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文明》读者来信

苏三你好:

书(发现文明)早就看完了,很有感触,因此想整理一点笔记和感想再向你汇报,并期待着有机会能和你再次聊天、讨论。然而一旦动起笔来却犯了这么长时间的难,主要是文明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也太厚重了。有时以为有所得,深入一想又不得不再次掘地三尺去挖寻宝物下面的成因,结果又多了很多疑惑,这才发现,这不仅是个比较新的还是个不宜触碰的题目啊。

回看我以前类似的阅读,大多都采用了从某一个特殊的历史段面切入的方法,从局部展开去描述、分析、引申提出观点,看来这样比较偷巧。比如《人类简史》、《文明之光》、《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和钢铁》等等,而我面对的这本书(发现文明)却是全景式直面这个仍然不算清晰的世界大历史展开的,展开的过程不得不面对那么多历史猜测、谎言、不堪、偶然、甚至血腥。得承认这次的阅读体验在很多地方还是给我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和震撼,以及无数的联想和反思。

首先我要谢谢你的这本书,在这段时间里给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重新梳理自己过往建立的有关文明史的点滴概念。尽管你说这只是“草稿”(我也能看得出来),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多的袒露让人感受到真知。还有背后广泛而坚实的研究、积累作支撑,尤其是对于一个体制外的独立学者来说,实在让人佩服。

关于地缘、气候主导说以及西方文明中心论,初听起来似乎很容易接受,一旦认真起来,我才发现,要完全从这里来理解整个文明史,对我来说其实还是很不同的,也就是说并非那么自然而然,夸张一点说有点哥白尼式的颠覆。然而一旦摆正了其实就都通了,无非地中海一带就像每一次洪水过后的一个水坑,她不深不浅,不大不小,不冷不热,总能留下丰富的营养正好滋生我们这一轮文明而已。(也许这轮文明毁灭了,还有下一轮,说不定起点就在喜马拉雅山上也不是不可能)找到了起点对接下来后面的事情其实就好理解了,正如你一再强调文明学是“多因论”的,后面的故事同样精彩,但不管怎么说厘清一件事物的来龙去脉才是正确理解事物本质的起点,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前面提到的几本畅销书也都是在挖掘文明的脉络,但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侧面,比如专注人类合作方式——制度的演化史;能源利用和科技的发展历史;国家、民族的成因;甚至是病毒、基因的演化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这种书挺多的。但无论从哪个出发点来写,都以“小中见大”的特写视角和方式去涉及文明的大话题,从而提高议题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新奇独特的效果。当然这些书读起来比较容易跟着线索走,但读完却有一种碎片化不够过瘾和全面的感觉,因为毕竟是由点及面。

而《发现文明》是采取了写世界历史的广角镜头来将读者带入,按历史进程,分地域、分门别类来分析历史断面中的各种文明表现,我觉得这是你这本书的特点和不同。但对我这个一般读者而言,接近平铺直述的风格有时读着有点累,(当然这可能和我的文化及阅读水平有关,这倒不是重点)。不过谁说历史、学术著作不能同样是爽文呢,这可能也是当今图书的趋势。关键是你搜集的有关文明显性的素材其实是足够丰富和精彩的,除了地理、气候背景以外,基因种族、生存方式(农耕、狩猎、海盗、游牧)、宗教文化、科学技术、新大陆的机遇、制度的“适配”等等很多并行交织发展的线索(也可以称为角色)其实已经无比丰富。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农业革命------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时代各种舞台和时代节点上,角色们轮番上演着“同时不同代”的剧目。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吸引人的史诗级别的剧目来看。

以上是我在整理笔记时的胡思乱想,其实深受你所推崇的需要用多向度“复眼”来看文明史的观点启发。今天我们看文明史,可以分出很多条线索来看,当然没有一条线是能够独立发展的,一定是相互影响、成就、或反制的。但每一条确实都具有其独立价值。比如制度是人类合作的方式,它需要与生产力适配,生产力又与科技发展有关;科学在19世纪后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它发端于西方人类早期的仰望星空;而今天的东方却堂而皇之的享受和发展着科学和技术;宗教与艺术是守护人类精神的产品,却与制度和科学精神相互交叉、利用、制衡,宗教在某一个时段成为了权力,权力又与资本结合等等,这样可以无限列举下去,每一件事都可以关联,但同样也可以独立成章。

如果在你的大历史序列中能再清晰一点的梳理出几条明晰的线索(其实你在各章节中已经分别描述了,只是并不连贯)作为“角色”来描写,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各路英雄出场在不同的地点、时代,有着不同的出身、经历和完整的发展轨迹及人格,最终在同一个历史的节点上交集,演绎各自在历史拐点上的不同作用和定位。我想这样一方面正如你在书中坚持的“文明是多向度”影响的观点,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的描述各种文明成果的成因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相互作用。

至于线索如何划分是个大问题,那要单论了,但都在你的素材当中。

另外,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一直有一个困惑,就是人类到底是文明的载体(或说是创造者),还是我们本身也是文明的成果之一呢?当然我指的是作为社会型的人。这是人类学的范畴,还是社会学的范畴,也许是神学。但还是觉得谈文明学时似乎缺了主角。

                                      2022/12/7 

------------------------

获得同意,将这篇读后感放在这里希望继续抛砖引玉,其实我的研究本身就是为了抛砖引玉,因为我一个人的力量研究这么宏大的课题实在是太困难了。

文明学的学术价值不敢说,但对于我身处这个纷乱的转型时期,是非常有价值的。感谢所有的读者,其实一直以来有许多人对文明学提出了各种批评指正,成为我书写文明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史的本质不是文明
正确把握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
华夏文明,人类历史唯一文明9000年文明史 西方为了打压华夏文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土)
书籍与文明,必将共生共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