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就是管理(二)

      最近听讲座,两则故事很是清爽,与大家分享。一个是张泉灵说她在央视时的学习方法,就是给了你一个平台你一定要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做你可以做的事情,比方说你去央视你就想去当头牌主持人,这是不对的,因为当头牌这件事不是由你能决定的,其中有很多干扰因素。而张泉灵自己想当外派记者,一般人都知晓外派记者的辛苦而不愿意去,所以只要台里有外派任务,张泉灵就第一个举手报名,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机会公派去到中国各个地方。还有就是记者要做采访,那么采访经济学家,张泉灵就去看经济学的书,不懂的问题就写下来,等到正式采访经济学家的时候就当面让其解答,一般而言,经济学家是不会拒绝一个央视记者的提问的,你的学习可以就此比对类推。一个是马伯庸说他在写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的读书方法,也就是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八面受敌”读法。说到本来像《隋唐两京考》这样的书非常的枯燥,都是些地名的罗列,看几页就困了。但是由于要写小说,要让读者对长安城地图有搜索确认之感,当有了自己目的就很容易把这本书读进去,比方小说要长安城里的一间房,该叫什么呢,书中有记载可取名为光德坊,药王孙思邈曾住过。那么小说就可以虚构主角在光德坊挖出了一个药方给自己疗伤。这样读书就会非常痛快非常有效率。我也可以向大家推荐我的一种读书方法,不管你读什么,一旦读到与你有共鸣的语句与片段或大意,你一定就着这点共鸣冲动写成自己的文章,日积月累,你就把自己读书变成了自己在写书。我们不太可能在央视,也可能很难写出佳作,好比中国足球这么差,也不妨碍中国有那么多球场上有那么多喜欢踢足球的人,不妨碍中国有那么多没有踢过职业赛的教练教孩子们踢足球,我们很弱可并不妨碍热爱,我还是那句话,不管大环境,真正的管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人活着总得做点事吧,哪怕是争执虚伪,斗殴逞能。

  《管理就是管理》的题目很是清爽,如果《管理就是管理》第一篇是我写成的零星案例,那么第二篇着实就想故作高深的谈一些管理的文化问题,美其名曰回到管理的原点,或者说管理本身也需要管理,文化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你为什么这么想这么管理这么生活,他被赋予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受到制约与发展。其实我整体的意见如同第一篇所说管理要让人管与被管的都舒服,我并不同意人生来是来受罪的,什么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要成为人上人呢,难道踩着人训斥人才痛快吗?职场有一句话说什么跳出舒适圈,可你跳出舒适圈干什么呢,不就是想找一个更大更持久的舒适圈吗,难道是想跳入一个更糟的状态来折磨自己吗!很多老师常常被要求听一些讲座,可真的听不进去,一方面不是所有讲座之人有水平,有技巧;一方面是学习方式过于落后,解决不了老师的实际问题,所有的教育及培训应该参照马伯庸所提到的“八面受敌”的读书法培训法。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自我学习是会让人觉得清爽痛快的,如果管理真能打造真正的学习者而构建舒服的管理模式或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追求舒服的生活乃至生存状态,管理及人性才不会拧巴。

 当然,还是前面张泉灵所提到的,我改变不了模式与氛围但不妨碍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就是那种中国专业足球队很弱却并不妨碍一般人对足球的热爱,足球协会在管理球队吗,他在管理下面的人该如何踢足球吗,没有,或者说极坏的管理抵消了应有的管理。只是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发挥着本身的魅力,那么如果管理或者说人能发挥他自身的魅力,就可以让管理呈现一种舒服的状态,当然我如很多人一般喜欢举寺庙的例子,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佛经,更不相信佛教轮回,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人到了寺庙到了佛像面前会肃穆起来,会不敢说话,那些大老板违心的事做的太多了,每年要花大价钱买头香买心安,他真的相信如来吗,这都是管理本身在发挥着魅力,比方说与寺庙管理完美相融的佛教艺术,那么高大的雕塑,精美的壁画就很舒服地营造了管理氛围,哪怕让你很舒服地感觉到恐怖与忌惮。人家玩管理玩的很高级,他不是“真”,可能也不是“善”,而是“美”。美本身就有娱乐情趣,让人感觉沉浸享受舒服。

 什么管理状态最让人舒服呢,那就是自觉地管理自己,而不觉得有管理这个事情。包括在管理氛围中的所有人,就是说管理者本身更应该是个被管理的人,就是一个享受管理本身,沉浸在管理之中的人。在管理学中流行一个切蛋糕的比喻,就是说有一个蛋糕该怎么分配让等着吃蛋糕的人觉得公平,并不是均等并不是过程的繁琐而是设计一个有趣的规则,那就是负责切蛋糕的人最后拿蛋糕,一方面这是一个让等待之人觉得心安的做法,因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领蛋糕的而不是分蛋糕的,另一方面特别考验有权力负责分蛋糕人的水平,也就是管理者的素养,设计有趣又服众的规则的能力,在规则下,蛋糕该怎么切对自己有利。

 关于所谓的管理所谓的职场规则我有着一种有趣的臆想。我手边刚好有本法国作家加缪写的《鼠疫》,其中有些话值得想象: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的,没有任何人是不受鼠疫侵袭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留心自己,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气呼到别人脸上,从而把鼠疫传染给他。只有细菌是自然产生的。其余的,例如健康,正直和纯洁,可以说是出自意志的作用,一种永远也不该停止的意志的作用……当一个鼠疫患者是很累人的,但是要不想当鼠疫患者,那就更累人了。管理及规则好比鼠疫,在一个氛围中无孔不入,且人的心中其实是期待管理及规则的,好比书中那个气喘病的老头道出了事实,他说:……可是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啊!请放心。我还有好多时间要活,我要看人们统统死去。我可懂得活命。管理及规则的生活性当然会受到天才的挑衅,好比加缪与萨特的友情,同被归为存在主义,其实萨特比加缪成名早,而加缪却比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早,加缪获奖不久就死于车祸,而萨特公开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有意思吧,诺贝尔颁奖当然是管理与规则,可有人不屑一顾,可是规则之上还是规则,无论萨特接受还是拒绝诺贝尔奖都是获奖,不仅仅是萨特本身的魅力,诺贝尔奖本身也魅力十足。借着法国存在主义说管理,加缪就说过: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是不是像极了管理学的名言,而萨特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从来不承认所谓的概念及风格,我就在想管理不要有风格,因为风格很容易让人盲从。人一提到风格就容易刻意创新,有一句话很有思绪,说是一切不在传统中的皆是抄袭,而在管理学以及涉及人与人必须打交道的领域,刻意求新,就难保其真,管理境界的“真善美”,很容易让我们忘记了最后的美,就是你的管理手法不高明不艺术,让人觉得不舒服,管理很容易看上去“新”,也能做到真,但美却很难够到,很难伪装,管理涉及到了人的整个感官系统与心灵归属。

 我常常开玩笑说,一个单位不要轻易谈什么归属感,什么是归属感呢,那就是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后代也来这个单位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玩笑归玩笑,我在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做法。现代管理都太会说漂亮话了,不怪有人抨击做ppt是无效的沟通,不解决问题的摆设,我见过不少教育培训及教育宣传花里胡哨,缺少思维含量的PPT了,付出与收效失衡,浪费人的大量精力。因为现代主义的兴起,形式本身也会成为内容的风格表达,进而成了人表达的某种困境,就是说我怎么把话说漂亮了,说的有道理,怎么偷换概念地把话说圆了变得很重要,但容易忽略实际操作,思想内核,在艺术范畴或许还有一定的延伸空间,但在教育领域容易忽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当下提出一个好的教育理念或者说管理模式都很容易,关键是好的理念模式背后有没有详细完整的支撑保障的方法及体系。还是那句玩笑话,我懂得很多的生活道理,但依然过不好我这一生,为什么,没有方法没有路径嘛,面对管理面对众人的培训着实要谈做法方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而不是理念。

 最近《奇葩说》第七季开播,一个娱乐节目要火起来更是要发挥管理本身的魅力,因为网络观众不会给你任何面子,不会听你说任何废话,唯一的评判就是节目好不好看。我从第一季开始关注,就很明显感觉节目一季又一季地变化及清晰。最近,我听得马东的一段谈话,我才知道《奇葩说》是他们公司在面试新人的时候,新人提出的一个辩论想法,很有趣,管理把人当一回事,动力与活力就在于此。马东常常调侃《奇葩说》没有规则,其实是在说规则不好我们就要改,节目最开始是双方先开始辩论,然后观众投票,票数高者获胜,后来改成,观众先投票,哪一边的辩手说动了投票数的多与少,哪边获胜。现在还有遇到了特别辩题,如“遇到真爱,可真爱特别怕狗,我该不该把狗送走”,就现场邀请50位爱狗人士和50位怕狗人士进行投票,让辩手去挑战他们固有的经验与思维,这样一来,辩论有了更加明确的情境而变得更有意义,而规则及管理也就变得很有魅力了。我不认为辩论多么有意思,但我身上些许的人文素养告诉我,凡事不应只看结果,过程享受比较重要,大家不要认为我说的是废话,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人非常在乎结果,并不能沉浸在过程之中,又或者说结果不好了勉强说自己在过程中有所收获,心无挂碍是很难做到的,大多数是无能而最后选择放弃。我们现在说有人奇葩,我以为就是一种不计较结果而沉浸在过程中的状态,如果管理能让人专注工作本身,管理本身就非常了不起了。

 我们常常可以很清晰地感受管理的存在,好比红路灯的设计不就是一种管理吗,我常常感叹现代管理的流程,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却达到了当下最好的一种管理状态,因为车多路少,如果没有红路灯的规律管理,没有交警强力执勤,没有监视器日夜工作,情况可想而知,还有就是所谓的超前管理,有点领导,引领导向的意思,比方说电商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担心我把钱给了商家,而收不到货,又或者货不好,找不到商家,可人心的纠结根本抵不过科技方便本身所带来的魅力,管理就是好用快捷舒服,到了现在虽然还会有争执还会有不好的案例出现,可大家基本认同电商的管理,那就是先付钱后收货。管理有时候是预期,但与领导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管理是管理底线、漏洞,要管理预防最糟糕的事情。而领导更多偏向教育,偏向预期及鼓励,为何教育管理有比较尴尬的地方原因就在此,要领导动力不够,要管理却常常偏向领导,容易发生表达冗长,不能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问题,总是期待老师更加优秀,而不能很好地管理完善理念背后的保障支撑体系及人文教育氛围。我以为好的管理是要有成本计算的,不能付出的多收效甚微,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在该管理的地方管理,而不是把管理伸向所有的方面。就是说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被管理评价的,我们先要评估这件事情是必须要评价还是可以不评价的,如果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可评可不评的话,那就是不需要管理的,不要让管理这么累,这么得不偿失,这么惹人讨厌。

  一般人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人,其实人是很难被管理的,特别不要去管理人的情绪,更没有必要天天琢磨每一个人,让“心术”胜过了“学术”。我以为真正的管理着实是管理氛围,管理后备支持系统,用机制氛围去管理人性的漏洞,所以管理也要分层,优秀的人不需要你管理,中等的人需要领导,弱一些的人需要制度保障,我们不能要求猪八戒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也不能要求孙悟空有猪八戒的幽默,更不能期待沙僧能念紧箍咒,当然,唐僧如果什么都会,也就没有西游团队了,那就会是另外一个故事。我们一定要去思考是人优秀而被选做了管理者,还是人到了这个管理岗位而变得更优秀。如果人到了这个管理岗位而变得优秀,那一定是管理的氛围,岗位的价值等发挥了管理本身的魅力。人不可或缺,岗位不可或缺,让各级管理者可以有自己的主场,或者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些管理思维,而自私点说,管理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是让别人心安理得地替自己完成工作,一方面是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工作。

  2019年5月,贝聿铭享年102岁。俗话说,他是一个在世上留下了很多座纪念碑的人。他的传记告诉世人,几乎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在当时都面临责难和挑剔,都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来到世间的。就有人问他:“你怎么看待外界对你的挑剔?”贝聿铭对此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这句话当然没问题,也很有意义,但只发生在同等级文化考量上,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筑的魅力举世公认,一旦你说服了法国人,做出了卢浮宫的改造,后面其实遇到任何问题,甚至之前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成为财富,就是所谓的“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因为“自己的问题”早成了“世界关注的问题”。而我们的管理不能一味自私地让一位快递、一位外卖、一位清洁工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而应该是当机立断地让工作与生活分开,让他们喘喘气。

 在这里替管理者说几句:哲学意义上的悖论,越是荒诞的管理越接近现实。在你身边发生的任何觉得荒诞的管理手段,都经过了管理者的深思熟虑。好比过去宫殿层级之高来说明权力之高,明明是汇报工作,却要仪式繁杂,明明是开会,却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那都是在说明管理是个过程,不是个终局思维,其中心理上的敬畏约束,本身就会有一种归属感的体现。要去了解管理机制的背后其实都是管理者的孤独,他缺少志同道合的人,当管理者需要你来陪会的时候,当管理者批评你的时候或许对你还有所期待。而管理者也确实应该积极考虑,管理是让个人的发展与团队的发展紧密融合起来,其中当然管理者自身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也包括下面所有人的发展。怎么融合就是管理的智慧出处,甚至需要把团队发展支持融入个人的发展。

      管理其实就是联系个人与团队,链接现实与理想。有人提及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诗词写的格调不高,木心的回答这就像水草,把草从水里拿出来当然不好看。我们的管理着实要在情境中管理,管理其实是把原有的东西调出来,从原有的传统中走出来才会有些创新的意思,如果我们承认管理学是一门学问,那么我以上所谈都过于业余,过于泛化,漫谈涉及而已,因为分科细致是现代科学的成果,越细致越明确效率才会高,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西游记团队的故事,真实的玄奘一开始是非法偷渡出的大唐,很长时间都是孤身一人独自修行,自己的信仰,自己对自己的管理,这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团队都是想象。管理如果能让一个人真实,一个团队都在畅想那才是舒服的,大美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阿尔贝·加缪《鼠疫》经典语录:给人以深刻的意义
职场中做一名好的管理者,一定要遵循规则
《鼠疫》读书笔记800字_1
正月初八,加缪的爱
人“宅”心不“宅”
加缪的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