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物语 | 烟花三月下江南:从扬州到绍兴

作者樊友民近影,原新华路329弄“外国弄堂“的居民,69届长新中学毕业生。退休前在皇城根的出版系统工作多年并扎根定居。本公号昨天刚介绍新华路居民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的书评,那是讲述发生在扬州的故事。作者凑巧今春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游摄江南,到访扬州、绍兴等地,今在公号配发文字图片,也算为安忆新作的发行凑份兴致吧。

扬州篇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伫立于长江边江城(唐时武昌镇地名,汉时又称江夏)黄鹤楼下送别孟浩然的惆怅意境,现今已再难重现,却未曾想捧红了下游一代江南名城扬州 …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

正是 “人间四月天” ,从扬州到绍兴:穿行吴越,应是烟花三月下江南。

到了这个年纪和阅历,已习惯了减法人生:从简,返朴归真。知道自己更想去看的其实只是 “ 烟雨 ” 江南:即清明过后至谷雨前后,那细雨薄雾之中江南水乡的朦胧轻渺之静美。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未央,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著名温泉城市。

被扬州人津津乐道的“ 皮包水 ”、“ 水包皮 ”的地方生活特征,还原了原本高调于土豪式的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其实也不过于 “醉” 生 “梦” 死的乡土轻奢本质;放松心境到不刻意的无我,你就会看到,扬州还是一座有诗和远方的小城 …

农历二月中的一天,我们行走在扬州大明寺后院外,鉴真路樱花大道的花雨下 …

大明寺的栖灵塔塔高九层(民间也有叫做作鉴真塔),初建于隋代;现塔1988年由大明寺方丈重新选址,1993年重建 …

大明寺平山堂,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范仲淹 “ 庆历新政 ” 失败后,欧阳修被贬扬州知府时所建。因伫立堂前远眺, “ 江南诸山一目千里 ”,尽收眼底与视线齐平,“ 远山来与此堂平 ” 由此得名。重建于清同治年间。

清代书法大家包世臣在扬州东关街南侧观巷一园内悬联:“ 为留隙地铺明月,不筑高楼碍远山 ”。点明了欧阳修打造平山堂,借镇江焦山等远山造景之要义和鉴赏江南名园的要领。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建于1973年11月,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

那幅彰颂高僧功德的对联:“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在此次全球抗疫中传遍天下。

正堂大殿完全仿照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只是型制由七楹变为五楹。

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既保有盛唐的建筑风格,又揉和了日本建筑特征;梁思成主持设计的鉴真纪念堂源取金堂构思,自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之意,彰显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本源。

正殿中央的鉴真坐像,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坚毅。

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时节,在吴越之地某个近水靠山的小镇小住几天,是寻觅体验烟雨江南之美的最合适不过的选项之一了 …

运气如同艳遇般可遇而不可求:此次扬州三日艳阳高照,空气通透的夕阳下,手机拍摄异常清晰亮丽。

五亭桥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

烟花三月下扬州——瘦西湖

通往大明寺鉴真路樱花大道

鉴真纪念堂正殿

熙春台上琴瑟鸣 

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与小金山遥遥相对,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 ”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

夜游扬州古运河

扬州个园

个园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朝廷的税收大户)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的四节假山很有特色,游园一周,仿佛经历了春夏秋冬。

绍兴篇

转进绍兴,春雨却如期而至。

在柯岩鉴湖走进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的真实意境,滋润浓烈的郁郁葱葱竟让人产生满目绿到 “ 不真实 ” 的错觉……

置身其中,沐心洗肺,有通透内外的舒适感 ….…

非但扬州有高僧鉴真大师、有秦观、欧阳修、杜牧、苏轼,有史可法、吴三桂,还有刘墉、 “ 扬州八怪(郑板桥等) ” 等等 …;绍兴更是世代辈出,名人大师不绝。

徜徉于青山碧水环抱的柯岩/鉴湖/鲁镇景区,俨然在千年绍兴(山阴/会稽)名人祠中穿行:

从葬在会稽的治水大禹、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从王羲之,王冕到贺知章,陆游;从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到蔡元培,鲁迅和其他许多,人杰地灵,世风遗泽,令人肃然 …

 “正是人间四月天”,穿行吴越,去看我心中的烟雨江南,人文荟萃、生机盎然 …

烟雨绍兴 鉴湖

鉴湖 古纤夫道

溪映山舍

鲁迅广场

作者工作照

绍兴沈园陆游像

沈园《钗头凤碑》

陆游与沈园故事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20岁(公元1144年)初娶唐婉,伉俪情深。后迫于母命,中途仳离。陆游另娶了王氏,唐婉也改嫁赵士程。

十年后的春暖花开之时,俩人邂逅于沈园,已31岁的陆游回忆往事,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言尽“ 离索 ”之痛;传唐婉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      
    

《钗头凤》由此成为千古绝唱: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陆游对此追悔负疚之情伴随其终生,晚年75岁时,曾有《诗稿》卷三十八:

《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84岁的陆游最后一次游沈园,写下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一生身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女真贵族率兵南侵,中原大好河山沦陷。翌年,北宋王朝覆灭。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赵构建立南宋小朝廷,对金妥协,自此偏安江南一隅。陆游自幼受先辈爱国思想的熏陶,痛心山河破碎,一生“ 忧国复忧民 ”。虽一生坎坷,然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信念始终未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夜读兵书》


老病虽憊甚,

壮气复有余。
长缨果可请,

上马不踌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弥留之际(公元1210年1月26日),还是念念不忘祖国遭受异族侵略的仇恨和耻辱,以诗作遗嘱,留下千古传诵的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令人无法不肃然起敬 …
    

陆游的诗文笔力雄健、境界高远,如同时代的镜子,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史誉 “ 一代诗史 ”,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
   

烟雨氤氲、清秀幽远的江南 …

周治平《江南有雨吗?》

点击右下图标全屏播放。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绍兴沈园:寻两首钗头凤,觅一段凄婉爱情
夜游沈园听戏(浙江游之五十九)
华东自由行,绍兴
走过绍兴八字桥,欣赏800多年历史的宋式园林
沈园之行:听听《钗头凤》的故事,还有陆唐两人的爱情悲剧
沈园、陆游、唐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