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逢源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针灸逢源 卷一 灵枢经文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诸急者多寒。(紧急之脉多风寒。而气化从乎肝也。)缓者多热。(纵缓之脉多中絷而气化从乎脾胃也。)大者多气少血。(脉大为汤有余。气实血虚。而气化从乎心也。)小者血气皆少。(小者。近于微细。在阳为阳虚。在阴为阴弱。脉体属阴。而气化从乎肾也)滑者阳气盛。

微有热(滑脉为阳。从乎胃也。)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涩为气滞。为血少。气血俱虚。

则阳气不足。故微有寒也。仲景曰。涩者荣气不足亦血少之谓而此曰多血必有误观下文刺涩者无令其血出血少可知矣。涩脉近毛。故气化从乎肺也)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 。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荥俞气脉浮浅可治外经之病合则气脉深入。可治内府之病)胃合里。(胃足阳明也。三里为合。)大肠合于巨墟上廉。(大肠手阳明也合在曲池。其下俞则合于足阳明之巨墟上廉。)小肠合于巨墟下廉(小肠。手太阳也。合在小海。其下俞则合于足阳明之巨墟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三焦。手少阳也合在天井。其下俞则合于足太阳之委中。

)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膀胱足太阳也委中为合。)胆合于阳陵泉。(胆。足少阳也。阳陵泉为合。)面热者。足阳明病。(其脉行于面。)鱼络血。手阳明病。(其脉行于手鱼之表)两跗上脉竖陷胃脉之病此胃脉也。兼下文手阳明而言。)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月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墟上廉。(大肠属胃。故取足阳明之穴。)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

腰脊控睾(音高○阴丸也)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其候则脉有陷者)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凡大杼等穴脉有陷者)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义如上)取委中央。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 然(有声)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刺此者。必中气穴。(经气所。至)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巷。街也。气脉相通之义)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逢源-清-李学川
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一点 【少阳论】
名老中医之路之( 25)杨永璇
带您领悟《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思想
浅谈中医对湿邪的认识
说说中医里那些难以理解的名词 ——“气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