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的智慧:共情的力量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德经·第七十九章

老子心得:

1、本章主要是说明圣人心存宽厚,以德抑怨,其涵养如天地包容万物,因此能够赢得众生的爱戴和敬仰。

2、对于本章,我个人的理解是圣人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他知道冤冤相报,不知何时才能了,因此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不会轻易的让别人怨恨自己,甚至不给别人怨恨自己的机会;即使有怨恨,也能做到以德报怨,将怨恨消弭于无形。因为如果你一旦开始责备别人,责备就会没完没了,而圣人最厉害的就是“不责于人”。因为圣人有广阔的胸怀,能够涵养万物、宽容豁达,善解人意,尤其是能够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认为每个人都有其难言之隐,都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圣人只会更加的严于律己,从不轻易的指责别人。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逻辑上不能自洽呢?好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为何?其实老子这里所谓的“善”,是言行符合大道的“善”。因为行善符合天道,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只能称作“老好人”,或者叫“烂好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经·第四十七章 圣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把善人理解为好人,那就不是天道了。
利经——商圣治生祖书,俗称“绝世富经”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君子有“三德、三畏、五耻、九思”,你具备哪些?
齐物论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