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在世界、现象世界和理论世界

世界是一个概念,世界意味着全部。在图腾时期, 人类的世界观是相当模糊的,并没有细分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世界,即原始人对其生存的世界没有在不同的层次上做进一步的划分。所以,在原始人的头脑中,世界只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在经典时期,人类根据其感知的对象和认识主体,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一个是客观世界即通常所说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主观世界亦被称为精神世界。在综合时期,人类又进一步将世界细分成三个不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自在世界、现象世界和理论世界。这三个世界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着本质区别。三个世界的划分,表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与成熟。

自在世界是指,在没有被认识主体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纯粹外在的客观世界。这是一个与其他世界没有关系的一维自在世界,即

自在世界 = 自在世界

现象世界是指,认识主体和自在世界产生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感性经验之和,这是一个与理论世界没有关系的二维经验世界,即

现象世界 = 自在世界 × 认识主体(感性)

理论世界是指,认识主体与现象世界的相互作用,即认识主体按照某一特定的方法将现象世界有序化的世界,这是一个与所有世界都有关系的二维理论世界,即

理论世界 = 现象世界 × 认识主体(理性)

= 自在世界 × 认识主体(感性)× 认识主体(理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三个世界的关系及其认识意义,我们可以借助对桌子的分析来加以说明。

作为自在的桌子,它只是一个封闭体系。因为,其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空的,电子和质子的体积仅占整个桌子体积的极小部分。如果我们把桌子的体积放大到地球那么大的话,则桌子中所有电子和质子的体积之和至多也不会超过原来桌子的体积,而且电子和质子都并不是最终的实体,它们还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下去。所以,我们不知道桌子中作为本体的东西为何物,因为我们关于自在桌子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自在之物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现象的桌子,它是人的感觉器官与作为自在桌子的封闭体系进行的相互作用,是二维复合结果。所以,我们感觉到的,并不是自在的桌子本身,而只是自在的桌子状态。

作为理论的桌子,它是由光子、电子和质子、原子、无机分子、有机分子以及木质纤维等进化序列逐步生成的。人类对桌子的这种陈述既不是客观地反映桌子本身,也不是如实地描述桌子的状态,而只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现象桌子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关于自在桌子的理性思维。由于理论的桌子与自在的桌子相对于现象的桌子是不可分辨的,所以理论的桌子与自在的桌子是同构和等价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自在世界与现象世界和理论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维的本体,而后两者则是二维的相互作用;现象世界和理论世界也同样存在着质的差异,前者是绝对的相互作用(作用结果是唯一的),而后者则是相对的相互作用(作用结果可以是多样的)。正是由于在经典时期混淆了上述三个不同世界的概念,人类才一味地追求绝对认识,从而使其认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认识是正确的,就会因此失去进一步认识的意义;反之,如果认识是错误的,则又违背了认识的本意。

将自在世界与现象世界相分离,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意识到,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自在世界相当于一个永远无法打开且不透明的黑箱子,我们不知道其真实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我们之所以将自在世界比作一个黑箱子,认为自在世界具有一定的不可知性,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1:如果我们想了解自在世界,就必须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就会因此对自在世界产生扰动。所以,我们感知的世界只是一个被认识主体“污染”了的自在世界。这如同我们若想看清黑箱子的内部结构,就需要打开该箱子,而黑箱子一旦被强行打开,该黑箱子的结构势必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于是,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黑箱子的原有结构,而只是相对于打开黑箱子这一输入信号所获得的反馈信号,即黑箱子对此所给予的输出信号。

原因2:由于人类本身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类作为认识主体,只能与部分自在世界进行相互作用,其感知的只是局部的自在世界。根据自然哲学第一定律——自然界的变化是不连续的,人类不可能透过局部世界来认识整个自在世界,人类也无法对其感知的局部世界产生绝对的认识。

原因3:由于人类感知的世界是一个具体的世界,根据自然哲学第二定律——自然界存在着具体的有限性和抽象的无限性,所以人类感知的世界只是一个有限的世界,而作为概念的自在世界是无限的,当具体的有限认识面对无限的认识对象时,其可知性等于零。

虽然自在世界具有上述不可知性,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人类的认识意义。所谓自在世界的不可知性,只是说人类不可能获得关于自在世界的绝对认识。然而,尽管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在世界的真实结构,但人类可以通过构建同构系统,获得关于自在世界的相对认识。这种相对认识虽然是有条件的,是会随着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扩大和深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但这却是行之有效的认识,可以不断地帮助人类协调和改善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于是,当我们不得已而放弃绝对认识时却意外地发现,人类认识的空间反而由此变得更为广阔了。这印证了一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类认识的相对性,表现为构建一系列各种不同结构的关于自在世界的同构系统。

所谓同构系统有以下四个含义。

含义1:同构系统与黑箱子在结构上是不同的。

含义2:相对于一定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同构系统与黑箱子是等价的。

含义3:相对于同一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黑箱子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同构系统。

含义4:相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黑箱子的同构系统是不同的。

实际上,现象世界是人类关于自在世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而理论世界则是相对于现象世界关于自在世界的同构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存在着各种等价理论,以及不同理论的发展所具有的非逻辑性;我们可以理解人类认识的相对性,是指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自然界的真实物理结构完全不同,科学理论只是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表现在由相对于更多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新同构系统取代原有的同构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控制论?
为什么有人说科学就是否定自己?那科学就是未来的谬误,科学跟真理无关吗?
科学家一头雾水:地球每26秒脉动一次,还有呼吸声,难道是活的?
量子力学到底讲了什么?可以这么通俗理解
唯像型理论和构建型理论
时间内思维与超时间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