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亿企业系列点评之三:绿地,夯实基础才是真

丁祖昱评楼市,独家原创点评。

完成资本化的同时把房地产开发主业的基础稳固,再加上大基建和大金融,绿地将是发展最为均衡的千亿房企

2015年,绿地有两件大事:一是销售增速放缓,2014年叫板万科之后,绿地在不同的统计口径(包括海外和大宗交易)中甚至超过了万科,但2015年又被万科抛在身后;二是登陆资本市场, 2015年8月18日,绿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股票上市仪式,在绿地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样的意义,作为最后一家完成资本化的千亿房企,绿地完成了一次飞跃。

对绿地来讲,今天夯实基础实际比战略更重要。绿地的战略还是相对较为清晰的,过去是基于国企背景,以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城市综合体为基本运作思路,通过建设当地乃至区域第一超高层建筑为突破口,在城市相对较为成熟的区域(或条件较好的新区)开发商业、办公、酒店、住宅等,全面去化是最终目的,屡试不爽。

2015年,绿地又提出了大金融、大基建和大消费三大战略。如果把貌似不太靠谱的大消费剔除在外,算上原有的“大开发”,绿地可以算是“三架马车”齐头并进,是七家千亿房企中多元化相对领先的。大基建顺应了政府鼓励的PPP模式,通过地铁建设对接上盖土地,能够和房地产紧密联系,即使未来政府支付能力出问题,在地价和税费上也应当会补偿。大金融则聘请了专业团队,并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屡有斩获,多次参与企业重组和IPO,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发展迅速。绿地金融产业在2015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19%,年末时资产规模已超过430亿元,算是今天房企多元化中“罕见”的能立马赚钱的例子。 


从财务指标来看,绿地在千亿房企中并不算出色,提升空间较大。一是盈利情况不甚理想,核心净利率位居七家千亿房企之末;二是现金流方面,绿地始终处于投入高于产出的状态,主要是由于绿地不断地进军新产业、进行大规模开发,对资金有一定需求,而回款速度不如扩张速度。不过,对于绿地负债率高的问题,我倒是觉得不用担心,绿地的股东中有三家上海国企,又是“大而不倒”的千亿企业,几乎不用考虑绿地会有资金风险。从绿地上市后发行的首次公司债来看,低至3.9%的融资利率便能体现出绿地的规模和背景优势。


绿地若能在“大开发”主业中把基础夯实、水分剔除,保证利润和回款,后劲将会更足。

绿地的“根据地”上海还是守得比较好的,2015年销售金额高达245.37亿元,贡献了绿地超过10%的业绩。绿地在走出上海后第一个进入的南昌也常年占据销售榜首,2015年销售金额80.26亿元,领先第二名万达近15亿元。绿地其他城市的表现则相对比较平均。

不过,绿地还是有不少“问题城市”的,如环渤海的一些三四线城市等,都是当年“大跃进”的产物。这些城市需求有限,特别是对销售型商业办公酒店的需求更是低迷,在这些城市中,放慢节奏、调整结构,是最重要的。

绿地海外战略最近两年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遍地开花到集中力量做一些相对符合国人置业的地产项目,在能满足达到移民、留学、投资的区域,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但之前还是进入了一些问题区域,如韩国济州岛,马来西亚,泰国等,为覆盖而覆盖是最没必要的。

绿地采用的开发销售模式本身在中国是比较正常的,但最终应当是以利润为导向的,而不是单纯关注规模。前几年绿地发展速度过快,因此这两年的夯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必须要调整商办比例。

绿地完成资本化后,并同时把房地产开发主业的基础稳固,位居千亿前列问题不大,再加上大基建和大金融中如果再有所建树,那绿地就将是发展最为均衡的千亿房企! 

回复“9看跑马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地控股2018校园招聘】绿地控股前程无忧官方校园招聘网
远洋集团的盈利困境:半年目标完成仅三成,毛利率上升至23%
为什么市场不买绿地的账?!【房企观察】
UC头条:房企开启“地产 建筑”双模式
登顶全球最大房企后,绿地瞄准马云马明哲
开发商抢地还是抢产业?未来出路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