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影:《汉娜.阿伦特》引起的胡思乱想

(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不是很象中国演员蒋雯丽?她们俩都是犹太后裔。其实钱学森也很象有些犹太人。)

根据语音讲话整理:

一,

我最近进了一个”深圳后院读书“群,这是个很有素质的文化人的群,但里面似乎也都是有钱人,群内经常红包乱飞,还常是满额滴200,但都是专包给读书人的,也没有人乱抢。这是不是证明了物质是精神基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讲法?(开玩笑)

那里经常开讲座,每周几个,讲完飞红包雨。进群似乎也是收费,因为我老他们给我特例不要我钱就让我进去。看来收费比群规重要,费用问题把门槛设置在有钱有闲的精英群体,素质就不成问题。那里也有争论,但很少看到气急败坏,或者以前有过,现在经过诗书熏染,就都“文明”了。又开玩笑 :)

最近过新年,他们组织了一场观影与评论,我刚进去,据说是最后一场的seminar(他们说的“西米那”):讨论电影《汉娜.阿伦特》。

这电影我认真看了两遍。或许前一次是郑重的,似乎是特意到电影院看的?忘记了。

记得当时我看完之后马上就写了一个影评或心得,发在新浪,但是新浪把他们的长微博项目给撤了,我里面相关的几年资料都没有了。非常遗憾。这个国家的人们都只做这种短效益的事情,害人,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撤,起码之前可以让你存档备案。你不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心上,别人怎么追随你的产品?新浪正在败落,不只是败在技术,也败在人心?

这个电影正如《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看就有一千个观点。我也有我的“哈姆雷特”,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先是在我的几个大群里面分别呼吁大家谈谈,大约1000人,结果,一片沉默。最后只有一两个人谈!何其寂寞啊 汉娜.阿伦特!何其寂寞啊苏三!何其寂寞啊哲学!何其寂寞啊中国的学术与思想!假如你要谈《变形金刚》与《大圣归来》,估计呼啦来一片。这样的国家,是很恐怖的,因为基本上是思想的沙漠。

二,

音频在下面”原文链接“里,直接点即可。

是随便谈的,语速比较慢,一面谈一面思索,很多口水,结果竟然谈了50分钟。这是我一贯特色,我不善演讲,人又老年性啰嗦,擅长拉时间拖延下课。没有时间的学者可以从35分钟处开始听起。

我大致从这几个层面来聊,我的音频一般都没有稿子,所以是瞎聊,但听音频大致分这几个层面:

1,谈谈作为探索者的一些个人感触

a,哲学家的命运都应该是悲惨的

b,思想界的宿命与使命都是 冒犯全世界。

c,创新的本质是否定全世界。

d,尊敬思想本身,尊重真相。

e,犹太人的悖论:鄙视汉娜,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民族叛徒(思想家):从耶稣到汉娜

2,我看到了什么?电影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

a,思考与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b,东西方对于思想与科学的不同态度与现状

3,文明学视野下的历史反思:对“平庸之恶”横插一刀!汉娜老矣

a,汉娜的时代已经过去,

b, 当时的科研尚不支持汉娜在更高层面思考,她确实看到了问题与矛盾,但她没有办法解析,“平庸之恶”的分析是错误的,它本身也是平庸的。

4,犹太人面对纳粹的尺度,

a,电影《读者》

b,罪与非罪,屠杀与欺凌,罪恶的界限与定义?

c,“找不到他是恶魔的证据”,纳粹个人甚至不反犹,“更勇敢的是让艾希曼活下来”

d,当恪守职责的德国人遇上聪明智慧的犹太人

5,审判历史,审判个人

没有能力审判历史,但有“能力”审判个人

既无权利审判历史,也无权利审判个人

我个人认为,犹太人审判并绞死艾希曼本身就是罪,就是杀死“亚伯”,这违反上帝的宽恕精神,也违反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人类整个发展史,就是一部罪恶史,也是一部混沌无知的动物史。“平庸之恶”的控诉,相当于控诉只会工作的机器人,它没有意义,也没有绝对的支点,所以,这种判断实际上也是不正确的。人类其实是“无罪的”,犹如老虎吃羊,所谓罪恶,根本不存在。是的,这种判断,实际上连纳粹都可以谅解掉了,理论上确实如此。这或许是为何作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从不道歉的原因之一,他知道他是无“罪”的,从根本上讲。成王败寇,他何罪之有?这当然是一种虚无主义。但虚无主义的价值是,能让我们更透彻更冷静更无情地看清问题的残酷本质。

汉娜知道他应该为艾希曼辩护,但是她不知道如何辩护,最后他挑选了“平庸之恶”这个支点,这很刁钻。但黄雀在后。我相信有更多的黄雀在后。我只是一只乌鸦而已。

最终她转向研究”邪恶“,我认为肯定无解。

 

上帝宽恕了该隐,耶稣也宽恕了杀害他的人。这里面隐藏着一种未被辨析的《圣经》智慧与伟大的精神,当然也是犹太人的智慧。实际上,除了“上帝”(不必是耶和华),没有人可以真正被看做是有罪的。所谓罪与非罪的评判,不过是个门上的破锁,它能规劝君子墨守成规,但却阻止不了真正的强盗。所以,它是无效的。所以,不要以为它能解决问题。杀艾希曼不仅无效,而且在上帝眼里肯定也是一个新的罪。耶稣说:“谁无罪谁就杀死他”。

汉娜在听到以色列的判决绞刑后,说:绞死他是对的!我认为汉娜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并且形成了她的悖论。 这个女英雄最终可能还是妥协于俗世了。但我还是要向她思想的努力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朗读者读后感
阿伦特:不合时宜的勇气
汉娜·阿伦特之四:《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对抗平庸的恶
每日荐书20201215
用独立思考恢复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本质 ——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有感
“路西法效应”与“耶路撒冷的审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