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你是不是糖尿病的“候选人”?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World Diabetes Day 世界糖尿病日。对于糖尿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都觉得离自己很远。

但是,糖尿病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小微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全球通用的糖尿病风险评估试卷,大家可以测一测自己的糖尿病风险有多高?

点击识别二维码 立即评估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糖尿病的侵袭,糖尿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

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个全国性调查,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高达9240万;

图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换算下来,相当于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糖尿病我知道的,这个糖尿病前期是什么病啊?

糖尿病的“预备军”——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发展,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也就是说发展到第三阶段,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糖尿病。

因此,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糖代谢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代谢状况,具体表现为空腹血糖超过正常人水平,但是有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医学术语又把它叫做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

Tips: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但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正常,但吃糖后,血糖波动在7.8-11.1mmol/L之间。

很多人可能觉得,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有些异常,不必过于紧张。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

糖尿病前期危害大,不容忽视

“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但是研究发现,患者如果不加干预,9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糖尿病。

此外,糖尿病前期也存在诸多隐蔽危害,例如:

神经系统受损

受损长期血葡萄糖过高,会损害神经系统。伤到植物神经系统时,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手脚冰凉、疼痛感、蚂蚁爬行感,甚至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若为颅神经病变,可出现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脂代谢异常

糖代谢紊乱时,过多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脂代谢紊乱,可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有时候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图片来源:网络

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血管遍布全身,高血糖往往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减缓,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动脉斑块,甚至血管狭窄,导致心梗、脑梗等危险疾病,也会影响心脏等全身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会增加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大血管病变风险,发病率可高达40%。

为了减少更多的并发症发生,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很有必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病情发展往往还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通过早期积极干预(特别是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减少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什么叫健康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

如何进行糖尿病前期的生活干预?

No.1

饮食干预

限制热量及脂肪的摄入,少吃多餐,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要求油脂类食物的热量占一日摄入食物总热量的比例应少于30%,少吃动物内脏、蛋黄及甜品,远离油炸食物。平时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等,保证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在30g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No.2

运动干预

长期、规律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控制体重的目的。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运动项目,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No.3

控制体重

肥胖是目前为止最重要而且不可逆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应使体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达到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更好。有资料显示,若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

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减轻体重,还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血脂、血压,从而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但要注意的是,饮食控制并不等于“饥饿疗法”,过度节食容易发生低血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运动强度要合适,因为运动量太小,起不到作用,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使血糖升高。

同时,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辅以药物干预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尽管改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非常肯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困难重重。

让患者改变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本就不是容易的事,而且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使所有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达标,因此使用药物干预也是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临床医学上证实可用作糖尿病前期干预有效果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在选择使用何种药物干预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特点、药物特点及安全性等。(温馨提示:个体差异,请遵医嘱)

综上所述,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阻断糖尿病发展的最佳手段。另外,我们也要定时监测血糖水平,一旦血糖异常,要及时就诊确认。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也不要担心,可按照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来进行控制,逆转病情。千万别拖延到“糖尿病”病发,那可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前期,如何防止加重为糖尿病,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老年人初患糖尿病如何用药
糖尿病可能被逆转,但这些条件不容忽视
糖尿病人想多活六七年?只要牢记4点!
中国1.5亿人在糖尿病前期,控制体重或是逆转关键
糖尿病前期可“逆转”?从3个方面着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