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光回顾 | 战“疫”中犹忆海丰青葱岁月


导语:

3月上旬以来,岁月静好的魔都被越演越烈的“奥密克戎”搅得手忙脚乱。特别是3月28日和4月1日,浦江两岸分别按下暂定键后,足不出户的市民百姓为日常生活心存忧虑,柴米油盐开门七件事怎么办?紧随而来,“叮咚”“美团”“饿了么”抢菜潮,来自社区居委的“爱心菜”,杯水车薪聊解一日三餐。生活仍在继续,守望相助的小区居民“团购群”应运而生……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在江苏地域的海丰农场,承担供应上海这座超大城市 12% 的大米。疫情导致物流不畅,被称之为上海“粮仓”的海丰农场紧急调来“米袋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保障。

海丰“米袋子”来了

作为曾经的“海丰人”,我和我的农友们前几年还重返“海丰”,寻找自己的青春记忆。特借《新华路时光》公号平台,与读者分享我那挥之不去的“海丰”情愫。

今日海丰农场大门。

一幢普通的矮平房,立在秋阳的环抱中,一缕暖暖的阳光,投射在黑黝黝的瓦片上,让平房显得简朴而静谧。

平房的屋顶上,那熟悉的铁皮烟囱还在,虽然不见了当年的袅袅炊烟。

作者刘爱民(左二)和战友一起回到当年务农的海丰农场。

那是2018年11月的一天,我们38位“农友”一行,回到了曾经留下青春足迹和汗水的江苏大丰,回到当年海丰农场元华分场场部——如今的上海知青博物馆。

思绪回到了四十八年前。

1974年2月,长新、长宁、长虹、东方、古北、定西、建青、番禺等中学400多名73届毕业生,在十六铺大達码头乘上东方红401号长江轮,随着一声长鸣的汽笛,十六七岁的男女伙伴,向着陌生而又遥远的“海丰”进发。

出了船舱再搭乘“哐当哐当”一路作响的长途巴士,跋涉十几个小时后,来到了江苏省境内的海丰农场。

巴士往元华十七大队驶去,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枯黄摇曳的芦苇,结着薄冰的水洼,时不时还听到“哇--哇--”的水鸟叫声。

十七大队到了,简单的欢迎会上,大队王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现在还记得的是一起高声背诵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就这样,我的海丰知青生活开始了。 

01

赶麻雀

我所在的元华十七大队主要种植水稻,每个小队各种50亩。小队之间用毛渠(从干渠引水送到每块田地里去的小渠)隔开,整片稻田一望无垠。

上海“粮仓”,海丰农田。

种水稻的流程,从下种插秧拔草到施肥管理收割,基本靠手工。插秧时为了赶农时,天蒙蒙亮就要出工,一直干到夕阳西下,月色朦胧。长时间站在冰冷的水田里弯腰拱背,个个腰酸背痛,手指头上的细皮嫩肉都给磨烂了。

记得第一天插秧,我正埋头干活,忽然听到一声尖叫。只见小周捧着脚大声哭喊:“蛇!蛇!”,大家赶紧围过来,郑队长安慰说:“那不是蛇,是蚂蟥,不用害怕。”说着,在小周腿上轻轻拍了几下,蚂蟥就震落下来了。

不多久,我们也遭到过蚂蟥偷袭,好在我们已有了“小妙招”——仿效郑队长的办法对付,水田里不时冒出击落蚂蟥的“啪啪”声,从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付出辛劳后,更能体会收获带来的喜悦。打谷场上,临时挑起的500支光大灯泡,映照着突突欢唱的脱粒机,金灿灿的稻谷喷涌而出。这也引来了成群结队的麻雀来蹭饭,跑过去驱赶,飞起来黑压压一大片,一会儿又黑压压降落一大片麻雀,不胜厌烦。

我们用汗水换来的稻米,怎么能被麻雀糟蹋?

大伙儿一起合计出“雀口夺粮”的两招。一是虚张声势的吓唬术,找来竹竿、铅丝和稻草,像模像样扎成“稻草人”,头上套上草帽,手里拿着蒲扇站在粮垛前,蒲扇的效用是随风摇晃,麻雀以为是大活人,吓得不敢靠近。二是人工驱赶,一看到麻雀降落,就紧追猛赶,挥舞草帽、毛巾等等劳什子轰走麻雀大军。

有些胆大的麻雀居高临下,似乎不怕我们的威胁,机灵的小李举着长竹竿,朝洋洋得意的麻雀群挥了几下,麻雀顿时逃的无影无踪!大家一看,连忙捂住鼻子,原来

竹梢套着小李刚脱下的臭袜子,大家哈哈大笑“原来是'毒气弹’熏跑了麻雀啊!”

当年农场中受表彰的优秀青年团员积极分子。

那一年,我们十七大队的粮食产量是元华分场最高的。大队长小徐,还因此参加了上海农垦系统表彰会,领回了奖状。

昔日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粮仓”,怎能不让曾经的“海丰人”为之欣慰和骄傲!每每听到人们夸赞“海丰大米”时,我就会由衷地得意,因为其中凝结着阿拉“长新人”的汗水。

02

挖河泥

每年的冬季,农场要开展水利工程,其中“开河”,是最苦最累的活。去农场的第二年,轰轰烈烈地开挖“大寨河”战役打响了。

开河工地实行半军事化建制,那一天下午,我们带着开河标配——铁锹、畚箕和扁担。来到开河阵地,举行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广播里传来沈场长慷慨激昂的动员令,现场洋溢着青春的豪情和气势。

开河工地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我和战友们用铁锹掘土挖泥,用扁担畚箕把河泥送上岸。

当年开河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刚开始的两天,受到初上战场的新鲜感激发,大伙都干得很猛,第三天开始,随着河道越挖越深,越来越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男生铲起大块河泥装进竹簸箕,女生用扁担挑起两只沉甸甸的簸箕,晃晃悠悠地踏着泥泞的斜坡,走到岸上,再踏上越堆越高、越堆越远的“土山包”,一路上靠得是双脚蹬力、肩头的承受力和双手加上腰肢的平衡控制力。

几个来回后,我感到筋疲力尽气喘吁吁,这时高音喇叭里传来声声口号:“能挑一百斤,不挑九十九!”精神的力量鼓舞着我,咬咬牙再坚持。一天干下来,脚底磨出了血泡,肩头磨破了皮,再坚持了几天,渐渐觉得担子不那么沉了,脚下也不那么滑了,后来肩头和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我们这些刚离开学校的懦弱女生,在超强度的劳动中壮实起来,一个个成了大力士、大胃王。有位女队友一担能挑200多斤,一顿能吃一斤饭,其他女生一顿吃个半斤八两的也不在话下。有时候晚饭后不久,又觉得饥肠辘辘了,就一起去场部小卖部买奶糕“充饥”。

我清楚地记住了那一天:1976年1月8日。为了夺取“大寨河”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各小队派出精兵强将组成突击队。凌晨1点就出发,来到工地抢挖河底。奋战到清晨六点,我们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 

1963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上海马陆人民公社与社员在田间亲切交谈。

正当大家有说有笑地走在回队的路上,忽然路边的高音喇叭里,传来揪心的哀乐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大家的心情顿时坠落,忍不住失声痛哭,这是我在大丰经历的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03

防地震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无比的悲伤和惊恐。不久又传来消息,说江苏省近期也要发生地震,我们都有些惶恐不安。

当时,我作为学大寨工作组成员,正在五大队工作,忽然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大队立即进入防震戒备状态。

按照农场要求,我们连夜在空旷的打谷场上,用油布搭起了简易防震棚,作为临时指挥部兼仓库,储存备震用的少量粮油物资。

岁月的洪流冲刷着外物的形态,却永远冲不走一个人心上的记忆。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是一串刻在脑海里、足以铭记一生的数字。图为唐山大地震留下的断垣残壁。

8月下旬,防震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我们把上下铺的双人床全部搬到室外,支上蚊帐,蚊帐外再用塑料薄膜挡风遮雨。

睡上铺的室友因忧心忡忡而宁可挤在下铺,当然领导也要求上下铺室友相互照应,以便于应急逃生。

由于当时唐山大地震刚发生,而我们又从相关报道中知晓其对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威胁,所以格外感到恐慌不安。有的农场职工悲观过度还留下了遗书。我配合队领导和队友们谈心,做好安抚工作。

生产活动暂停了,但是饭还要吃呀。有些炊事员不敢去食堂做饭,我就和炊事班长小刘一起,硬着头皮冲进厨房,先准备一大桶水放在灶头旁,再在窗口下放一只凳子,万一发生地震,我们先浇灭灶火,然后迅速踏上凳子跳窗逃生,因为门口是最容易遇险的。

就这样我们提心吊胆,慌张而又仓促地做好晚餐。第二天早上四点半,我和小刘准时到岗,看见大田班的小钟和小方也前来支援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1976年10月6日,黄海海域发生5.4级地震,海丰农场有明显震感。之后防震警报解除,我们终于躲过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地震灾难。

04

看电影

我在海丰农场五年,劳动极其艰苦,业余生活也很枯燥,偷偷带去的几本当时被禁的外国文学名著,不知看了多少遍,都已卷起了边。好在我还带了一只半导体收音机,天天早上六点半听早新闻,晚上八点听全国新闻联播,让我在枯燥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些许快乐。

有一次深夜我睡不着,就把收音机放在被窝里,音量调到最小,听当时的革命歌曲。也许是信号不好,滋滋电流声中,忽然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很奇妙的歌,唱的又听不懂,好像外国话?难道是敌台?我吓得赶紧把收音机关了。

很多年以后,我听到一首粤语流行歌曲,觉得似曾相识,这才恍然大悟。

看露天电影,是当时文娱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隔一两个月看一场电影,就好像餐桌上的大荤了。

哪天放映电影,会提前两天在人们之间奔走相告:“几号要放电影啦!”“什么电影?”“保密!”在这两天里,我们被吊足了胃口。“电影院”就在场部操场,也就是现在上海农场知青博物馆前的广场,离我们大队三里路。

冬天,匆匆晚饭后,我们裹着大棉袄,迎着寒风,成群结队地涌向操场。

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自己搬来板凳的人们,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操场的一边,两根竹竿竖起来,拉起了一块大白布,白布被寒风吹得微微鼓起来好像船帆。有人已经在那里抢位置摆了小板凳。还没等天黑,操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幕布。终于等到天暗了下来,只见一束强光射到屏幕上时,杂乱声骤然停止,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声,人们兴奋地齐声喊“地雷战!”

在露天电影院看过的,有《地道战》、《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心》、《春苗》、《欢腾的小凉河》,等等。

在博物馆硕大的知青墙前,我们仰头驻足,我们泪流满面,我们在84000多名知青队列中,流连穿越凝情寻找,寻找自己,寻找战友,寻找记忆深处的一幕幕。

海丰农场博物馆内的上海知青墙。

作者附言:衷心感谢农场领导和农友周伟清、徐如银、劳月红、高杰、鲁谦,在我撰写本文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者刘爱民(左)2018年和农友曹孝敏在陕西榆林旅游时留影。

海丰农场元华17大队知青联谊会。

本文作者刘爱民(前排左二)与海丰农场知青聚会。

本文作者刘爱民(前排右二)与海丰农知青聚会

特此鸣谢原长新中学73届校友本文作者刘爱民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赐稿本公众号!

刘爱民文章推荐阅读

时光回顾 | 战“疫”中犹忆海丰青葱岁月

往事回忆 | 半个世纪前国宾道上栽梧桐

往事回顾 | 五十年前野营拉练忆趣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勐巴娜西乐团Studio《萱草花》,送给天下所爱的人。

点击视频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知青文化
我的第二故乡海丰
梅园相聚
「原创」海丰阿东:农场往事,抓要害,不服也得服
岁月老去 依然青葱-4《追梦与感恩》
知青吃的故事:谷苗和虫子、团鱼与断手、麻雀与大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