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户去哪了?

很仔细地看了qihoo在三亚搞的社区发展会议,VC参与的那场座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VC谈论了很多概念,很多模式(比如对myspace的讨论),谈论了很多团队执行力的问题,这些都很对。但他们却几乎都没有谈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用户。

Web2.0概念也好,社区概念也好,这一拨互联网的发展,都围绕着“人”而展开;那么有趣的是,为什么很少专业人士在谈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概念时,却忽略了这最根本的“人”呢?

讨论myspace如何成功的固然重要,但他们的成功,是在西方互联网大环境之中。对我来说,我觉得更有趣的是研究为什么“榕树下”歇火了;为什么西祠“沉默”了(即使去年10月做了一次重要的改版);为什么Q-zone不象cyworld在韩国那么火;为什么“乐趣园”一直做不起来――还有,为什么天涯那么火?!等等等等,当你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自然地走向一个方向:用户。因为上述所有网站,无论自身情况如何,结论都是一点:用户“用脚投票”,选择了某些网站,放弃了某些网站。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是否有“泡沫”是一个伪问题,真正可以提问的是某个互联网公司是否有“泡沫”――而判断标准是一条常识:你的网站的业务,真的是用户需要的,还是你坐在办公室臆想的。

如何知道用户真正的需求?做各种调查,嗯,是一个方法,但是样本有时太小,不能真正反映全面情况,反而容易误导。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研究”――如上,研究为什么用户会选择一些网站,放弃一些网站,从中琢磨出的规律性东西,才可能对用户的需求有一个更到位的全局性把握。

坦率的说,现在做社区网站的人,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用户对“社区”的需求――即为什么用户不上网玩游戏等等,而去到“社区”。也许你会回答“用户是为了交流,所以去社区”――但这样的答案其实如同“鸡生蛋,蛋生鸡”,是一个务虚的回答,并没有实务的价值。而真正要想在现在做好社区,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可操作性的答案。

现在业界对web2.0的理解,太多人走向了一个误区,以为是一个技术问题。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做互联网根本不可能是技术驱动,而只能是应用驱动;所以web2.0在中国能发展,真正的动因是“用户”――中国用户对互联网有了不同的需求,所以web2.0才逐渐成为潮流。或者再明确地说,西方互联网用户一直比较成熟,而中文互联网用户在2006年,进入了一个拐点,他们的需求变化了。

而我们现在谈论了太多的VC、概念、模式、团队等等,但“用户”去哪了?

推荐阅读《为什么用户要去这儿》--我从trackback看到“葡萄树下不乘凉”的评论文章。他的文章说得很透彻,比我的原文要深入和透彻。我尤其赞同他最后的两个观点:“数字说话”和“永远Beta”。推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web2.0时代的互联网创新指南
分类信息渐成web2.0热点 58同城网跃居榜首
社区将成Web2.0新宠
Web2.0盈利模式探讨
电脑报抢滩Web2.0 分类信息闹二次革命_互联网_Web2.0_天极ChinaByte
Web 2.0风雨满楼 我最看好的三个2.0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