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善有专注力/过度活跃症小孩行为的八个阶段策略

有家长或许认同,要应付有专注力/过度活跃症的小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了专注力不及同龄孩子,活动量又比同龄孩子多外,最令家长头痛的,是当他们年纪越大,叛逆行为也会相对增多。孩子可能会反抗父母的指令、常与人起争执、行为和情绪不受控制、故意破坏物件甚至家庭关系。

为了协助家长教育有专注力/过度活跃症小孩重拾恰当的行为,重新建立健康和平的家庭关係,美国精神科教授Russell Barkley设计了8个阶段策略,以改善有专注力/过度活跃症小孩的行为。根据 Barkley 的理论,再经过修订,以下是8个阶段策略计划的介绍。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8个星期按阶段次序去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成效是建立于上一个阶段的完整推行,所以不能太随意或是太懒惰啊!

执行条件

在试行 8 个阶段策略前,家长需注意以下事项:

· 孩子年龄为 2 -10 岁

· 孩子的语言发展没有严重问题

· 孩子的对立反抗性行为并非十分严重

· 孩子没有因为你的指示与命令而作出破坏性行为、或言语上的攻击

如孩子的状况比以上所描述的严重,建议你先咨询社工、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以设计更适合你孩子的行为修正计划。

对立反抗性行为小测试

以你的孩子为对象,在过去 6 个月为观察时限,他是否...

· 常发脾气?

· 常与成年人起争执?

· 常主动反抗或拒绝成年人的要求/规定?

· 常故意激怒别人?

· 常因自己的过失/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 常易暴躁或易受激怒?

· 经常充满愤怒和憎恨?

· 经常怀恨/记仇?

如果你在四个或以上项目答“是”,建议你先咨询有关专业人士,与你共同为孩子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行为修正计划。

第一阶段:你能向你的孩子表示关怀

每天安排15-20分钟的“相处时间”,与孩子玩耍。家长要特别留意...

· 这是家长和孩子的独处时间,为加强他得到关怀的感觉,不要让其他小孩子加入。

· 以轻松的心情相处,大声描述孩子玩耍时的行为,以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游戏感兴趣。

o “哇!你把积木堆得好高哦!”

o “哦!你分一个玩具给爸爸吧!”

· 为了清楚分辨学习与游戏的时间,在这短短的相处空间,不可以给任何指示或教孩子玩游戏的方法。

· 找机会赞赏孩子令你满意的部分,向他讲一些鼓励的话。例如:

o “我好喜欢你。”

o “你可以做到…,爸爸妈妈觉得好有趣喔!”

o “你做得好好!”

o 甚至简单如:

o “厉害!”

o “哇…”

o或用身体语言表示欣赏。例如:

o 轻轻拥抱

o 摸头

o 轻拍孩子的肩膀

o 竖起拇指

· 如果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移开你的视线,暂时不给予理会。如情况持续,父母要结束“相处时间”,并停止所有游戏,平静地告诉他“乖的,以后再玩”,然后离开。

· 第一个星期最好每天都安排“相处时间”,并记录孩子的反应,以后作为参考。

· “相处时间”应变成一种亲子习惯,次数可能在以后会减少,但应该维持一星期2-3次。

第二阶段:你能鼓励和赞美孩子顺从的行为

维持“相处时间”,可减少至每周 3-4 次。开始于其他时间给予指令,并赞赏顺从的行为,慢慢增进孩子的顺从能力。父母要特别留意...

·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如帮忙拿报纸、自己拿书包等等。

· 给予指示时,先关掉电视和游戏机,并要注视孩子的眼睛。

· 指示要清楚,不要以为孩子可理解简单几个字或动作的意思,如:

o 手指远处的物件,低著头一路看报纸一路说:“帮我拿一下!”

· 指示要简单具体,勿一次过指示太多事项。

· 让孩子简单重复父母的指示内容。

· 如孩子开始听从指示,立刻利用具体的言词赞赏他。例如:

o “你好听话,我好开心呀!”

o “你这么乖,你好厉害呀!”

第三阶段:你能给有效的指示

持续第二阶段,父母要利用这个星期,好好练习给予孩子指示的技巧。重点包括(部分重点可能重複第二阶段内容):

· 要认真,说话等于行动。有些家长为了减少相处上的麻烦和时间,很容易落入“讲一套,做一套”的陷阱,所以孩子不见得有明显的改善。

· 要清楚指示这是一种“命令”,并非问题或建议。留意自己的语气,避免过分温柔,又不能太强硬。

· 避免一次给太多指示。如果想孩子做的事情太复杂,应该分拆成小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

· 确定孩子在听你的说话。有需要时,可轻轻将孩子的面移向你。

· 减少骚扰,包括任何声音,以及一些可能吸引孩子视线的物件。

· 要求孩子重复指示。如可以立即按指示行动,则不需勉强孩子一定要重复。

· 如孩子开始适应你的指示,可逐步制订清单(由两到三项开始),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父母可引导孩子看清单,进行一项又一项事情。但不要期望孩子可以自发性完成清单。

第四阶段:你能教导孩子独立活动

现在加入孩子“独立时段”。首先找一些事情(比较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家务!)给孩子做,并给予明确的指示,在其他人忙碌时,不可妨碍他人。然后在途中(如隔三分钟)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走到孩子面前,讚赏他能独立而不妨碍其他人。

每天的赞赏时间可隔长一点(如五分钟、八分钟等),以相同的方法跟孩子说话。重点是要延长孩子身边的人工作的时间,同时减少赞赏的次数。

第五阶段:你能善用奖励制度

(Token Economy)

要孩子乖乖听家长的指示,除了有效的赞赏、训练独立活动能力,还需要更有系统的奖励制度,这个星期可以开始试行“奖励卡计划”。

· 准备一些奖励卡。若孩子还在幼儿期,用鲜艳颜色的卡纸会比较吸引。

按此下载“奖励卡”样本

· 当孩子听从指示,孩子就可以获得奖励卡。事前跟孩子解释清楚,一定数目的奖励卡是用来换取奖励的。

· 找一个可保管奖励卡的箱子,并列出可用奖励卡换取奖励的细项。一些非物质奖励例如由孩子选择喜爱的餐厅与家人用餐一次、到朋友家玩一小时、到公园跟家人玩羽毛球等。

· 写一张孩子“要做的事情”清单,如独立完成功课、早上要刷牙、帮忙收拾食具等。每件事情都有一个奖励卡的数目。

· 如孩子能以快乐轻鬆的心情完成工作,可多发一张奖励卡。

· 有时候,孩子做的事情不在清单上,如表现合适,也可发奖励卡。

“奖励卡计划”可以在孩子完全听从家长指示以后,慢慢停止使用。如停用后,孩子情况转差,则需要重新运用计划。

第六阶段:你能有建设性地处罚不恰当行为

(家长如有信心,第六阶段和第七阶段可同时进行。这两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是辅助奖励制度的策略。)

“奖励卡计划”应持续,家长也可以开始扣奖励卡作为惩罚。

· 当给予指示后,孩子不愿意跟从,家长可说:“你不愿意做 (要做的事情),我只好给你一个机会,数三声后就会扣(数目)张奖励卡”。然后,慢慢数一二三。

· 不可以再与孩子继续讨论,孩子也不可以讨价还价。

· 扣奖励卡的数目要合理(如较严重的,比轻微的扣多1-2张),也不要很容易就把所有奖励卡扣掉,负数是不鼓励的。

· 如发觉“奖励卡计划”施行得不理想,应立刻停止两到三星期,修改计划内容后重新再试。

“奖励卡计划”可以在孩子完全听从家长指示以后,慢慢停止使用。如停用后,孩子情况转差,则需要重新运用计划。

第七阶段:你能有效运用暂停时间

(Time Out)

(家长如有信心,第六阶段和第七阶段可同时进行。这两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是辅助奖励制度的策略。)

家长可利用暂停时间 (Time Out) 去处理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以隔离方法去教育孩子。

· 孩子有不当行为时,家长要用严格及理性的口气与孩子交谈。

· 若孩子在5秒内依然不听从,则警告孩子:“如果不按照我的话去做,我要你坐在那个位。”

· 若孩子在5秒后都不听从,则开始暂停时间 (Time Out),让他坐在特定的椅子上。

· 暂停时间 (Time Out) 的椅子最好面向墙壁。

· 暂停时间 (Time Out) 期间,孩子只可以安坐,不能进行其他活动,包括吃东西。

· 若孩子擅自离开椅子,则用生气的表情去警告他:“如果你离开椅子,将会有更严重的惩罚。”

· 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测试父母的行动,所以家长要紧守策略要求。

· 孩子完结暂停时间 (Time Out) 后会变得比较冷静,家长可协助孩子思考及了解受罚的原因,并要求孩子道歉。

· 如孩子能于暂停时间 (Time Out) 后好好道歉和改善问题(如把丢到地板上的东西收拾好),应给予赞美或以身体语言表示欣赏(如拥抱)。

第八阶段:在公共地方,你也能成功管理你的孩子

由于在公共地方实行暂停时间 (Time Out) 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家长可在进入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前,有所准备。

· 先停顿一下。如停下来,蹲下替孩子整理衣服。

· 同一时间,思考一下孩子应遵守的几个事项。

· 决定奖励和惩罚的方法。

· 向孩子说明清楚。

奖励和惩罚的时候要快速行动,避免孩子在公共地方大吵大闹。如孩子很平静,没有不适当的行为出现,家长也应给予赞美与鼓励。

一些建议:

· 带一本笔记本,一页贴有孩子开心的照片,一页有暂停时间 (Time Out) 时的照片,作为提示。然后在这两页做记录,回家后按表现奖励或惩罚。

· 如有自己的车子,可带孩子到车子内进行暂停时间 (Time Out) 。

· 带一支水笔,在孩子手背上做记录,回家后按表现奖励或惩罚。

总结

如果家长有努力试行这8个阶段策略,会慢慢改善亲子关係,而孩子听从指示的能力也会有进步。

如果不成功,看看有没有以下常犯的错误:

· 时常重复一样的指示。

· 给予指示的方法不合宜。

· 当孩子乖乖的时候,没有立刻关心、赞美、奖励等。

· 有不当行为时,没有立刻处理。

· 中断与孩子的“相处时间”。

Russell Barkey 在他的书里面有提及,有专注力/过度活跃症小孩不是天生叛逆的,他们只是欠专注力而活动量大。因为大人常惩罚他们的不专心,批评他们跟不上学业表现,孩子被训练成为对抗者,大人的激动和“劳气”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强烈推荐||有效管教孩子策略
教育调皮孩子的方法
父母如何恰当地奖励孩子 - 爸妈课堂 - K12教育空间 - Powered by X-S...
掌握行为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到底对吗?结果令人出乎意料
《教你搞定熊孩子》读书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