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唐诗宋词中的价值体系

摘要: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求宇宙人生的意义,越敏感的心,这种寻求就愈热切,这种寻求自生而始,至死而终;而同时,人又在不断为自己的行动和存在寻找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就是自然规律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体系。只有实现了自证,人的痛苦才能减轻一些,否则就只能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比做错事对人的伤害或许更深。而诗人,有着更为敏感的心,他们对于自证的诉求更为热切,也就会进行更多地思考,这些思考和发问,也反映到了他们的文字之中,构成了其诗词文章的价值体系。而人的这种价值归宿,无非就是三种:社会,即国家民族,反映在政治抱负上;人类群体,反映在对他人的关怀上;自身和自然,反映到寻求内心的宁静上。本文试图通过选取若干唐诗宋词名作,来分析寄托于诗词之中的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系进行一个不算严谨的分类,通过分类,来寻找不同诗人之间的共鸣之处。

关键词:价值;悲剧意识;弥合;向空而有


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此处的“文”并非只是指“文采”,而应该是文字背后的蕴意,而这种蕴意的体现必然归结于价值。没有价值的语言,便没有活力,失去了可以延续的原动力。只有赋予文字价值,文字才能依托价值被传诵下去。这时,文字便是价值的一种载体,而另一方面,价值也借助文字得以体现。因而,中国自古便有“诗以言志”的说法。这里的“志”,便是价值,是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有意借助文字来传达出来。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还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里的“思”和“思考”就是指对宇宙本质的探索,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寻求。康德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写到:“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头顶的灿烂星空”也好,“心中的道德准则”也罢,都是在寻找一种自证,一种在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内,寻找自身的位置。因为,有着有限生命的人类,面对着广阔无涯、亘古不绝的宇宙,显得太过渺小,渺小到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因而心里一直常存着敬畏之心,同时也一直保持着不断地求索。

西方如此,东方亦是如此。因为对真理的不断求索,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也是自始至终挥之不去的情怀。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古人心中对真理的重视。唯有看到真理之于我们存在的价值,才能说出这般话语。其间也必然有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痛苦,也必然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终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慰。

中国古代文人,一直以文字传达的价值的传统。《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足见一个的文字,是与作者的为人和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在司马迁眼中,他所列述的这些人的作品都寄托着他们的追求,他们内心的声音,他们价值的归宿。 苏东坡《题鲁公帖》云:“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当然这里的“书”是指书法,但我觉得“书法”与“文字”是相通的,“书法”寄价值于形神之内,“文字”蕴藏价值于字里行间。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若干唐诗宋词名作,来分析寄托于诗词之中的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体系进行一个不算严谨的分类,通过分类,来寻找不同诗人之间的共鸣之处。当然,人对价值追求的体现,是通过不断探索实现途径而体现出来的。所以,这里的分类会根据诗词本身不同的主题来进行。

一.    将价值寄托于自己的政治志向

政治题材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儒家的“入世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大学》开篇便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儒家从创立以来,就一直强调“学而优则仕”,是把“政治理想”植根于儒家思想体系之中的。

   唐诗宋词之中,抒发政治抱负的作品定然也不在少数。如,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在这首里表达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为官之途,多是歧路,“行之太难”,珍馐佳肴,难以下咽,投箸而不能食;一腔热血,无处排遣,拔剑顾盼而心茫然,此情此景,不痛饮千杯清酒,实在无以消除胸中块垒。

然而,人生如果落入沉沦,沉沦于心中理想的破碎,而不能自拔,则必然会陷入虚无,于刚直者,或意气突起,愤然终结生命,以血之鲜艳,祭祀理想之崇高;于平庸者,则庸碌了此残生,破罐子破摔,仅此而已,人已死,只有身体在行动而已。而诗仙毕竟是诗仙,他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岂会因此而沉沦?

于是,诗人找到自己的价值寄托,那便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突破了现实的悲剧性,将时间拉伸延长,赋予了能够超越现实的希望,这便是一种悲剧意识的弥合,也是自己能够继续更好地生活的自证。正是有了这种对未来的希冀,才是眼前所做的一切,所存在的状态,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统统具有了价值。

再如,陆游的《书愤·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在这首诗里,陆游表达了自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欲报效国家,却叹息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年老体衰的现实。此诗为陆游在七十三岁时于阴山所做。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三岁的陆游,仍有报国之志,渴望能够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可已然“白发萧萧”。这是人生短暂而造成的生命局限性,人总是寄托于一时一地,相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间和横无际涯的空间,人不过是“天地之浮游,沧海之一粟”。

人渴望活着,动物性是人的生本能的根源,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宇宙时空的无限性,是人穷其一生都要面对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不是获得无限的生命长度,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向空而有,不断地寻求自证,不断地构建价值。一旦成功地实现了自证,成功地构建了价值,生命的有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矛盾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缩小和冲淡。所以,陆游在最后写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纵然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生命的长度到此为止,但依然由价值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悲剧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弥合。这种弥合,不随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它会在生命消逝时得以延续,如同辛弃疾所说的“生前身后名”,也是“纵死犹闻侠骨香”。

二.    将价值寄托于忧国忧民的情怀

对于唐宋名人,谈到忧国忧民者,我首先想到的是范文正公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诚然,一楼千古,两字关情。岳阳楼因文而得以名扬,范仲淹的情怀成就了岳阳楼,人们铭记岳阳楼,也不是因为其“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而是铭记了寄托于斯楼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范文正公的情怀在此一文中直白,而杜少陵的忧国忧民之心却常见于其诗文。非是如此,子美也不会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也不会被称为“诗史”。亦诗亦史,忧国忧民,这是杜甫诗歌的价值所在。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样的诗,极其富有画面感:风雨交加的天气,疯狂雨骤;破陋不堪的茅屋,风吹茅草;年老瘫坐的老者,须发斑白;稚气未脱的群童,欺老无力。这样的老者,摆在读者面前,便是一个弱者的形象,一个本该被同情的对象。老者的遭遇,老者的处境,无不令人唏嘘。但倘若真是这样简单的描写,未免会落入俗套:这不过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老人罢了,这不过是一个行动不变的弱者而已,这不过是一个遭受苦难的形象罢了。可诗人并没有这样,而是抱着推己及人的情怀,带着大慈悲心,向上天祈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渡人也是自渡。现实的悲剧,凄风冷雨,孩童相欺,确实是足以让人痛苦的,而诗人正是对这种痛苦有着极其深刻的体会,才会推己及人,发出这样的呼号。这才是他内心的价值体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便是诗人所信仰的价值。

再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辛弃疾也深谙这样的道理。当他路过江西造口壁郁孤台时,看到清江水的奔流,联想到这河水之中流淌着多少行人的眼泪啊。文以表心,诗人之所以能在此想到别人路过此处会流泪,我大胆猜想,诗人此时一定是泪流满面。我们也有很多理由,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

诗人凝望着古都长安(实际上是借以指代北宋都城卞梁)的方向,无奈满眼就是闪躲无处的群山遮挡了视线,这里既是实写眼前的所见,也暗指收复失地无望的惆怅。诗人故而落泪,泪水落入奔流的江水之中。这里是悲剧意识的兴起,但接下来,诗人又接着对悲剧意识进行了弥合:青山可以挡住我的视线,但却挡不住我的心。我虽身在此处,但心早已跋山涉水,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孤独。用青山挡不住江水的奔流,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也不会随时随地而易。诗人在最后,又兴起了悲剧意识,江山向晚,又听到凄凉的鹧鸪啼鸣,诗人作何感想,有何种心情,都留待读者自己去品味。

三.     将价值寄托于追求生命的宁静

什么是自证,就是努力试图说服自己,使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认同,而这种认同便是认同价值。只有看清价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证,否则就是自欺欺人。而自证的过程和对价值的认同方式,因人而异。倘若能够说服自己,做到心安理得,便是自证的成功。而成功的结果,便是找到了生命的宁静。宁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内心的和谐。

但我们身处一个嘈杂纷乱的社会,它复杂而又多元,它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但无论何种价值观念,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情感归宿,那就是内心的宁静。唐宋诗人们也都在寻找这样一种宁静,他们也把自己的价值理念寄托于其中。

例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但本诗似乎又不仅局限于此,“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二句,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带斜阳”表明了人无法跳脱自然规律,无论走到哪里都逃不出斜阳垂照,即便到天涯海角,这是一种悲剧意识的兴起,也是所以才有了下文的超越。既然走不出,则不如认同,不如顺应,回归自然规律,“青山独归远”,青山依旧,斜阳依旧,只是诗人的心境变了。

再如,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明媚的,洋溢着诗人豁达的心胸,也体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人为什么会厌倦风雨,厌倦淋雨?人类从一开始就要跟风雨打交道,经历风吹雨淋也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便饭。而我们一遇风雨,便犹恐避之而不及,生怕被风吹乱了头发,生怕被雨打湿了衣服。而诗人则不然,他放任自流,吟啸徐行。这里已经是一种超脱,一种随缘自适的豁达。而后诗人又写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虽然这句不能说是“以苦为乐”,因为诗人在这里只有欢喜,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痛苦,此处的他,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竹杖轻口路面,芒鞋轻巧胜马,身着蓑笠,纵然平生烟雨,也能从容度过。这边是诗人追寻的价值,心归于山野,情融于万物。

最后一句则是本诗的升华之点,从前几句我们已经能够看出苏轼的心境超越了大多数人,但至于超出多少,我们无法得知。但最后一句一出,就只能用仰望的视角来看他。“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其中隐藏着超然于物外,物我两忘的大智慧、大境界。这是什么样的价值?物我合一,无阴无晴,这是对自然规律的契合与回归。

结论

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求宇宙人生的意义,越敏感的心,这种寻求就愈热切,这种寻求自生而始,至斯而终;而同时,人又在不断为自己的行动和存在寻找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就是自然规律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体系。只有实现了自证,人的痛苦才能减轻一些,否则就只能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比做错事对人的伤害或许更深。

而诗人,有着更为敏感的心,他们对于自证的诉求更为热切,也就会进行更多地思考,这些思考和发问,也反映到了他们的文字之中,构成了其诗词文章的价值体系。而人的这种价值归宿,无非就是三种:社会,即国家民族,反映在政治抱负上;人类群体,反映在对他人的关怀上;自身和自然,反映到寻求内心的宁静上。或许三种情感会同时出现,兼而有之,也许或各自在某个时期占据主体,但三种价值情感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他们都是合理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冷成金.唐诗悲剧意识审美类型论要[J].山东社会科学,2016,05:37-43.

[2]侯萍.论茶诗词的“时”“空”之美[J].艺术科技,2016,03:209-210.

[3]冷成金.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J].河北学刊,2016,03:86-92.

[4]冷成金.论孔子的内在亲证价值建构思想[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4-30+36.

[5]冷成金.帝王将相与韬光养晦[J].阅读,2016,30:52-55. 

[6]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7]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宋词:春晓
2016年3月1日一日一诗 曾冬:《唐诗素描·春晓》(读诗版)
如果让唐朝的大诗人看到宋朝的词他们会作何评价?
笺释诗话与纪事
《唐诗宋词选读》精编练习题二
10首经典小诗,简短又唯美,沁人心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