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中小学校饱受“大班额”困扰 学校都去哪儿了
深圳中小学校饱受“大班额”困扰 学校都去哪儿了?
2014年 06月 16日 06:54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6月16日讯(记者 张玲)6月15日的深圳政协“委员议事厅”聚焦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话题。这是委员议事厅开讲以来,第二次讨论教育问题。上一次的话题是“小升初的公平性”。深圳新闻网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小升初的公平性”争辩,还是“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讨论,大部分市民和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如今各学校的硬件条件差距已日渐缩小,学校的核心吸引力是师资和内涵,让优秀的教师和校长实现共享和轮岗,是目前可以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大班额”现象困扰深圳 原特区内学校比例高达80%

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是深圳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不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不同程度的大班额现象,名校更是如此。当天的主持人邬晓莉拿了一份报纸,里面有条新闻,标题是《40人的教室有50人的学生》。

困扰多年的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在深圳非常突出,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无奈。政协委员肖江明分析当中有两个原因:深圳学龄前儿童率增长太快;公办学校的建设速度赶不上教育的速度。

秦建新委员指出,大班额现象是“挤”出来的,这正是义务教育没有货的优质均衡发展的结果。由于在每一个区内学校布局发展不均衡,学校的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作为家长都“打破头”想把自己的孩子往好的学校里挤。现在深圳的四大名校(深中、实验、深外、深高等)资源很有限,学生家长都在“抢”,大班额就不可避免出现了。

肖江明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大班额现象之严重:大班额在原特区外学校的比例是46%,而原特区内学校的大班额比例高达80%。这意味着,原特区内的学校十个班级有八个都是学生超额的。

刘小江认为,要解决深圳学校大班额的问题,首先要调整深圳市人口数量的结构,加大常驻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比例和成分。这个问题决定了教育、学校规划的数量。在学校建设上要加快在建设方面用地、布局规划和审批。大楼盘建“麻雀学校” 委员惊呼:学校去哪儿了

按规定,住宅区达到一定数量必须有相应的教育配套设施。刘小江提到,目前深圳有一个特殊现象,大楼盘在建时,开发商不是不建学校,而是因为楼盘分三期开发,第一期不建学校,第一期入住了,人都住进来了。第二期开发的时候还不建学校,第二期的业主又住进来了。到了第三期,开发商就建了一个“麻雀学校”(即很小的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认为,政府应该好好监管,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再出现。

原特区内的老学校就存在一个“生均用地”的问题,刘小江认为,要实现均衡教育非常困难,不仅仅是规划的问题,还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据他所知,大约有几十所学校里是有违章建筑的,占据了很多的资源,对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一些区有规划要建多少所学校,但因为各种原因(有时候是因为房地产原因、有时候是规划的原因、有时候土地被占的原因),使得这些学校没有办法建。

刘小江“一语激起千层浪”。大的楼盘配套的学校不足以保障在这里居住的孩子的读书问题,让主持人邬晓莉和其他委员惊呼:我们的学校去哪儿了?怎么才能让学校教学用地不被侵占?

秦建新笑称,“学校去哪儿了?”是一个很时髦的话。他认为,一个原因是被挤占了,第二个原因是被挪用了。解决之道就是,楼盘开发和学校建设的事情一定要让教育部门监督,一定要有教育部门的评估机制介入。其次,应建立学校监督机制。让老百姓一起来监督:学校的规划用地到哪儿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高新区未来三年将建设5所中小学校
教育局说这些才是学区房!济南将新建21所学校
中小学校大班额困难重重 应采取何种措施破解
海南2020年秋季招生工作有“变”
重磅!今年长沙民办初中将全面推行微机派位
长沙多所学校违规办学被通报批评 多家名校在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