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二测详解版)郑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答案(大海边详解版)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山高路远》


202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大海边详解版)参考答案

相关链接:

(电子版)郑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测详解版)郑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及答案(大海边详解)

提醒:后台回复“2021二测大海边详解版”,可收到对应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A.程度夸大。“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有误,根据第八段可知,尽管价值理性能引领科技理性,但二者是彼此平衡、互不可缺的,不能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B.信息错置。“二者可分别被视为'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有误,根据第三段,应为“二者可分别视为'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D.因果颠倒。“价值理性衰微……从而使科技理性过度膨胀”有误,应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

详解: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递进、并列、因果等是常见常出的逻辑关系,对此,要有阅读的敏感。

2. (3分)C(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文章引用普特南的话语,意在批判“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科学技术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的畸形现象。)

详解:观点是什么,阅读时要圈画思考,心里要明确,C项里的引证,不是谈科技理性的作用,只是引证一种现象。这就需要归纳上下文意,根据上下文推测。第6、7段都是谈科技理性凸显带来的弊端,而非其作用。第2题考查的是全文的论证情况,需要认真地梳理思路,具体思路如下。

论述类文本《推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思路解读(大海边看语文):

第1段:什么是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

第2段:古代,两种理性是合一的。

第3段:古希腊哲学中,两种理性是合一的。

第4段:东方儒学中,两种理性是合一的。

第5段:近代,两种理性开始失衡:科技理性凸显,价值理性式微。

第6段:现代,科技理性凸显,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

第7段:现代,科技理性的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式微,科技理性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和苦恼。

第8段:现代,两种理性应彼此平衡,相互融合。

第9段:两种理性需要共济,共缔新时代。

第一部分(1):两种理性的内涵。(两种理性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部分(2-7):现代,两种理性的关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2-4):古代,两种理性是合一的。

2(5-7):现代,两种理性是失衡的,及其失衡的具体表现。

第三部分(8-9):新时代,需要两种理性合一。(解决问题)

3. (3分)D(推断不当。“就需要复兴东西方的某些源头文化”有误,根据第二段“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可知,东西方的源头文化可“借鉴”,但不必复兴”)

详解:该题既源自原文,又高于原文,注意根据原文进行适当的逻辑推断。C项要注意限制语“在当下社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A(“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表述不严谨,缺少了前文限定性的内容“我国现行标准下”。)

详解:比照原文时要格外关注定语和状语。

5.(3分)D(“取得这一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于文无据。)

详解:根本原因常常是政策制度。

6. (6分)我国在教育脱贫攻坚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①“一人一策”的精准关照,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有学上;②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好政策,让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扎根乡村教育;③通过教育,在“志”上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树立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通过教育,在“智”上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能力、致富能力。(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③点答出“/”前后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题干是在“教育”脱贫攻坚方面,故锁定材料二,多写几点硬道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C(“由抽象到具体”错,“深夜车行北方”看到的北方景物是对北方的具体印象,后面提炼出的“'北方’精神特质”才是抽象的。)

详解:具体类可以直接实例化,抽象类不可以直接实例化,只可体悟。

8.(6分)请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1)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深夜入场的。

(2)我是它的孩子,我是它的人。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比拟修辞,表明“我”生活中的千里北方之行、儿时印象、文学记忆、节目策划等重要的人、事都与深夜有关,(1分)体现了深夜于“我”的重要意义,(1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它”指北方,运用了比拟修辞,(1分)表明“我”的性格秉性、青春特质、良知血性等都深受北方的影响,与之精神内核一致,(1分)表达了“我”对北方的热爱之情。(1分)

详解:赏析句子题,同诗歌,手法+分析(扣住关键词分析)+情感+效果。

9.(6分)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整体语言风格激越而富有诗意。本文语言奔放炽烈,激情洋溢,不少表达新颖别致,感受独特,充满诗意,韵味悠长。句式上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本文句式上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穿插运用,既整齐和谐,富有气势,又不乏变化,舒卷自如。修辞上大量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大量比喻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大量排比的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用词精炼准确、新颖形象。“扎进”“飞舞”“出动”“录取”“高扬”“呼啸”“嘹亮”等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既表意精准,又新颖形象,表现力极强。(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详解:语言特色从几个方面作答就好:语言风格、句式特点、手法特点、用词特点。小说、散文通用。

【补充资料】(大海边看语文)

文学类文本《北方,北方》思路解读:

第一部分(1-7):叙述夜行北方的经历。(兴奋)

第二部分(8-12):感受夜行北方的影响。(体悟)

1.常忆涉夜情节。2.领悟深夜气质。3.奠定“北方”印象。

第三部分(13-16):领悟人生,抒发对北方的热爱之情,升华主题。(热爱)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自己夜行北方的经历,感受夜行北方对自己的影响,并进一步领悟人生的大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抒发了对北方的热爱之情。 

作者百科:

王开岭:男,1969年生,山东滕州人。曲阜师大政治系87级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在《 人民文学》发表诗歌作品。91年毕业后客居济宁,先后创作 散文、思想性 随笔、 文学评论一百五十余万字。近年写作以关注体制文化和国民生态为主,同时兼顾 文学性思考。主要发表于《 方法》《 天涯》 《随笔》《 黄河》《 书屋》 《东方》《 社会科学论坛》《 博览群书》 《人民文学》 《世界文学》《 长城》 《散文》《散文·海外版》《 美文》等。

著有想随笔集和文学评论集《激动的舌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01-01,《黑暗中的锐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1,《有毒的情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5-1 ,《跟随勇敢的心》(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9-1 ,《精神自治》(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4-1, 《精神明亮的人》(书海出版社)2009-1-1。早年曾获上海萌芽文学奖”“山东文学奖等。作品入录《1949—199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连续多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中国年度最佳杂文》《当代散文精品》和《1979—2001人文随笔》等百余选本。曾从教多年。现居北京,任央视新闻评论部《社会记录》《新闻会客厅》栏目指导。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正确标点为: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详解:服除,丧服去除,服丧期满。度,估计。愿,希望。先对比选项,再调动积累,联系上下文。

11.(3分)A(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故多以“闾左”借指平民。)

详解: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12. (3分)B(原文为“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意为朝廷大力推广这种方法,从京城开封至泗州,沿汴河两岸都建造了飞桥。)

详解:注意扣字眼,与原文字眼不同时,要仔细辨别意思是否相同。

13.(10分)

(1)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

[5分;“交通”(结交,勾结)、“”(倚仗,依靠)、“置诸法”(依法惩治他)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

[5分;“暴苛”(暴虐严苛)、“”(抄没,查抄)、“抵死”(判处死罪,处死)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详解:文言文是重头戏,厚积薄发见功底。多积累词条、句式。

《宋史·陈希亮传》知识点整理(大海边看语文):

1. 与诸贵人交通:结交,勾结

2. 势据民地:依赖   据,侵占

3. 希亮捕治置诸法:按照法律惩治他   诸,之于

4. 毁淫祠数百:座

5. 自惊死:倒地

6. 引罪坐废:认罪

7. 凛凛欲亡去:害怕的样子

8. 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狱卒

9. 水与桥争:水冲击桥墩(拟人手法)

10. 日夜部勒:组织约束,意译为操练

11. 其法:向下面推广

12. 除州守暴苛:除州太守(即知州)

13. 细过民产数十家:细过,小的过失。籍,登记,意译为抄没,查抄。民产数十家,数十家民产,定后。

14. 使必自诬抵死:自诬,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抵死,判处死刑。译文:一定逼迫他承认自己有罪,然后将他判处死刑。

15. 主者以腐败为忧:腐烂变质

16. 希亮身之:承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之情”有误。“庭树”句为乐景写哀,以庭树的生机勃发反衬诗人的衰颓之态和衰老之悲。)

详解:注意全文的基调,题目有“怅然”。

15. 本诗尾联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刘长卿诗对自己年老的感伤;对故人寥落、相聚稀疏的惆怅。

刘禹锡诗多年被贬、人生困顿的哀伤;不沉沦于生命困境的豁达乐观/对新事物蓬勃发展的喜悦。

(6分;两诗各3分,每首诗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详解:概括后根据答案空间多少,可适当结合诗句简析。注意关注题目让鉴赏的范围。

附 刘长卿诗尾联:唯余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刘禹锡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百科:

刘长卿(约709-785年),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中国唐代诗人,世称刘随州。其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详解:《劝学》第二段谈学习可以让人改变,第三段谈学习可以让人提升。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关于”引进关涉的对象,“对于”引进对象。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纵然”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表转折。“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又”,表示重复或继续,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也”无此用法。)

18.(3分)D(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结构造成主语残缺,应把“广为人知的”放在“还有”之前充当主语;二是“描绘了北方江岸雪景的开阔疏朗”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描绘了开阔疏朗的北方江岸雪景”。A项、B项搭配不当;C项主语残缺。)

详解:需要突出“广为人知的画作”,另外首尾衔接起来更连贯,同时注意看搭配。具体来说,是关联词“除了……还……”的承前省略,完整的句子应该是:(除了有上述的《袁安卧雪图》,)广为人知的还有《雪江归棹图》。两个句子主语都是“广为人知的(画作)”,故关联词放到主语后,选D,不选C。

另外,“广为人知”做主语的限制语,突出强调了画作的特点“广为人知”,B项将“广为人知”作谓语,只是普通的陈述,强调的意味没出来,且与上下文意不太贴合,不够连贯。

19. (3分)D(A项,根据“画中积雪不施白粉”的表述方式,可知后文应表述为“而……”的格式,以凸显对比性,因此排除A项。B项使用了判断句,表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未能突出前文所说的“尤为珍贵”之意,因此排除B项。C项,结合上下语境,句子强调的是“画中积雪”而非“画家”;另外,如果主语为“画家”,后文的主语亦为“画家”,“画家”前后出现两次,有重复之嫌,因此排除C项。)

  详解:首尾衔接更连贯。若第一句主语是“画家”,第二句主语应为“他们”。

20. (6分)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和语素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语素大多由一个汉字构成    这些词中的每个字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详解:1.速读文段,找出关键词;2.再读,概括层意;3.根据上下句特点,速成答案。(所填句子,大都有总结上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等作用。)

21.(5分)

介绍这幅漫画题为“美的价值”,/画面中心是一个年轻女孩儿上半身的背影,/她所戴的戒指、耳环、发圈和所穿的衣服上,/都挂着价格标签。(3分;由“/”所示,共四个要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3分为止;语言不连贯,有语病,扣1分。)

寓意批评了社会上价高即为美的扭曲的审美观(价值观)/批评了社会上一味把金钱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的不良现象。(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详解:1.漫画一般至少有三部分组成,即标题、文字、漫画,前两者若无,漫画自身也常常由三部分构成。2.漫画大多有讽刺性。3.扣住标题写寓意,联系现实写主题。

四、写作(60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详解:(大海边看语文)

1.材料段是两则名言。名言可适当引用,并剖析其内涵:海明威的名言“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暗示出“重视自我”的作用——征服自己,才能主宰自己;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罗曼·罗兰的名言“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有如一颗陨落的流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来。”暗示出“重视外界”的原因是要发光发热,勇于奉献,追求人生价值。材料内容已暗示写作方向,主要谈内涵及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2. 任务段要求写班级辩论稿,注意后面要求是写辩论词,注意应用格式;观点已明确,任选其一即可,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一方观点;“阐述己方观点”,咬定自己观点不放松;同时要“驳斥对方观点”,行文时,要适时加入驳论片段,灵活运用归谬法论证。

3. 要求段较为常规,标题自拟,此次可直接选用观点做标题,也可以稍作修改,内容与辩论的观点一致即可。

相关链接,点击可看:

驳论文结构及辩论方法【课件】

秒懂!一张图掌握书信、辩论、演讲、发言、倡议书五大应用文格式!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上)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中)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下)——“行高于人”辩论词①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下)——“行高于人”辩论词②

相关链接:

(电子版)郑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测详解版)郑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及答案(大海边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
最新中考病句题汇编
2018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新课标ⅰ-1
高考语文全国卷语用部分“一拖三”试题评析
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六大难点及热点(上)
句子衔接讲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