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祝重寿:祝大年艺术的双批判
祝大年《水仙》60年代
"
祝大年(191——1995年)是我国现代工笔重彩画、现代壁画、现代陶瓷艺术的开拓者。
祝大年艺术具有双批判的性质,双评判就是用现代艺术批判传统艺术,用传统艺术批判现代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

作者 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祝大年1916年生于浙江诸暨枫桥,童年在故乡受民间美术熏陶。他满怀深情地回忆道: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故乡枫桥是个丝绸之城,街道里弄到处可以听到一片机杼声,几乎家家都有丝绸作坊,手工业生产十分繁荣。

家中随处可见一些日用工艺美术品,给我以美的陶冶,例如民间粗粉彩大瓷瓶,上画刀马人物,威武勇猛;床上的刺绣品,红底子上绣百子图,还有松竹梅,色彩斑斓,形象生动,逗人喜爱。

祝大年《重华》60年代

有时门外传来“当当”锣声,那是吹糖人的来了,孩子们立刻往外跑,围观有趣的绝技表演,唤起了儿童的创作欲,也想自己试一试;还有捏面人的、卖泥玩具的等等。
逢年过节就更加热闹了,中堂挂起了祖宗画像,以形写神,造型严谨,容貌和服饰,都达到了真实性和装饰性的高度统一;还有民间年画,那种喜气洋洋的情调,色彩和线条充满了欢乐的节奏。
糕点上还能见到模印的彩色人物花式(图案)等,总之,在儿童记忆中,民间艺术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民间艺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祝大年文集》)。

祝大年《布依族姑娘》60年代

在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宫廷、文人、宗教、民间)中,民间艺术是最大的传统艺术,是最好的艺术启蒙教育。
后来1931年祝大年去杭州艺专学画,师从林风眠、吴大羽,林风眠的中西融合,兼收并蓄,吴大羽的现代色彩表现方式,为祝大年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4年他去北平艺专学雕塑,老师是王静远、刘开渠,王静远是中国最早留法的女雕塑家,她的老师是蓬蓬,是法国现代动物雕塑的大师,刘开渠也是留法的,祝大年从他们那儿学会了现代立体造型,建立了空间观念。
祝大年在京还拜见了老前辈蔡元培(还是绍兴同乡),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祝大年的一生。
1935年他经蔡元培推荐赴日留学陶艺,师从日本人间国宝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
富本宪吉留学英国,深受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莫里斯影响,富本宪吉陶艺简洁华丽,既现代又传统。
北大路鲁山人多才多艺,清新豪放,特别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青铜器)。
祝大年在日本还看到了方兴未艾的现代艺术,尤其是包豪斯的现代设计,包豪斯设计思想是典型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审美意识。
这些现代艺术精神都深刻地影响了祝大年。

祝大年《芍药》60年代

1937年抗战爆发,他回国抗日,结束了青年学院学习时代,他的学习时代有幸进了最好的学校,遇到了一流的老师,受到了良好的现代艺术教育,为他日后能用现代艺术审视、批判、改造传统艺术,推陈出新,打好了基础。
八年抗战,他先在武汉总政治部第三厅画抗日宣传画、壁画。后去重庆中央工业实验所陶瓷厂任工程师,为抗战经济做出了贡献。
战后(1945年)他回上海从事广告、陶瓷等美术设计工作,1949年去景德镇瓷区调研,考察了窑址、瓷土、釉料配方、陶瓷历史、陶瓷艺术等,对景德镇陶瓷传统有了深入了解,为日后景德镇陶瓷恢复、重建打下了基础。同年在上海结识了庞薰琹,在庞家他们彻夜长谈,憧憬建立中国自己的工艺美术学院。

祝大年《漓江春色》60年代

1950年祝大年应轻工部长黄炎培之邀来京,指导轻工部陶瓷工作,同时兼任中央美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主任、副教授,并在全校讲授图案设计课。
1952年祝大年建国瓷设计方案被选中,他去景德镇主持建国瓷烧制工作。1954年完成,得到周恩来总理嘉奖,祝大年建国瓷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简洁大方,高贵典雅,一派新兴的大国气象。
祝大年建国瓷作为国家形象设计(国旗、国徽、国币、国瓷)已载入中国现代设计史,并成为中外博物馆藏品,被誉为“新中国官窑”。
接着他与庞薰琹等人共同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祝大年任陶瓷系主任、教授。
1958年他调入装潢系任教,与张光宇一起开办壁画专业,教授工笔重彩画,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诸如:丁绍光、乔十光、张宏宾、刘绍荟、云南画派、楚启恩、秦龙等。
60年代祝大年大多在家画瓶花,上课时画模特,穿上美丽的少数民族服装,很少有机会外出写生。
这时他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创作了一批现代工笔重彩精品,这批画之所以能称“精品”,是因为与传统的“老工笔重彩”划清了界限,拉开了距离,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审美意识,是用现代艺术批判传统艺术。这时的画简洁大方,很新(现代感),装饰性很强。

祝大年《李村之霜》70年代,河北农村

70年代文革期间全校下放石家庄农村劳动,劳动之余,因陋就简,他用钢笔写生,画了一批反映农村生活的钢笔画精品,业界评价堪比丢勒、布鲁盖尔。
1973年他回京参与北京饭店壁画《长江万里图》创作,与黄永玉、吴冠中、袁运辅四人沿长江写生。他后来又去西双版纳等地写生。
70年代他一边写生自然,一边研究传统艺术,尤其是中国画的正统,工笔重彩画(卷轴画、壁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渐渐对现代派艺术产生怀疑,战后,尤其是6、70年代以后,现代派艺术的胡闹和浅薄,让他很失望。(当然现代派中也有一些揭露写实、批判现实的好作品。)

陶瓷壁画《森林之歌》

1979年他为首都机场创作壁画《森林之歌》,此画最大特点和优点就是服从建筑功能要求,这正是现代包豪斯思想的核心。
壁画画热带雨林,春意盎然,一条横线(小河)贯通全画,其上都是竖线,万木峥嵘,积极向上,一条小舟自东向西,惊起水禽向西飞去,再次强调这条水平横线,整个看上去,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壁画秀色可餐,人在其中,心旷神怡,非常舒适,为在这个中餐厅里用餐的旅客提供了一个平静安定的用餐环境。
此画面向自然,回归传统(青绿山水),也体现了后现代派艺术的寻根(返璞归真)思潮,是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已经进入了教科书和美术史。

祝大年《向日葵》80年代

80、90年代他艺术成熟,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开始用传统艺术批判现代艺术,开创了他自己鲜明独特的画风,创作了一批壁画、工笔重彩画,此外还有陶瓷和雕塑(可惜多为设计稿,苦于没有地方,没有条件,无法完成)。
这时的画更加自然,更加丰富,更加精致,充满生命力,装饰性更强,更高雅,更有尊严。
他的画在整体处理上,从繁到简,是作减法,但在局部处理上,又从简到繁,是作加法,既细致又概括,可谓“尽精微而致广大”,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细节,经得起远看、近看,而且还能长久看,一幅画能经得起这“三看”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做到。

祝大年《孔雀》90年代

祝大年的一生可谓命运坎坷,但仍然坚持勤劳创作,别无旁骛,硕果累累。
广度决定高度,地基决定大厦,祝大年古今中外,博采众长。他有他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鉴赏标准,他爱现代艺术,更爱传统艺术。
他最爱带有装饰性的工笔重彩画(这正是中国画的正宗)。他崇拜李思训父子、张萱、周昉、宋徽宗、吕纪、同乡陈洪绶、老师林风眠、波提切利、安格尔、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卢梭(亨利)、里维拉等大师,更崇拜历代无名工匠创作的伟大作品,尤其是东方艺术,诸如:中国、日本、印度、波斯、埃及等,他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收集图片,终日观摩,潜心研究,认真学习,这些都能从他的画中看到上述艺术对他的滋养,使他的画有巨大的艺术信息量,是个丰富的艺术宝库。
20世纪后期,世界进入了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艺术就更要看艺术信息量了。
这时的艺术只有“现代风格”已经不够了,还要看“传统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地方风格)和个人风格,这是衡量艺术作品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西方现代派很多画家画不下去了的原因。
综上所述,祝大年艺术的双批判,先(60年代)是强调现代,用现代批判传统,后(80年代)是强调传统,用传统批判现代,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正如黑格尔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肯定是包含了否定的肯定,批判是有继承的批判,继承是带批判的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生部落】超乎自然美的美——祝大年作品欣赏
已有丹青约 ---蒋采苹先生自述
蒋采蘋艺术作品欣赏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近现代绘画大师】祝大年
森林之歌——祝大年先生绘画作品欣赏(图)
欣赏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作品二十三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