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一鸣的用人观(一)

有的人天生就是领导者,他们慷慨激昂,振臂一呼,便引人前赴后继。

 张一鸣则是相反,
对于一家750亿美元、
有4万员工公司的CEO来说,
他的人物显得有些单薄,还有人会说他无趣。

过于平静的表情、平和的话语,和平实的成长轨迹。

看对他的评价,
机器人”是最多的一个

也确实他看起来就像
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理性决策机器。

但从结果上看,
无论是投资人、创业伙伴、还是如今的稳固的高层,
他没有任何不欢而散的故事,

这都不是一个机器人型、低情商的领导人能够做到的。

张一鸣受稻盛和夫的《活法》影响极深,
即人的本质就是
要不断精进、修炼灵魂,
努力工作是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最佳途径。

如今看来,
他成功创造了三个产品,

作为产品的今日头条、
作为公司的字节跳动,
和他自己。

在张一鸣的世界观看,
一切都可以学习训练,
包括演讲、情商、
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方法论坚持久了啊,
便成人生观了。

如果说黄峥追求0,
即最本源的世界,
那么张一鸣追求的就是莫比乌斯环——没有边界,
即一个自我与世界的极限。

字节跳动CEO张一鸣

这构成了那个看来毫无波澜的张一鸣。

如果情商分两个部分,

处理与他人和自己的关系,
张一鸣拥有精准和敏锐的自我觉察能力。

他希望与世界保持相对静止

分清自己的欲望和目标,
情绪与现实;

即所谓的延迟满足感就是:
情绪跳动,思维精准控制,
拥抱惰性,人生也失去了控制。

但对于创始人来说,
如何融合和隔离自我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
是一件较为矛盾的事情

创始人眼里的对与错,
不一定是公司层面的是与非。

而一个健康的持续制度,
就像人一样,
需要包容这些矛盾,
在灰度中处理各种——激进和谨慎、开放和保守、包容和底线。

CEO如果不能自我平衡,
那这些矛盾将会被在公司管理中无限放大。

张一鸣自称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人,
而我们大家看到的字节正逐渐以
“激进打法”形成自我风格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
不留利润地去增长和扩张,
成立几年便横跨海内外多个业务线。

张一鸣展现出其追求极限、扩张本能的一面。

在这种自我觉察和公司修正的过程中,张一鸣的招人、用人是一个典型的切面——我们能看到他是如何为自己补上短板,如何用机制和组织,为自我和公司纠偏。

头条第一HR

在15年左右,
业务发展还是早期,
张一鸣用人的主逻辑在于:
补业务短板,

同时,像投资创业者一样去招人。

从10年开始,
他在QQ、微博、文件夹里列了个“可招对象”的分组,
前期他亲自面试。

当时行业内对头条认知最薄弱、
但是百度最兴盛的这个时期,

张一鸣已经招到了字节跳动核心高管团队,

负责广告业务--“财神爷”合伙人张利东,

HR的负责人 华巍,
技术的负责人 杨震原,
现今日头条的CEO 陈林,
抖音的CEO 张楠
同时还有前新浪副总裁 赵添。

(2014年参加活动的张一鸣)

张一鸣真的是将自己训练成头条第一HR。

14年,
在同一家咖啡馆,
横跨几个月的时间,

张一鸣反复约见了赵添三次,
终于将她从新浪挖走。

就像13年
张利东最初见到他时感受:
没有犹豫——张一鸣给这个做了十多年广告的老媒体人,用一块黑板清晰解剖了移动广告时代的脉络。而在一个产品还只有几百万日活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重金挖人,建立销售网络。

张一鸣并不是按经验履历招人,
而是按所谓“优秀”的特质

在今日头条发展早期,
主要集中在“创业精神”上。

在一个互联网开口必谈创业的环境里,
这个词的定义应该极为谨慎。

可能很难去想象
一个创业早期的产品公司,
会投入大量资源去收购创业公司。

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
就收了一个做漂流瓶和天气应用的小团队,
陈林就是成员之一。

13年,
张楠创建的图片分享交流社区图吧
被收购,
此后开始负责内涵段子。
后期的郭列、Musical.ly创始人Alex等人
也是如此进入头条。

非常典型的Facebook“收购代招人”的做法,

在投资收购第一步,
就会问团队人员,
有没有兴趣加入头条。

张一鸣倾向有创业动作的人,
这是勤奋、开放、有学习能力的表现之一。


因为创业者往往天生具有领导精神,
和近乎叛逆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创始人为创始人工作,
就像一架飞机的两翼
前者不服,
后者不包容,
这架飞机都飞不起来。

张一鸣试图突破技术型CEO的瓶颈,

曾训练自己的同理心:

从产品视角出发,
走在路上观察周围行人的动作表情,
推测他们的优点;

从HR视角出发,
去酒店大堂环顾,
看哪些人适合招到头条来。

他看来,多数事情,
在不断训练以前,
不足以谈天赋。

张一鸣常年有意走楼梯,
以此锻炼意志、不偷懒。

九年前,
张一鸣发布了一条微博
放假期间世界杯我一场都没看,
我看了两本书。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独立很重要,盲从浪费时间。

一个三好学生的标准发言,
生活上可能难免让人乏味,

但作为共事者,

事事精进具有激励性的习惯,
更能获得优秀人才的认同。

16年后
高管团队稳固后,
张一鸣高调招人的背后,
更多是基于新战略分支。
16年加入的柳甄,
是字节国际化战略的标志;

18年加入的谷文栋,

之前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预示字节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尝试。

随着公司业务线进展,
张一鸣用人节奏也在调整,
一个典型的例子-赵添。

她在2014到2016年,
打破头条内容版权困境,
一手建立内容运营体系。

在头条号生态建立后,
赵添在17年底开始淡出运营线,
从与陈林平级到向陈林汇报。

她出身门户,
擅长门户指哪儿打哪儿,
拓展能力强,
因此开始负责老产品的市场和BD,
未来也将负责拓展重要新业务。

两大产品体系领导人

定方向、派人、调资源,
张一鸣一直在成功产品之外,
但在所有产品影子之内。

字节并不是一个委员会制集体决策的公司,
张一鸣的用人意志体现产品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18年字节跳动在内部提出类似“全面开花”产品战略,
从女性社区、教育、小说、社交都重金试了一遍。

但只有个别项目存活
这不免让行业有些失望
新产品市场越是走入颓势,
人们越渴望在行业领导者身上看奇迹。

唯一几款增势还不错的项目,
Lark归属EE谢欣,
懂车帝归属张利东商业化团队,
更多产品孵化于今日头条负责人陈林团队,
以短暂尝试告终。

陈林在内部评价并不统一,

有人认为他是今日头条从0到100的功臣,
是张一鸣执行方面优秀的搭档;
一些人并不完全认可他的产品能力,
以及张一鸣之外、
战略方向的把控力,
挑战点之一就是,
今日头条之外他少有建树。

而这时,
陈林接替张一鸣成为了今日头条CEO。”
张一鸣非常信任陈林。

同时,
字节跳动已经开始集团化,
张一鸣和今日头条产品系列中间应该有一个更清晰间隔。

“一位熟悉字节跳动的业内朋友 告诉我。

陈林

陈林与张一鸣的老战友,

在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收购加入。
工号12,
擅长产品设计,
研发出身,
在头条完成了从ios研发到产品经理转型。

张一鸣和陈林共同定了很多产品的方向,
但两人的风格不同。

张一鸣开会时,
会抛出无数的
“why”和“when”,
如”为什么是这个数呢?
“而很少过问“how”,

字节跳动双月会往往变成ceo的提问大会。

而陈林更加关注数据细节,
他过产品方案的细节,
会一遍遍反复挑问题。

张一鸣对他的评价是,
细腻,
直觉和同理心更强。

陈林任今日头条CEO,
无疑从结果上肯定了其对张一鸣
产品细节把控的半径,
或许也是对头条系风格打法的认可。

张楠则是另一种成长路径。
在抖音火山之前,
张楠已有过多年互联网运营经验。

被头条收购加入,
负责内涵段子一直处于元老、
但边缘产品的角色。

她对于ugc社区产品有比较深的理解,
运营其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社区需要养。“,
这是张楠对他说过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一位前头条中层告诉我。


同时这和头条系的打法不完全相同。

因此在短视频战略落地时,
张一鸣选择了张楠的互娱。

在抖音冷启动中,
张楠带领艺术院校的学生
运营活动 功不可没。

值得注意的是,

陈林也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
张一鸣更是调配资源支持的主角色。

在产品推进困难的时候,
火山从最初快手直播的打法扭转成为ugc补贴打法,

抖音从复制musically到运营驱动的爆发式成长,
张一鸣和陈林对方向的调整都坚持到了最后。

结果证明也是对的。

张楠

抖音成长起来后,
陈林淡出决策,
抖音第一个产品经理
陈立峰一直担任产品负责人。

张楠被内部人形容为“大姐姐”,
尤其在抖音极其年轻化的团队中。
她没有陈林那么严厉,
但非常擅长整合资源配置。

到18年 年底,
抖音和头条,
字节跳动集团两大产品公司势力成型,
分属抖音总裁张楠和今日头条CEO陈林。

他们是连通张一鸣和执行的关键枢纽。

张楠之下,
原内涵段子、现皮皮虾团队向陈林汇报。
除火山、faceu相机和抖音外,
字节大部分产品孵化集中陈林体系内,

陈林手下还有稳中求涨的
今日头条、微头条、西瓜视频等产品,
以及新业务飞聊、多闪等。

同时,

张一鸣还给了张利东和谢欣充分的权限
去做自己部门的产品,

懂车帝和lark
毕竟内部没有人比张更懂
以商业化为目标的产品,
也没有人比搭建公司信息系统的
EE部门更懂流程管理。

至此,字节跳动集团已经形成了一盘棋局。

这个象棋盘上,
抖音和头条是守将的 仕、象,
新产品是小步快跑的 马、卒,
企业服务和Tiktok是长驱直入敌方的车,

还有一个叫“搜索”的炮台直指对方后方。

张楠团队的仕和兵,
是更为年轻化、
更强调产品、商业化、运营创新的团队。

一个明显的标志,
在抖音业务增速放缓时,

Musically创始人Alex开始负责产品,

试图从产品初心角度进行创新,
指着全球化打。

而陈林团队的象和卒,
依靠更为保守成型的头条产品方法论,
稳扎国内市场。

 点击上方关注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字节跳动人事调整的背后:“三张”到底有何来头?
谁是梁汝波:被猜错的字节二号人物
字节跳动的断舍离
高层频繁换血,产品屡屡失败字节跳动这个年会好过吗?
张楠出任字节跳动(中国)CEO,全面负责公司中国业务
让产品来说话 今日头条新CEO比谁都清楚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