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好!你的春日「凹造型」攻略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

△ 点击在线赏芳华

早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到郊外迎春游玩就已成为礼制。


此后历代沿袭,踏青也逐渐成为春天的“保留节目”,各种相关的体育娱乐活动愈发丰富。
 
趁着暖风正好,我们细数古人的“春日必游清单”,给书友们带来一些“踏春灵感”
 
 
踏春,宜登山戏水

春回大地之际,万物复苏,青山之间,最能感受到春天的热闹。

民国 金城春景山水图轴(局部)
  
JUST HERAING

且听

山溪湍流如雪,自远而近,

哗哗作响;

溪岸新绿相叠,鸣鸟啁啾,

清脆如铃;

夹道春花竞放,蜂蝶成群,

嗡嗡嘤嘤。

古人最爱到山水间踏青。

或骑马

或步行

或泛舟湖上
 
或曲水流觞

 
举目所见,皆是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四周景色,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且观且行,可歌可啸,春日踏青,正是要这般的自在。
 
现实世界的山山水水没看过瘾?你还可以跟着王希孟畅游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图》局部丨戳图片 看名画细节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名胜众多,以山水为题材的画作更是中国艺术史的璀璨明珠。

青绿山水画是山水画中最初并源远流长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绿水青山的描绘也时常寄托了天下太平、江山锦绣的愿景,挥毫作画者代不乏人。

△ 点击观看 王中旭解读《千里江山图》
  
其中,传世的大青绿山水画尤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最为典型,是家喻户晓的青绿山水画名作,也是里程碑式的典范之作。
 
 >> 点击图片,限时 65折 拥有

《跟着王希孟游千里江山》一书介绍了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详细讲述了这幅名画的创作过程与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书中另附《千里江山图》的全幅拉页,让读者能够细细端详画中的每一处细节,畅游“千里江山”。
 
若想效仿古人“流觞曲水、赋诗以娱”的雅兴,还可参考这本《兰亭的故事》。
 
 >> 点击图片,限时 5折 拥有

流传千古的《兰亭序》源于春日的一次风雅集会,它的诞生,背后有着怎样一段故事?
 

<<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本书从上巳节流觞曲水的节俗讲起,逐渐融入绘画、书法、碑帖、器物等各个方面,多角度探索《兰亭序》的前世今生、艺术风貌及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力求向读者展现一段完整的“兰亭文化”。

 
踏春,宜游园赏花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庭院观花(局部)
 
四月春光里,百花次第开放,且看:
 
红杏枝头春意闹

霓裳片片晚妆新

小蕾深藏数点红

若说近日最应景的花,非梨花莫属。
 
正所谓“梨花风起正春色”,若到故宫游春,不可不看承乾宫的梨花。


梨花因其淡雅出尘,被古人称为“淡客”,《遵生八笺》中写道:“梨之妙者,花不作气,醉月欹风,含烟带雨,潇洒丰神,莫可与并。”

  
春天若不看花,岂不是辜负了春光。饱览更多春色,不如跟着吴昌硕去赏花。


吴昌硕(1844~1927),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老一生都在钻研书画,最擅长画花。
 

在他的笔下,百花或凌空倚势,或潇洒飘逸,或淡雅有韵,或艳而不俗。
 
画作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虚实相生,挥洒之中妙趣横生,既有自然之味,又工技法之巧。

 >> 点击图片,限时 65折 拥有

在这本小书中,作者祝勇先生用深刻隽永的笔触记录了吴昌硕先生与花的渊源。

整本书分为五章,分别是“视觉之花”、“味觉之花”、“听觉之花”、“嗅觉之花”、“触觉之花”,从五个角度分析吴昌硕笔下的花所表现出来的动人之处,读来余韵无穷。
 

踏春,宜荡秋千、放纸鸢
  
除了赏景,还可以参与各类体育娱乐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秋千与风筝。

清人绘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局部)

据史料记载,秋千本“山戎之戏”,是北方山戎族用于军事训练的一种器械。自春秋时进入中原后,逐渐成为宫廷中风靡的休闲活动。

清 任熊 大梅诗意图册 仕女戏秋千
  
明朝,在《明宫史》中有“清明则'秋千节’也……”的记载,足见当时这一活动已成为节俗之一,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十分普及。
 
清代,即使是在雨天,宫里也能荡秋千。

牢固的室内秋千架

翊坤宫正殿门口廊檐的穿插枋上至今还有几个安设于宣统时期的大铁环,便是专供荡秋千用的。

风筝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战国时的木鸢很可能就是风筝的雏形,唐朝时制作的风筝附有丝弦的弓形装置,放飞时发出宛如弹拨乐器——筝的声音,所谓“使风入竹,如筝鸣”。

 清 红缎绣百子放风筝纹垫料(局部)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开始出现了“纸鸢”这一称呼,而到了清代,放风筝的游戏遍及大江南北,民间制作的风筝题材广泛、品种繁多。
 
“杨柳青青放风筝”,每到春日,多姿多彩的风筝乘着东风扶摇直上,欲争高下,好不热闹。

清人画旻宁行乐图轴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刚刚过去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岁时节令,我们随着节令饮食、玩乐、生活,这是五千年农耕文明遗传的浪漫。

 >> 点击图片,限时 65折 拥有

“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宋英杰老师的《故宫知时节》一书以故宫博物院藏但从未示人的明代画册《月令图》为缘起,结合当下生活对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进行了逐条的图解与注释。

<<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书中的配图选自“资深摄影师”王琎老师的故宫摄影作品,从全新的故宫视角解读节气,解读我们的传统文化。
 

今日话题

这个春天
你去哪里踏青

我们将随机选出2位
各赠送“乾隆皇帝带你游故宫”书籍一册

 上期 
 “巧游故宫”获得者 
 @王晓剑 @kの唯 

  “大故宫获得者 
 @挪威森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踏青的十大注意事项
“卧游”藏在故宫里的春天
春天我们一起去踏青
春分至踏青风筝起
描写踏青的句子精选
踏青游•踏春感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