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陵第元青花中“釉中青花”现象的发现


作者/邹剑钢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为江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中华典藏联盟讲师团成员,(中国文化基金会)博陵第·元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知道,传统的元青花(元早中期)按学术界说法是釉下青花,但本文讨论的是博陵第元青花中“釉中青花”现象的发现。

(中国古陶瓷图典)(冯先铭主编)使用了“釉下彩”、“釉中彩”的概念,书中:“彩瓷,带彩绘装饰的瓷器,区别于青瓷。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即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及釉上釉下相结合的斗彩。”书中分别介绍了唐代四川邛崃窑和湖南长沙窑的“釉中褐彩”、“釉中褐绿彩”和“釉中绿彩”等特色品种。也就说明,“釉下彩”、“釉中彩”这类彩瓷在唐代已经创烧成功,成为正式的产品。

元明以来,釉下彩青花成为景德镇官民窑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但在某些特殊品种的制作中,也摸索出用釉中彩的方法来表现“类青花”的效果。尤其是博陵第元青花,有的采用了“釉中青花”工艺,即先上底釉,再施青料,再施面釉然后烧制。现以博系瓷实物说明:

图一

我们看到盖正面是白釉色,而盖反面边沿留有米黄釉。一起在窑中烧制,为什么出现两种颜色?说明正面施了两层釉,米黄色为底釉,白釉为面釉。也就说明先上底釉,再描青花,然后施面釉。

如果先在素胎上描青花,再施两层釉,那青花烧制出来后,就不会清晰,可排除;如果,先施两层釉,再描青花,就成了釉上青花,与事实不相符,可排除。所以,其结论为釉中青花,也即釉下与釉中相结合的青花。

图二

用40~50倍放大镜观看瓷片断面,正面釉层比反面米黄釉层厚1.5倍。说明正面施了两层釉。对古瓷“釉中彩”讨论的分析,学术界已讨论过一段时间,有的用显微镜来分析瓷片断面,看彩料或青料是不是在两层釉中间,但由于在窑中高温烧制下,彩料与上下两层釉交融在一起,难以辩别。

图三



从图3看,瓶口内侧面上方也是米黄釉。

图四


图四罐内侧面上方、盖反面同样是米黄秞。它们是多余的釉,以说明青花瓷底面釉是米黄釉。同样,胎底特意留有釉斑,也是米黄釉,与底面釉是同一釉。

清代的“豇豆红”也是先上底釉,再施色彩,再施面釉然后烧制,是博陵第元青花釉中青花工艺的延伸,即使元末明初许多窑场仍采用博陵第式标牌,以示优良技艺的延续。

博陵第釉中青花特色:

博陵第釉中青花,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抗水沁抗土沁,抗腐蚀抗磨损,比传统元青花更加明亮,青花欲滴,宝光满面。

博陵第釉中青花,苏料晕散控制的较好,在底釉面上作画,如同在宣纸上作画流畅一般,人物故事画增多。而传统元青花人物故事画较少,是因为传统元青花苏料晕散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造成人物画不精致的缘故。

博陵第青花瓷在不同光线下,或白天不同时间,或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观看,它显色效果会发生变化,或者说釉光和青花更加油亮,更加翠篮,形成了蓝天白云特殊意境效果,就像宋代汝瓷在不同光线下窑变(变色)一样,收藏半年以上,花色更加鲜艳,釉光更加欲滴,一个个青花瓷具,就像一颗颗蓝宝石器,越看越舒服,越看越美丽,到了百看不厌程度,给身心带来极大震撼和感染,以至达到延年益寿效果。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提供)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青花瓷26daff
遇金融危机富豪卖古董,我“闭着眼睛”拍下元青花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
唐三彩与唐青花
永宣青花
试论元末明初青花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