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出我心471:希望是人间至善

2022年第208期

国庆假期再次回味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再次体会到这句台词的魅力。这部电影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虽然公映时没有一炮而红,但经过时间的检验,最终被影迷推上神坛,高居不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起码能说明它真正触动了所有观影者的内心,值得一看再看,值得所有和主人公一样被困在牢狱之中的所有人品味。
表面来看,有的人把它归纳为越狱题材,但这样归类似乎有点太委屈它了,因为作品并不是展示安迪越狱的高超技术了,虽然它的越狱同样精彩。
肖申克监狱更像是一种隐喻,我们即使身处在监狱之外的人,看似拥有很多自由,却依然受困于各种枷锁之中。当面临我们所不满意的一切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当安迪这么一个才华出众,身居高位的人被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他知道他所有的申辩已经没用了。
即使他妻子有错,即使凶手真的不是他,但现实已经注定且发生了。当他下了囚车,跟着一群犯人走进肖申克监狱,画面仰视那高高的楼房,走进去,画面随之变黑。这似乎在隐喻安迪曾经光鲜亮丽的人生从此开始了黑暗之旅。
刚入监狱,安迪无论内心有多么委屈,多么不甘,多么难以接受,他始终保持着沉默,或许是用沉默来保卫自己。
当他看到多嘴的犯人被惩处,当他看到第一晚哭闹的新犯人被暴揍,他依然沉默。无情的现实都在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不容许你有任何幻想,一切已经无法改变!
我们面对世间的残酷,你也许会像安迪那样用沉默来武装自己惶恐不安的心,或许你不会,你会像那个哭闹的犯人一样说一些无用的屁话,结果换来预警的一顿暴揍,结果一命呜呼!
现实不是童话,生活没有奇迹。安迪的牢狱生活在他的沉默中开始了。或许他是努力在适应,总之在狱友瑞德看来,他就是那么高高在上,好像不可一世,也好像拒人于千里之外。
后来,安迪的举动一步步让瑞德惊讶,他的才学,他的胆识,他的不甘让他的生活发生改变,在肖申克监狱里,他成为一个重要的人,他被典狱长利用且获得很多特权,他利用特权做成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大家意识到了他的非同凡响,他是一只有着漂亮羽毛的鸟,他真的不该属于这里,他应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安迪提到希望时,瑞德曾警告他,希望在这里是很危险的事情。但安迪人狠话不多,更多的是用行动来证明。
直到后来,来了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人,还被典狱长枪杀,他长期的希望宣告破灭,他才开始奋起反击,利用以前努力的成果,最终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实施了他的越狱计划,钻进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在恶臭中爬行,最终在雨夜里跳进河水里,清洗掉过去,伸开双臂,迎接自己拼命争取来的自由。
然后他衣冠楚楚地走进银行,拿走了典狱长辛苦经营的巨款,并揭发了典狱长的罪行,让典狱长在绝望和迷茫中开枪自杀,他也许至死也不明白安迪是怎么搞垮他的……
瑞德曾说过:这监狱的高墙很奇怪,一开始你痛恨它,时间长了,你就会离不开它,甚至严重依赖它,这就叫“体制化”。当时有的犯人听了说瑞德说的是屁话。而图书管理员老布被假释后,在外面活得惶恐不安,最后自尽的事实让大家最终理解了这个观点。时间是很可怕的,你以为不可能,但时间的河流看似柔弱,却可以把石头的棱角磨灭,最终成为没有棱角的鹅卵石。
安迪就是那个没被磨掉棱角的石头,他最终跳出来了,保持了他的个性,没有被世俗的枷锁困住,他的故事在肖申克监狱里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我们身处世间,虽有一定的自由,又何曾不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呢?也许开始的时候也想过挣脱和反抗,但日久天长,我们会渐渐丧失斗志,最后连抱怨和牢骚也没有了,在世俗的折磨下我们已经习惯了,麻木了,放弃了……
也许会在某个夜晚,曾经的那种不甘心会袭来,但久久沉默后只剩下一声叹息,然后逼迫自己忘掉那个梦,如果忘不了就喝酒麻醉自己,最终我们痛恨的“高墙”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依赖。
《肖申克的救赎》如果扩展开,应该是安迪(瑞德)在肖申克监狱里自我救赎的故事。
影迷们之所以推崇这部作品,或许是它无时无刻不在启发你问自己:你救赎自己了吗?你是安于现状还是放手一搏?你是苟且于现实,还是不屈不挠地在极力争取摆脱你所不满意的一切?
这些问题是如此的扎心,我们没有安迪的决绝,没有安迪的冷静与沉默,没有安迪的坚持和行动,虽然我们的心依然没有死,但我们却一直在劝它投降……
人活着除了满足基本的温饱,其他的乐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了精神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活着有奔头,有希望,即使前路坎坷,依然可以奋进不止,那么你可以像安迪一样实现自我的救赎。
如果希望之火熄灭,活着没有了奔头,活着没有了动力,那就只能混吃等死,消磨一天算一天,变成了一副空壳,如同行尸走肉,那生命犹如一堆没有火苗只有青烟的火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鲁迅先生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每当颓废之际,安迪和瑞德的形象就会跳出来。人不可能让环境来适应你,人却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环境,或者说心怀希望的来改变自我,才能实现所谓的救赎。
不至于困顿在苦海里,自怨自艾,自卑自叹,想离开却又离不开自己痛恨的“高墙”,最终,年与时驰,日与岁去,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朽的励志经典:《肖申克的救赎》
评分9.7的《肖申克的救赎》救赎的是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肖申克的救赎》告诉了世人什么人生意义?
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美国)
在绝望的心中燃一柄希望的烛火
再看《肖申克的救赎》:人生中最大的牢笼,原来是我们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