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特稿 | 蒸 年

今年春节,父母答应我们进城过年,着实让我们高兴了好几宿。母亲说了,进城过年可以,但是过年的馒头、包子仍由他们负责,城里地方小,耍不开;城里包子店订做的包子不实惠,还贵,他们到时蒸好,放车上带进城。我的心里早已雀跃,仿佛那又白又大又实,一口咬下去馒屑子直掉的豆泥馅大白面馒头已经吃到嘴了。

过年蒸馒头,又称蒸年,是乡下老家过年的传统。从我儿时记事起,每逢过年,家里不论穷富,没多有少,面也有白有黑、有粗有细,总是要蒸些馒头过年。过年蒸馒头,热气腾腾,也寓意新年生活蒸蒸日上。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蒸年馒多多益善,因为来年动笼蒸馒,时间愈晚表示愈富有。干粮吃到出正月,那更显示家里殷实。

每年,进了腊月,母亲就开始淘粮机面,父亲准备柴火,为了保证馒头一气呵成蒸好,蒸馒头的柴火都是硬柴火,也是一年中节约和挑选出来的树根,树枝等。父亲将其劈好,一捆捆码一天整齐,上面盖上厚厚一层软草防止雨雪淋湿。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数九寒天温度低,面揣好后,为保证面得到充分发酵,缸口上盖上塑料布,再用棉被捂起来,周围围上软草,灶膛保持有火,提升温度。等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经历漫长的八九个小时发酵,缸里的面像变魔术一样,从原来的半缸,一下子漫到缸口,超出原来两倍的体积。农民都期待自己的日子,像发面一样,越来越好,像蒸馒头一样,蒸蒸日上。

母亲伸手一拭,便喜上眉梢,发面成功了,今年定能蒸出好兆头、有好彩头。

大人们吃早饭后,开始收拾放面板准备蒸馒头。这一顿早饭,我们小孩子通常是不吃的,早就瞄着那第一笼的白面馒头,所以,忍着肚子咕咕叫,还装着不饿的样子,母亲知道我们的小九九,也不点破,招呼我们搬柴火点火热锅。灶房热气腾腾,堂屋里更是欢声笑话,每年蒸馒头都是左邻右舍三五家合在一起蒸,热闹。

第一笼装好,灶下猛火蒸,边上一柱香燃一半,诱人的馒香终于飘了出来。不知道是谁喉咙咕噜了一声,惹来一阵咯咯笑声。大姐故意问,谁笑的,有人答:馒头笑的。馒头笑指的是馒头蒸裂开嘴了,母亲自然不希望馒头裂嘴,裂嘴馒头不好看,拿不出手招待客人。于是,母亲拿着扫把就追出来,我们早逃没影了。

第一笼出锅,我们一人能吃两个大馒头,肚皮鼓起来后,我们更能作,第二笼一上锅,我们就喊粘不粘,二弟就接“粘”,这也是大忌,“粘”字是不能说的,害怕蒸出的馒头真的粘的。不过老人们则说,大新年,童言无大忌,说话都是反的。在我印象中,不论我们怎么说,母亲的一双巧手,总是蒸出一村最好的馒头。年后亲戚和邻居们,都喜欢来我们调换些漂亮的馒头回家待客。母亲也是主动挑品相最好的馒头送给人家,母亲总说,差的留给自己,好的送给别人,这就是母亲的为人和胸怀,也是小时候母亲就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  

厨房里热气腾腾,烟雾弥漫,十分暖和,灶房顶上背阴处的积雪都融化了,从檐口往下滴,似乎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在温暖的灶房子里,我们摸着鼓鼓地肚皮睡着了,梦里穿上新衣服,兜里揣着压岁钱,新年的梦总是多姿多彩的。

如今,当年盼着过年蒸馒头的那个天真无瑕的小孩,已鬓角斑白,年过不惑。每年春节前,我都要早些时间赶回去,重温儿时蒸年的感觉。年后,也要带些母亲的手工馒头回城,这馒头里充满着母亲对新一年的希望,承载着祖祖辈辈农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品尝老母亲蒸出的那热气腾腾白面馒头,心中那股思乡情怀才能得释怀,又过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月二八白面发
亲情美文◇白大轩-何以恋终生
玉米面和白面包子怎样发面的
比包子都好吃,大家怎么看,你是喜欢包子还是喜欢花卷
母亲用柴火锅蒸了一锅大包子,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如家里好
一锅蒸馒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