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偶得:乾隆的“滋味”

今日读乾隆时入值大臣沈初笔记,其中一条笔记记:

甲午春,服阕入都入直,恩旨给俸,余谢折有仰渥泽之再叨。诏糈逾格,顾微长之莫效,食粟多慙。十二月,补官右春坊右庶子,以侯补侍讲遽得迁擢,洵异数也。旋复充讲官,于中和殿侍班。上视祝版出,将升舆,呼余名,因出班前跪,舆已行,即随旁趋,上顾曰:“‘未谓滋味’,出何书?”余对:“干支之义,汉人始为解。”上曰:“《后汉志》中,遍查无此文。”余对:“或出《晋书》。”上曰:“可即检查。”余随入乾清门,至懋勤殿检《晋书》,夹签呈进。后阅《史记》,则知始自《律书》也。

中和殿

甲午即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在中和殿阅视祭天祝版后,正要坐上肩舆时,不知是什么触动了他,呼随侍讲官沈初,问“未谓滋味”出自何书?沈初回答称“未”是干支之义,始于汉人的解释。乾隆说查遍《后汉书》无此文,沈初回答称可能出自《晋书》,乾隆让他马上去查下,沈初即入乾清门懋勤殿,检阅《晋书》,夹签呈进。沈初说他后阅《史记》,才知道此出自《史记·律书》。

乾隆的突然发问,使我想起了《庄子》“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卒然问焉而观其知”,让君子到远方去,才能观察他的忠心;突然提问,以测试他的反应,如能马上回答,说明他智慧超群。

根据沈初的提示,查“滋味”,出自《史记·律书》云:“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十二地支,与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干支纪年。“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未”是味的意思,万物皆成有滋味也。从子到未,意谓着事物的成就,有滋有味了。乾隆之问,说明他敬天,在意丰收之年。

第二年即乙未年(乾隆四十年),乾隆作《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诗中就出现了“滋味”一词,诗曰:“大祀重躬承,频年厚祉膺。沐恩恒切切,执礼益兢兢。声振叶金石,馨香荐豆镫。吉辰三值未今年岁在乙未,五月为丁未,朔祭日又值辛未),滋味祝三登。

“三登”,指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借指天下太平,出自《汉书》:“三考黜陟,余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太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未”与“三登”结合在一起,寓意天下太平,粮食丰收,百姓生活富裕。所以“未”象征吉,意谓着好年成。

时隔24年后,“滋味”又出现于他的诗中。嘉庆四年元旦,乾隆写下最后一首元旦试笔诗《己未元旦》,两天后乾隆就去世了。诗曰:

乾隆六十又企四,初祉占丰滋味参。

八十九龄兹望九,乾爻三惕敢忘三。

乾隆像

乾隆六十年授玺后又迎来了第四年己未年。“己”是起的意思,指阳气之起。在进入新的一年时,乾隆体会到了什么?即将到来的己未年按干支之义是吉年,迎来了太平之年;己即起,对他自己来说,说明企九十有希望了。但乾隆又立刻想到了“乾爻三惕敢忘三”句,《周易·乾》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卦由两个三爻重叠而成,变到第三爻时,正处于昼夜之交,故要警惕。乾乾,指刚健又刚健,是说君子终日精进不休,自强不息。夕惕若厉,指到晚上也要戒惧谨慎,如同有危险存在一样。咎,指过错,有过错就会因过错而带来灾害,所以要保持谨慎。

年年五谷丰登,生活有滋有味,在这太平盛世之际,更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乾隆一生始终保持着敬胜之心,只有这样的人生,他才可能体会到干支年的“滋味”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故大全·人事·病死
《二十四史》浓缩的20句精华,以古为镜,以史为鉴!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书?
《二十四史》浓缩的20句精华,以古为镜,以史为鉴,醒悟终生
史通通释●二体第二
吴凌杰 | 走向五礼:汉唐之际正史“礼”类典志的变迁与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