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34 唐诗解读——李白之《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

终南山:在陕西,东至蓝田,西至郿县,绵延八百余里,主峰在长安之南。

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

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荆扉:柴门。

青萝:即女萝,又名松萝,地衣类植物,寄生在树木上。

松风:琴曲名。

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谓夜已深。

忘机:忘却人世间的机心和争斗。

解读:

这首田园诗作于天宝初期,彼时李白在长安任供奉翰林,而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面,估计李白经常造访,这首诗就是写他月夜拜访终南山一位复姓斛斯的隐士,两人把酒聊天,不胜欣喜,诗中对暮色山林景色的清新美丽及田家庭院的恬淡安逸生活,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

前四句呈现月夜的山景朦胧迷幻般的美景,其中“苍苍俱翠微”极具情味,“翠”翠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失去日光照射后,只余微乎几处的青翠色。“横”将零星的翠色连成一片,扩大“翠”的范围,渲染群山气势。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没有忘记陪伴自己的明月,想象携月同至田家,这一定是斛斯山人的居住之所,小童为他打开荆门。“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诗人颠倒主、宾位置,跳出正常思维,迋到一种与自然不分的融合状态,这里一片叶、一棵笔,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生命,它们与人一样,都有一份灵性,风中摆舞的绿竹像要踏入小径一般,攀在石头上的青萝拂过行人衣襟。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是由写景转入写人,一个“挥”字,把诗人与斛斯山把酒言欢、神采奕奕的神情表现了出来,二人在一起饮酒、聊天、唱歌,全然陶醉在山间夜景中,此时松风滔滔、月朗星稀,诗人本就乐于山水之中,此刻几份醉意愈发厚实这份乐趣,那些尘世的机巧之心欣然忘却。

这首诗在选材方面明显受到陶渊明的影响,但在表达方式上却与陶诗不同,陶诗多写得平和冲淡,而同样的选材在李白的笔下,却是浓墨重彩,他刻意渲染暮色苍茫的山林美景和隐士的农家庭院的恬静,写景如“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色彩鲜明,神色俱佳。写情从内心流出,如“山月随人扫”,把月拟人化,脉脉有情。全是眼前真景,全是内心活动,写景则色彩鲜明,抒情则神情飞扬,使人如临其境,所谓“先写景,后写情;写景处字字幽靓,写情处语语率真”是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注释|翻译|赏析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
醉读唐诗之003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我喜欢的古诗词219首
精读《唐诗三百首》003:李白的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