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蜀吴之托孤

人难免有生老病死,大人物也概莫能外,于是事业需要有人继承,当然继承人过于幼小就需要托孤。具体到三国时代,托孤之事魏蜀吴皆不能免。

曹操戎马半生,最终统一北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代汉也算是水到渠成。曹魏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笃时“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嗣主。”(《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嗣主曹叡时年二十二岁,自然算不得托孤。顾命大臣四人中,曹真、曹休是宗室,陈群也是元老重臣,司马懿在此时我们无法猜测其有没有代魏的野心,即便是有估计也是制衡多多,只能以待异日。

曹叡做了十四年皇帝,景初三年(239年)把八岁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大将军曹爽(曹真子)和太尉司马懿时,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托孤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哀,曹叡把司马懿“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司马懿当时也“顿首流涕”,可后来觅得机会果断出手,一举铲除了曹爽及曹氏、夏侯氏家族。等到司马师废掉曹芳,司马炎代魏立晋,曹叡真是所托非人,失人又失言。

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征吴失利在白帝城病重时,“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禅子承父业时时年十七,刘备不放心自是当然。而诸葛亮也确实是刘备最信得过之人,当时是蜀军新败,益州内部不稳,蜀汉半数以上的版图都笼罩在叛乱之中。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要处理的最优先的问题,也是蜀汉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帝业能否存在的问题,所以刘备对诸葛亮推心置腹,甚至说出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并一再嘱托刘禅对待诸葛亮要“以父事之”,这都是非常时刻的非常举动,实在不可以等闲视之。而诸葛亮也确实不负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虽是庸碌却也实实在在地做了四十二年的蜀汉皇帝。

孙吴的托孤重点在孙策把孙权交给了张昭。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受重伤,临终时将二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注引《吴历》)孙策说给张昭的这句话与刘备说给诸葛亮的很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孙策还给孙权留下了“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的遗嘱,张昭在当时资望和才华都很高,周瑜更是天生将才,孙策的眼光简直是没得说,当然孙权掌握东吴政权的时间更长,达到了53年。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托孤的故事,从上述我们叙述的魏蜀吴三国托孤的例子来说,托孤不仅考验了托孤人的眼光,更考验被托者的忠义和能力,说充满了玄机和帝王术有些言过其词,但充斥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玩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奋青,最容易获得信任的人设
魏蜀吴三国都曾托孤,这两家托孤意愿不谋而合,保住了基业
曹叡临死托孤司马懿,比刘备托孤诸葛亮诚心得多
刘备托孤诸葛亮,曹睿托孤司马懿,为什么结局截然不同呢?
刘备临死前为防备诸葛亮,还留下这一手,诸葛亮用8年才彻底清除
刘备之子:一个被丑化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