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病中饮水过多影响康复
2012年11月06日03:24
来源: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受访专家: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主治医师 臧云彩

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说,病人没有感觉到口渴或稍微有一点点口渴,亲朋好友们为了让他尽早痊愈,想方设法让他多饮水,出发点固然是好,却不知这样反而让病人病情更加复杂,甚至缠绵难愈。得病以后,病人自觉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多,这个时候也是不应当多给他喝水的。

张仲景为何不让喝水呢?

且看他的解释:阳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起到保护人体、防止病邪入侵和维持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作用,而在生病时,则可以驱邪外出、修复病损,促进人体早日康复,可以说阳气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人体在患病时,对阳气也有一定的损害,阳气的恢复过程也正是人体疾病痊愈的一个过程。在阳气恢复的过程中,它还处于一种相对不足的状态,若此时让病人饮过多的水,虚弱的阳气不足以温化过多的水,便会使阳气更虚,继而加重病情。

      喝水后腹胀、气喘、呕吐就不能再喝

到底应怎么喝水呢?病了几天以后,这时候病人渴得厉害,让不让喝呢?张仲景提出,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饮水,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让病人总感觉稍稍还有点口渴,而不是让他抱着水瓶开怀畅饮。病人说能喝一瓶水,只让他喝半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病人的阳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利于疾病的痊愈。张仲景在书中还谈到,如果饮水以后,出现腹部胀满、小便不顺畅,或者饮水后出现气喘、呕吐等情况,均提示阳气虚弱,已经不足以温化饮入之水了,所以就不可以再饮水。

    特别渴的时候要慢慢喝水

关于大渴适度饮,他举了一个例子:古时炎炎夏日,有一个长途跋涉的行人,口渴难耐,忽然望见一老者正在打水,忙奔跑着喊道:“老人家,让我喝口水吧。”老人见状,抓了一把杂草,放进了桶内,行人很是不高兴,老人说:“喝吧。”行人因口渴难耐,不得不喝放了杂草的水,因为有杂草,只能边吹边喝,老者待其喝完水后说:“我放杂草并非害你,而是要你慢慢地喝,如果不放杂草,你就会一口气喝过多的凉水,会导致你产生疾病。”此时年轻人才恍然大悟,甚是感激。

同时,饮水要注意“热勿灼灼,寒勿沧沧”。常喝极热的沸水和汤类,容易导致细胞变性或基因突变而产生恶性疾病,炎夏、运动之后、歌唱之后、长时间讲话之后,不要饮用冰镇类茶水,否则轻则声哑或失音,重则会导致一系列难治之疾病,比如声带息肉或胃肠道疾病等。

由此可见,“多喝点水”的提醒很善意,但喝水并非多多益善。健康的身体需要适当的饮水,不渴不饮,小渴则少饮,大渴适度饮才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到不知不觉中伤害身体的恶习之二,每天多喝水
一天8杯水?谬误之极!
牛妈古法育儿| 孩子生病期间,应不应该多喝水?
一天八杯水真的是金精玉液吗?
“一天八杯水”可能是个谎言,喝水这件小事你做对了吗
【转载】晨不多饮,不渴不饮,不渴不饮,饮必三口,慎选水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