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倡导教育的“微创新”
倡导教育的“微创新”

陶西平

 

2012年9月1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它的第六款手机iPhone5。与上一代产品iPhone4S相比,iPhone5更轻薄,厚度薄了18%,重量轻了20%。它采用速度更快的A6处理器,性能是A5处理器的两倍,屏幕尺寸扩大到4英寸,应用软件的图标也比前一代增加了一行。于是,这款新手机很快引来热卖。同时,三星公司也推出一代又一代手机新产品,并参与到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    

其实,仔细观察,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固然有少许涉及系统的改变,但大多是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微创新”、小改进。据说三星公司就是根据多数使用者的手形,改变了手机的宽度和机键的位置,使人们用起来更方便、更舒适。所以,“微创新”也是生产力,也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许多老的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又不断涌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确实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的统筹和顶层设计,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科学研究也需要专家的引领,但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学校和教师对每天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回答。寻找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途径,同样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创新,当然,它可能不够宏观,也可能一时不成体系,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微创新”。    

“微创新”看起来小,但它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而且可能引发我们对教育大问题的突破性思考。所以,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对它的意义,我们不可低估。

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每天所面对的问题,都是“微创新”的切入点。所以,推进学校内部的“微创新”不仅是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与途径,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校长和教师都应当有自己的“微创新”课题,都应该通过“微创新”科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微创新”应当从问题出发。我们要全面分析自己从事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找到难点、热点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课题,将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微创新”应当有研究方案。我们要对研究课题进行认真调研,理清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点,制定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进程的方案,使研究有序进行。

“微创新”应当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要注意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以学习指导研究,以研究加深理解。    

“微创新”最重要的特点是高度重视实践。“微创新”大多属于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我们要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大胆实验,在实践中验诳设想、完善方案、发现规律;要特别重视积累实验中的数据与资料。    

对“微创新”应当进行成果评估,这种评估要以实效为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准。对有成效的“微创新”成果要予以鼓励和奖励,对有较大价值的成果应当创造条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采取适宜的方式推广。

现在,许多地区和学校都提出“科研兴校”,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社会声誉,但不少学校只热衷于参与国家或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或热衷于自创一个理论体系。这并无不可,但事实是,由于常常力不从心,实际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很少,且难以取得实际的进展,所以最后不得不请一批校外专家来帮助总结提炼、撰写论文,交差结题。结果,虽然进行了“科研”,但并没有真正“兴校”。其实说到底,我们的教育创新是为了促进学校面貌的真实变化和教育质量的真实提高,正如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彼得·圣吉所言,创新就是让今天比昨天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微创新”既有助于调动学校内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我想,这是多数学校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科研。如果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能将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改革必将产生更大的成效。    

时不找待,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当勇立潮头,从“微创新”起步,成为改革者、创新者。这不仅是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贡献,更是对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贡献
当前,教育的新“新名词”太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教师与学生都跟着左转转,右转转,上转转。下转转。教育改革不能丢了传统的基本的教育精神!

罗湖总支禹天建(601838475)  11:07:52
来一个新校长搞一个所谓创新课题,搞个3-5年,接着,又来一个新校长,又搞一个所谓创新课题,中国的基础教育就这样无限往复的走下去,最后,学生真正能够学到什么?结果校长提拔了!学生还是学生,教师还是教师!
教育啊!教育!中国的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从先进理念走向生动实践
教育改革需要微创新
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值得看】课题研究应做到“四求”
迈向本真的教育科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