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的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最初源于西汉宫廷,“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刘歆《西京杂记》卷3)可以看出,汉宫中的这些习俗,已经有了重阳习俗的雏形。

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重阳节在唐代被正式确定为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久有庆贺习俗。但至唐代,才定为官节,是有名三令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合称三令节)之一。官府赏赐钱帛,让官员各自选胜地度假欢乐。”(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

到了宋代的重阳节,赏菊已上升到突出位置。“宋代乃至以后的重阳节,从文献载述上看,已经完全成了登高聚宴、赏菊、饮菊花酒、食重阳糕的'单一’的菊花节了。无论是皇帝、达官贵戚,还是庶民百姓,围绕菊花都有自己表达娱乐的方式。”(林永匡王熹《中国节令》)

菊花的命名始于宋代,它也是古代中原地区秋季最常见的花卉。“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賞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且香而耐久,择其尤者言之,白黄色蕊若莲房者,名曰'万龄菊’;粉红色者名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名曰'木香菊’;纯白且大者名曰'喜容菊’;黄色而圆名曰'金铃菊’;白而大心黄者名曰'金盏银台菊’;数本最为可爱。”(《梦梁录》卷5)宋代重阳节赏菊的盛行与皇家的推崇也不无关系,届时在宫中分列菊花万株,名花珍品,五彩缤纷,灿烂炫目。并且还要点燃菊灯,其盛况不亚于元宵庆典。同时举办赏花赏灯之宴,丝竹悠扬,鼓乐并作,大庆重阳佳节。

九九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宋代也保留着这一习俗,“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东京梦华录》卷8)北宋都城汴梁的人们带着酒具、食盒来到高高的山上采摘茱萸,或到高阁、高塔上饮酒赋诗,皆能兴尽而归。

重阳节离不开重阳糕。“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及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雨后新凉,则已有炒银、梧桐子,吟叫于市矣。”(《武林旧事》卷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宋代的重阳糕不仅样式多、做法各异,且有在糕上插小旗来装饰重阳糕以增添喜庆色彩的喜好。有些地方还在九月初九天刚刚亮的时候,大人们便早早地蒸好重阳糕,先切一片放凉,等到孩子起床,将这片重阳糕和一枚柿子贴到孩子头上,让孩子掰着吃,寓意为“百事高(掰柿糕)”。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在重阳这天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优秀,不要输给别人家的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重阳节京城中各禅寺还有斋会。“其日诸寺院设供众僧。顷东都有开宝、仁王寺院设狮子会,诸佛菩萨皆驭狮子,则诸僧亦皆坐狮子上作佛事,杭都却无此会也。”(《梦梁录》卷5

重阳节在唐代中期被正式定为节日,至宋代更为盛行。从禁中到百姓各得其乐,节日习俗与饮食日渐丰富多彩,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喜闻乐见且广泛参与的节日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重阳节,给孩子讲什么?除了起源、习俗还有这3首儿歌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都有哪些广为流传的习俗?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重阳节历史重读:重阳节来历及习俗
重阳节习俗禁忌,不知道的快来看看,小心闹笑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