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乡过节——过年篇

作者:   刘鹏书    安福金田乡人      安福县明月山林场


江西安福县境内的洲湖、甘洛、金田、洋门、彭坊五个乡镇,属该县南乡片的上南乡(位于潇水河中上游流域),具有特定的语音系统和风俗习惯。据考证,上南乡的特色方言(赣语羌音,家乡人称之为“土话”)和风俗习惯自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基本没有受到外来语音和习俗的影响而改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远古特色。其中以洲湖、金田、洋门为核心区域。

我的家乡是南乡的金田前溪,属千年古村。家乡农家过节,如春节、元宵、清明、谷雨、立夏、端午、吃新、中元、中秋等有比较独特的地方特色。

一、过  

春节,家乡称作过年,包括除夕和大年初一到初三四。有句俗话叫:“细人(即指小孩子,乡音念作sēi nī)打点(准备、盼望的意思)过年,大人(乡音念作tāi nī)打点莳田”。    

一入冬,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几甑冬酒。大大小小添一身新衣。养了肥猪人家,到了腊月杀年猪,热热闹闹地请左邻右舍吃杀猪饭,薰制腊肉、蹄膀、火腿。年前作几锅豆腐。女人做各式米果、煎油豆腐、煎糕点、炸水酥(约2厘米见方,带有肥瘦相间的猪肉块,粘有糯米粉、蛋清煎炸而成)。主妇起煎之前,必定先在灶台的墙壁上虔诚地点上香烛、油灯,烧几张钱纸,祈祷灶王爷保佑煎炸顺遂,不溅油。除夕前一两天,里里外外打扫一新,弄得个清清爽爽,几净窗明。

早些年,农家的春联大多是自家动手写或请人写的,不像现在,图省事在街上买几副现成的。即使现在,有几样街上是买不到的。比如说,厅堂条案上席正中要贴一张当今值年某某太岁神位  灯结平安字  竹报吉祥声”,不同于湖南等地的“天地国亲师神位之写法;上席祖宗牌位处也贴上张某某堂上历代祖宗神位    俨然其上  佑我后人”;上席条案下贴上“中宫土地神位  土能生万物  地可产黄金”;灶台的墙壁上贴上“九天东厨司命神位  上天奏善事  下地降吉祥”,旁边再贴张司命娘娘的版画。大门照壁是“开门大吉  方方得利”,水缸上方是“水中取宝”,鸡舍上是“金鸡报喜”,牛栏、猪舍是“六畜兴旺”,等等。

“蹄”是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年三十日的前晚,将燻成蜡黄的五到六七斤重的蹄膀刷洗干净,放在鼎锅里“炆蹄”。到了三十中午,贴好春联,鞭炮响起,将鸡、肉、鱼三牲斋饭等置于条盘里,敬过天神、土地、灶王诸神和祖宗后,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饭了。每家的饭桌上必定还有一碗半熟的方块红肉,这碗红肉从除夕到正月初十间,餐餐都会摆上,但家人或客人一般不会动筷子吃。是寓意新年日子吉祥火红。即使在经济拮据的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年饭这一餐,小孩也尽可放开肚皮吃个饱,大块的蹄膀肥肉吃下去,吃腻了可以管上几天不吃肉。吃完年饭,大大小小沐浴完毕,穿上新衣。也就是“细人打点过年”的由头了。晚上掌灯后关好“财门”,给孩子送上压岁钱,一家人围坐在炉膛或炭盆边守岁,围炉夜话。现在则是看春晚,玩手机。家乡有句话叫“三十晚(乡音念mān)咯(的)火,十五晚咯灯”。

(图录自网络)            

爆竹声中旧岁除”。大年初一,天还未亮,鞭炮声四起,家家在开“财门”,新的一年开始。这一天大体都吃得比较清淡。饭菜有部分是除夕剩下来的,寓意有吃有余。很多人家会做上这两样菜:一个是青菜,一个是豆腐,寓意一清二白,一年清洁。刚吃过早饭,邻居和本家族房相互来拜年的络绎不绝。大人间拜年大多是拱手打揖,或是握手相互道喜。十来岁上下的小孩跟长辈拜年还要跪下叩首,受拜的大人一般会给孩子一些拜年钱(现在叫红包)。女人稍后去人家拜年,还要留住喝上几碗茶,吃些点心才会让她们离开。

村里该拜往的人家都走完了,就要带上纸钱、香烛、鞭炮到上年去世的丧家家里“拜新年”。这些人家的初一、初二在家里设灵堂,叫做“新灵”(初一是本村的人去“拜新年”,初二是丧家的亲戚来“拜新年”)。村子里的年拜完了,家家都会到山上给先人扫墓,拜祭祖先(有些地方是大年三十那天——编者注)。

村里在年前扎制竹骨纸皮龙灯(现在是购置的布皮龙灯),龙灯初一先到烈、军属家拜年,而后去上年乔迁新居的人家“红新屋”,热热闹闹地祝福新屋人家日子越过越火红。

初二起不论晴雨天气都要走亲戚拜年了。无论是新婚夫妇或是老姑丈,有孩子的都带会着孩子去岳父家拜年。“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野姑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初三初四去岳父岳母家是不敬的。新婚夫妇初二去岳家拜年,岳家叫“等(迎接)生客(乡音念sāng kā)”。“岳母见到郞,火钳火杖不离常(常,即手里。意思是岳母十分高兴地在灶前忙着为女婿做吃)”。岳家“等生客”的宴席十分丰盛,山珍海味,满桌子二十来个菜,层层叠叠的。姑丈、姑娘分坐一席、二席,请来至亲亲戚或族房作陪。岳家“接完”饭,还要去岳父的至亲兄弟和亲戚家拜年。这些兄弟和亲戚只有接待了“生客”,日后才能相互认亲走往。“生客”大多要做到初六、初七,才能由岳家及至亲送他们回家。当日到家,也会做一两桌十分丰盛的宴席回谢亲人。做“生客”比较累人,但大多数人一生仅有一次这样的待遇,累着并幸福着

五六十年代时期的每个春节前,以年轻人为主,村里组织起临时业余剧团,自编自演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戏剧。1964年前的沿沛三进式的大祠堂还没有改建,祠堂前部有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大院,在大祠堂里搭一个临时戏台。那时村里还没有电灯,戏台上挂着一盏汽灯,把整个场地照得明晃晃的。台前深红色的幕布上缀着“沿沛俱乐部”五个大字。开演前,好奇的孩子们扒在台缘,不时掀起幕布一角,偷看演员化妆、布景。那时十来岁的我也是对看戏充满着新奇。乐队、演员都是本村人,道具也是自己制作,念唱多用乡语。至今还记得当时三四十岁的道兴叔叔扮演一个老太婆,头裹一条土布黑头巾,身穿开边扣的老式女上衣,手里还拿着一根吊着烟袋的长烟杆,巍巍抖抖地走着台步,有一句唱词是:“急急忙忙赶回家,赶回咯乌里(家里)做(乡音念zū)咯啦(做什么)......”,接地气而又滑稽的表演把观众逗得满堂大笑。那时,演员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常常忘记台词,剧组就让一个人躲在中间的幕布后面念词提醒。作为回乡青年,1969年我也参加了业余剧团。那年演的是《红灯记》,找资料,刻印剧本都是我一手操办。我在剧中扮演送密电码的交通员,出场后仅仅说完一句“磨刀人,左手戴蓝手套”就牺牲了。村里的演员不会唱京调,唱段就配乡土老调。柘田剧团演《智取威虎山》,剧中的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服饰应是件皮毛大衣,剧组借不到皮毛大衣,就穿着件长雨衣代替,扮演出来也算得上英武潇洒。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的。那时的文化资源十分贫乏,那些演出,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是土得掉渣,但因为贴近生活,人们却津津乐道,观之不疲。八十年代初,村里有几个人合伙成立一个电影放映队,节日及平时在周边村子巡回放电影娱乐。再到现在,随着电视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业余演出和放映队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7年12月29日


这是关于地方乡土文化的公众号平台,旨在收集整理乡土风物,传播分享地方文化,推送乡贤乡友作品。也为地方乡土文明的延续保存一点记忆......欢迎分享及转发,传播地方文化,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有关于地方乡土的美图美文或安福本土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休闲好去处可发送至我们(250000647@qq.com),我们会不定期的在平台上与大家推送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长杰||乡音·乡情·乡韵·乡土
乡土乡音----小村之恋
乡人至夜话——明·李昌祺
乡音-乡情 写于2009-10-13
村里人的微信群 乡音乡语找到“家”的归属感
乡土(外五章)/摄影配文:包国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