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4唐诗解读——李白之《横江词六首》(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注:

侬:吴地方区称“我”为侬。

瓦官阁:即瓦官寺。又名昇元阁,南朝梁代所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

解读:

这组诗是李宝写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这年秋天,李白南下宣城途中,来到横江渡。本来自西而东的长江之水,从浔阳以后逐渐折向东北,到了芜湖至金陵一带的当涂,竟然变成自南而北。诗中所提到的“横江渡”就有这段横着的长江西岸,“牛渚矶”就在它的东岸。唐代时在这里设有“津驿”。彼时李白行经至此,恰在他幽州之行归来不久,惊魂未定,心情坏到了极点,来到这“微风辄浪作”的地方,碰巧赶上海潮汹涌,内心的思想与自然界的风浪产生强烈共鸣,故写下了这组诗。在这之后三年时间,李白在当涂有长时间停留,期间诗人心情游赏当涂的好山好水,所到之处,留下了很多题诗,此处不提。

这六首诗实际上一组借景写情、寓情于景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借对横江风急浪险的描述,抒发的是行人被阻的心情,或以江山风浪暗暗喻“安史之乱”前夕的朝局,寄托了自己政途险恶欲往无从之意。

诗人通过这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长江天险图,在这张图画的背后,掩藏着诗人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甚至时乖命蹇的一生,寄托着诗人心灵深处的难言之痛,因此全诗虽然是写横江,但写是在诗人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应为这组诗的序曲。全诗先用对比手法发表议论,写对横江的感受,又通过对横江风浪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风浪”。此首唯一以五言句式开头且两两联长短不谐道出了传闻中的横江与自己身临其境所见的横江不同的感受。

接下来的一联和接下来的五首诗,都是诗人对横江之恶的具体阐述。“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这是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述横江的风浪之大,足以把整座山吹倒,所掀起的白浪比瓦官阁还要高。

对李白这种极具夸张的描写,我们应理解为这是诗人跳跃思维在文学创作的表现,可能现实的横江风浪并不像他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但诗人通过这种感性的夸张带给我们才是心灵的震撼和感人的艺术力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22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二章 十天干类象 第二节 乙木
十二水口吉凶断法(看阴地)
论六十甲子得病吉凶(李仁贵珍藏版)
道术类书籍《茅山阴法》《阴法》2本、全书194个单页
倪海厦阳宅风水——三女居住各宫位(附易经64卦卦图)
“碗有三不端,门有三不进,人有三不交”,老祖宗忠告,醍醐灌顶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