周家和宋家等家族,也是后来逐渐迁徙到尧头窑附近的。尧头窑形成了以“白”“李”“周”“宋”四大家族为主导的局面。家家户户各自为政,平日里种地,农闲时挖炭烧窑,秋麦两料无饥寒,瓮瓮碗碗换银钱。烧碗、做瓮、制杂物……一时间,尧头窑风光无俩。


行走在尧头窑古朴的村道,还能依稀看到这里曾经的繁华,却更感怀于当下的苍凉。一座座烟火弥天的瓷窑,如今矗立在一座座被风雨侵蚀变形的土梁上,继续接受风雨的洗礼;一条条看不到底的深沟,蕴藏着煤炭和丰富的地下资源。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曾经的车水马龙,还是如今的归于沉寂。

可以想象,曾经的烟雾缭绕之中,一摞摞粗瓷大碗、一个个黑油瓦亮的瓷瓮从冷却而闷热的土窑中被光着身子的窑工们搬运出来,再被搬上马车、驼背,然后运往各地。小商小贩们赶着马车或者驴车,在自己的多年经营的范围内游走,或者直接换钱,或者换些粮食,周而复始。周边的百姓们每天吃饭、喝水都离不了的这些粗瓷大碗和厚实油亮的水瓮,就在每家每户普及起来了。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东府地区家家户户还有这些粗瓷制品,在农户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产业的发展以及物流网的发达,全国各地的新式瓷器开始大行其道,尧头窑和它的粗瓷制品已经难觅踪迹了,和尧头窑曾经的辉煌一样,归于沉寂,成为渭北塬上的一个孤立的存在。

怀旧思维泛滥之下,尧头窑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尧头窑出产的黑瓷制品,也逐渐成为热门收藏,其产品的实用价值已经丧失。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周铁怀,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手艺鲜有传人而频频喟叹。

白家的后人白建军是一个有心人,曾经在商海转手腾挪。尧头窑获得关注之后,他有心创新祖先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工艺,结合当前的市场调研,烧制出新的产品,包括砂锅、砂壶等各类砂器和工艺品,小店就开在尧头窑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如今也是旅游商业一条街)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尧头窑的传统工艺毕竟其道不孤,传承中尚有创新,或许未来仍能延续千余年的历史沉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吕琴玲丨来自民间的尧头黑瓷
[非遗]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渭南文坛 | 孙玉洁:窑头尧——有故事的地方
唤醒了沉睡的黑瓷,“多余的孩子”回家了
100件陶瓷制品
今年过年不出门,在家改这些珠型,改到上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