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

老子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赤子”即是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浑身都是红彤彤的,所以古人习惯用赤子来形容婴儿。

老子说真正浑厚的德行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这是什么道理呢?

首先老子所谓的“德”从来不是指儒家那种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而是指天地万物自然而然运行的规律,是“道”在形而下的具体发用。

所以,就人这个个体而言,最为接近先天自然状态的时刻便是刚出生的时候。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一切善恶好坏的观念,不懂得贪婪与争夺,完全无私无欲,这岂不正是“道”的无为之境吗?

所以老子选择用婴儿来喻说真正的德行。

之后老子对这种“赤子之德”进一步阐述,他说: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刚出生的婴儿,毒虫不会咬他,猛兽不会伤害他,猛禽也不会啄他。

就比如很多地方都发现过狼孩,狼虽然是凶猛的野兽,被狼咬死的人也有很多,但狼却不会攻击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它们还会把婴儿带走喂奶哺育。

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饲养巨蟒或者豹子来帮着照看孩子。

这些猛兽面对婴儿的时候完全没有凶相,往往会真的如同母亲一般任由孩童在自己身边玩闹,而且如果陌生人靠近的时候,它们会保护孩子。

因为一般刚出生的婴儿,完全处于与天地同一的无为境界,他无私无欲,不会威胁到任何其他生命,也同样不会感到害怕,所以哪怕是这些猛兽也会善待他们。

可一旦婴儿长大,心念受到后天侵染,哪怕只是到了幼儿时期,便也已经不再是先天的“赤子”状态了。

再有老子说刚出生的孩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虽然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体骨骼都是软的,但手却是握着拳头,拇指扣在拳中的,而且握得非常紧。

这就涉及到我们人生命科学的问题了,按照道家的理论,五脏中肝的风窍在无名指指根处,拇指扣在四指内刚好能掐死风窍,这是固魂的握法。

为什么形容人死去有句成语叫撒手人寰,撒手就对应着握固,人出生的时候拼命握拳固魂,走的时候一撒手生命也就结束了。

这是祖先的生命理论。

而“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婴儿完全没有男女欲念,却也能够发生阳举,这就是先天生命机能的自然涌现。

其实后世道教有一派专门通过这种现象来进行采补,他们认为人清晨若是“无念而举”,那么便是一股纯净的至阳之炁涌现,这个时候立刻起来打坐就能够采走这股阳气,这对身体机能有很不错的提升作用作用。

女性虽然没有阳举,但清晨胸前发胀,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若是心中动了欲念,那么这个炁便被污染,不能再采了,这个道理他们比喻为“水源清浊”。

当然此处仅做简单论述,以供了解,其真实法门有很多细节,是否科学也并非证实,断不可贸然尝试。

婴儿的这种状态,老子说“精之至也”。

依照道家的分类,人有“精”、“气”、“神”三部分,这三部分也是道家的“上药三品”。

一般的修行都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真正做到了身体各项机能自然会重启。

其中“精”就特指自身生命机能,人们拼命炼精,但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精”。

老子讲得很清楚,“赤子”的状态就是“精”最充盈的状态。

所以各派修行法门千千万,无论修性,还是修命,一个核心的方向就是回归“赤子”的状态。

甚至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的孟子也提出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观点。

之后老子说“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婴儿一出生便在不停地哭,而且声音洪亮。

我们发现其实人成年之后,虽然力气比婴儿时期大得多,但声音底气是远不如婴儿的。

婴儿能长时间大声号哭,还不会伤害喉咙,成年人大哭一场有时候嗓子都会哑掉。

因为婴儿哭嚎不是用喉咙干吼,而是靠气。

婴儿没有妄念,没有情绪的激动,内心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所以婴儿的气始终是充盈的。

就好比人们学唱歌,老师第一节课肯定要说唱歌要靠丹田的气唱,而不是喉咙。

这需要训练,因为我们成年人妄念太重,内心早已不是平和状态,气要刻意去聚。

老子总结: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能够把握住这个道理,就能够长久,进而明白生命功能的“道”境,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最后老子说:

“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人为什么会衰老,心被外物牵扯而越来越“壮”,也就是强大起来了。

随着年龄的成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人们总是自以为自己在变强大。

但老子告诉我们,这早已经偏离了大“道”甚远了。

有句古话讲:“财是催命鬼,色是刮骨刀,酒是穿肠毒。”

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人们将这“三害”认定为人生的根本意义,而且随着物质资源的不断丰富,人们愈发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于是心理上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神经衰弱、抑郁症、躁郁症,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斥着焦虑和不安。

身体上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三高”、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等。

于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人们终日忙碌在这致命的轮回中无法挣脱。

真不知何时,祖先的苦口良药才能真正被大众所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共读】《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道德经》第55章:人的最佳状态
55.《道德经》五十五章:婴儿终日啼哭,为何声音却不沙哑?
《道德经》第55章 含德之厚 原文和翻译
老子为什么将蕴含深厚道德的人比作赤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