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为什么盛产文艺女青年?

这个时期的女子教育堪称男权时代的一阵清流,正是有了这阵清流,才涌现出了众多如李清照一样的文艺女青年,才有了宋词中那一抹婉约清新的绝世风华。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
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
这是济南李清照纪念馆门前的楹联。自宋代以来的近千年间,李清照作为文学史上少有的爱国女性,以其婉约清丽的词风,成为大宋文化的显著符号。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至哲宗朝的礼部侍郎,母亲是仁宗朝状元王珪的孙女,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才造就了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李清照。


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军事外交方面长期被动,经济文化却大放异彩。在两宋合计319年的国祚里,诞生了前所未有众多文艺女青年,除了最负盛名的李清照,有据可查的便有魏夫人、朱淑真、唐婉、吴淑姬、张玉娘等数十人。

如果代表大唐女性的是不拘礼法的公主,那么能代表宋代女性的,便是这些精通文辞的女青年。
 
自古以来,传统女性便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荼毒,为何在宋代会出现这么多文艺女性?

 01全民教育 

大唐盛世,因为武则天、杨玉环等人在政坛上的活跃,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观念。即便是在唐朝灭亡后又历经五代十国的乱世,这种观念也一直没有消亡。


北宋建立后,志在万民归心的宋太祖非常善于控制舆论导向。自他以后的历任皇帝都尊崇儒学大兴科举,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其中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还亲自作《劝学》诗:“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甚至连那位饱受诟病的宋高宗赵构,也成了女子教育的倡导者。他曾经当众宣布:“书不惟男子不可不读,惟妇女亦不可不读。”而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也公然表示,女子除了《孝经》和论语外,还应该学习《女诫》和《温公家范》。


正是有了上层社会的支持,宋代女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屡见不鲜。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年轻时本是街头卖艺女,因为貌美被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看中,恐为礼法所不容,赵恒将其藏匿于下属府中,直到他登基后才将刘娥接出来。

这段时间跨度是十五年,当年青春年少的刘娥在被隐藏的那些日子里,正是终日读书习字通晓史籍,才能在年近四十时依然能深得赵恒的信任,而且在赵恒死后,她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一度把持朝政十余年。

宋代的后宫中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南宋时期,宋宁宗的杨皇后入宫后被册封为贵妃,等宋宁宗的原配韩皇后死后,六宫一时无主,杨贵妃凭借“尤自抑励,读书饰己”的名声,在众多竞争者中拔得头筹,被册立为皇后。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才使得女子有了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02 后宫表率 

宋代皇帝选妃重品行而轻家世,众多平民出身的女孩也可以入宫为妃,这当中可能就会产生未来天子的母亲,因为朝廷对女德教育就非常重视。

宋代宫廷里有专门从事女德教育的女官,教育嫔妃们约束言行。此外,宫廷里还设有“内宰”、“外宰”等行政机构,教导后宫的女子学习礼仪规程。这门课程若不用心研习,后果相当严重:一旦在重大场合出现差错,轻则失宠,重则举家受到牵连。

文化教育当然也必不可少,为了提高后宫女子的艺术素养,宋仁宗乾兴元年,朝廷设立了“司籍”的职位,专门教授后宫女子学习经史子集、书法,甚至针对对弈、弹琴、歌舞类的才艺项目,也有专门的培训机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即便是当朝贵妃,也得孜孜不倦的学习,对于那些那些无缘入宫的平民女子而言,若想要嫁入富庶之家,努力学习提升文化素养,成为代价最小的途径。

03家庭教育

相对于宫廷教育内容的繁杂,民间教育则显得简易许多。寻常的官宦之家大多教女儿《论语》、《诗经》、《列女传》之类的书目,其余的内容则视家庭情况而定:保守的家庭偏重女德教育,开明的家庭偏重诗词、历史等文化课程。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宋代的女子教育并不拘泥于书本,当时的人们就有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对那些不谙诗书的手艺人,政府也鼓励他们向子女传授专业技能,宋代著名的建筑工匠俞皓,膝下有一女在他的指点下,十多岁那年写出了三本建筑专著《木经》,一时竟成为奇谈。


2019年由当红影星赵丽颖主演的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反映的便是宋朝的故事。剧中的盛明兰虽是庶女出身,没有得到父辈的关注,但她有一位明事理的祖母--盛老太太。在祖母的悉心教导下,盛明兰不仅在学堂里诵读诗书典籍,还学会了账目管理,为日后成为侯门主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社会环境

宋代的教育虽然包容,不过除了后宫,公办学堂里还是不收女学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平民女子求学的道路就此堵塞。当时的汴京既是国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根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京城的大街小巷书声琅琅,除了宗学、京学、县学这类公办学堂,乡校、私校、家塾、舍馆、书会等各种私学机构也随处可见。


相对于公办学堂的师资力量,这些私学显得薄弱了许多。私学的老师,大多是落第秀才、潦倒文人,这些人入仕无望,又无耕作的力气,只能以办私塾养家糊口,不过这种学校收费很灵活,若是无钱,粮米也能充作学费。

宋代的商品经济很发达,经常有乡下人在城市里谋生。这样的学校对于平民家庭而言,显然是一笔回报丰厚的投资:男孩读书将来博取功名自然是好事,女孩也在私塾里读些儒家经典,再习些女红、厨艺之类的实用技艺,将来到大户人家求职也能增加些筹码。而且相比文盲,有文化的女孩也更容易受到读书人择偶时的青睐,他日妻以夫贵也未可知。


若是《知否》里的盛明兰不通文墨,只会喂猪、挑水、劈柴,又怎么能先后赢得小公爷齐衡、侯门公子顾廷烨的倾心?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即便是宋代女子教育兴办得如火如荼,终究也不能像现代社会一样实现女权解放。

然而,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这个时期的女子教育堪称男权时代的一阵清流,正是有了这阵清流,才涌现出了众多如李清照一样的文艺女青年,才有了宋词中那一抹婉约清新的绝世风华。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邓太后的上位史,评说东汉女子的德行教育
我是女郎也疯狂!被错估的宋代女性地位,自由多彩的大宋女性生活
历史上八位才女的晚年都不得善终
怎样的女子才是士大夫眼中的女中楷模呢?
文艺女青年到底有多“矫情”,读读李清照这首词就知道了!
李清照:文艺女青年的百转千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