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战争的角度透视现代世界

为什么要谈论战争?战争会如何影响国际秩序?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有什么机制来对战争进行限制?除了事实性评论和选边站,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讨论现代战争?

01

在“现代世界”这个主题下谈战争

你好,我是周林刚。欢迎来到新一季的《现代世界500年》。第四季的题目是《现代的冲突:战争与国际秩序》。我先来同大家聊一聊这一季的目的和计划。作为我们整个一季的开场白,我想跟大家交代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谈战争?我们打算怎样来谈战争?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谈战争这个话题?首先我想强调的,不是因为战争的话题有趣。虽然确实有太多有意思的话题可以谈。比如毛主席的运动战理论和拿破仑是否异曲同工?一战时为什么双方开始使用毒气?二战时苏联为什么有能力使用“钢铁洪流”的战术?原子弹轰炸的决策到底是怎么作出的?如此等等。有时候,细节可能比宏大的战略战术更有的聊,也更有趣。举个例子。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军队在打仗的时候会排好队伍,一排一排进行“排射”,前面的士兵好像送死一样,开枪过后,可能就应声倒下,后面的士兵前赴后继。从前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就觉得实在不可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士兵们不是应该单个瞄准射击吗?他们不是会发起冲锋、也会去找掩体躲避吗?这个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关注技术问题。

◎ 1757年罗斯巴赫战役

原来早期士兵们使用的是燧发枪、前膛枪,那么他们装填弹药就比较麻烦,而且枪械的安全性有限,开枪时对身边的战友也会造成危险,因为子弹的射程和准确度都相对有限。正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作战的队伍才被严格地训练成跟机器一样,轮番排射。只有在改进了枪械技术之后,士兵才能够从老旧的机械作战方式中解放出来。

这类话题,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但是,我们这里谈论战争,可不是因为它有趣。我们这个系列节目《现代世界500年》的目的是透视现代世界,把握它运行的“道理”。我们这一季也服务于这个大主题,因此我们是要从战争的角度,来再次理解现代世界的“现代”特征。为此我们不得不省略掉许多好玩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这个主题上。但愿这样筛选之后剩下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仍然会让你感兴趣、觉得有收获。概括而言,我们要从战争的角度,去发现现代世界运行的那个“道理”。这个道理的主要成分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来限制战争。这才是我们这里谈论战争的原因。说完了题外话,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这一集的主题,来解释一下这个道理,好给这一季事先画一个粗略的轮廓。

02

从战争看现代世界的变化

我得再次声明一下,我们谈论战争,是因为它重要,而且对于“现代世界”特别重要。说战争很重要,可能不需要举出理由来证明。毕竟战争会死人,会死很多人,而且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另外,我们也都知道,现代国家几乎都是“打”出来的,现代的国际秩序也一样是在战争中“打”出来的。我们平时用到的“打造”这个词,特别形象。一面是“打”,一面是“造”。边打边造,造了又打,打了又造。不是有古代的哲人说,“战争是万物的本原”吗?不是说枪杆子能够造一切吗?战争与现代世界,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问题是,它们是怎样具体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只是大而化之地说,凡事总是胜者为王,最终都是比拳头,诸如此类的,听起来是很深刻,很有现实感,其实却不足以说明这个现代世界到底有什么新鲜的地方。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就像刚刚我们说过的,我们是在“现代世界”这个大标题下来谈战争话题的。在前三季里,我们已经从现代的个人、现代的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政制这些角度,说明了这个现代世界的特点。而战争正好可以当作一块试金石,来检验前面几季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战争来考问,这个现代世界究竟同此前的世界有什么不同?战争自古就有。那么进入了现代世界,它变了吗?如果战争的性质、地位和影响没有什么变化,那么“现代”的优越性可能就要打点折扣。如果“现代”带来的变化只是使战争变得更加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那“现代”世界岂不是反而更加悲催了?有一些悲观的现实主义者就是这样看问题的。从这个悲观主义的角度看,现代世界之所以现代,是因为它的战争真正具有了毁灭世界的威力,于是他们认为,人类好像通过现代文明一步步走向虚无。

◎《西线无战事》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现代世界的优越性,恰好在于它有希望实现永久的和平。有许多现代的哲人和军事思想家,提出了有关现代社会有利于和平的理由,比如:商业精神厌恶战争;商业世界形成广泛联系,战争成了不合算、不经济的事情;民主制度也使发动战争变得困难;除此之外,现代科技虽然发明了毁灭性武器,使战争变得过于恐怖,但反过来也让发动战争的动机有了更强、更现实的约束等等。虽然对照现实,这些用以说明现代世界利于和平的理由,都还没有充分兑现,但它们还是使很多人心怀希望,认为现代世界应该会有走向永久和平的可能。这是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看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我们当然不该忽略悲观的现实主义,但也不应该把乐观的理想主义完全不当一回事。一方面,战争是个无奈的事实。既然它客观存在,那就不能从一个没有战争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的秩序。另一方面,人的主观努力也能够作用于现实,即使不能消除战争,但总还可有可能约束和限制战争,这样至少能够避免毁灭。所以,在悲观的现实主义和乐观的理想主义中间,还应该存在第三种态度或立场。这种态度或立场正是这个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试图对战争加以限制,并且把这种限制变成制度。

03

限制战争是现代国际秩序的基本盘

从现代世界诞生之时起,它就在探索和尝试种种限制战争的可能性,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还真的发展出了不同的制度。我们这一季就要力图展示这些不同的发展和成就。可以这样说,在这个500年的长程历史中,限制战争是现代世界对待战争的一个基本盘。在基本盘上,又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失控的危险,另一个方向则是力图消灭战争的和平主义。失控的危险一直考验着整个现代文明,消灭战争的努力则有点锦上添花的意思。说到这里,我终于可以点题了。我们这一季的标题是“现代的冲突:战争与国际秩序”。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战争是人类冲突中最激烈的形式。一方面,现代世界是“打”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个打出来的世界又是一种限制战争的秩序。所以,这一季的内容是要从战争的角度切入,来梳理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重要制度或机制,又是怎样对战争进行限制的。当然,限制战争本身并不是现代世界独有的,更不是现代西方文明特有的。大家可能读到过毛主席在文章中对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批评,说宋襄公打仗的方式是“蠢猪式的道德”。因为这个宋襄公“不击半渡”,意思是说宋襄公打仗的时候,敌人还在船上,在河的半中间,还没来得及登陆做好战斗准备,宋襄公认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攻打他们。要等到敌人渡过河,摆好阵仗,一切准备就绪,才能公平干仗。乍看起来,这个宋襄公真的很蠢。他的眼里只有“战争法”或战争的礼仪,好像不懂兵法。后来的兵法就说,打仗就是要攻其不备。这不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吗?用今天的经验来衡量宋襄公,他真的很蠢。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宋襄公的战争礼仪不是他个人心血来潮的道德秀,而是代表了一种秩序。在封建的列国体系体系当中,各个诸侯国围绕着一个共主、在共同的标准之下,形成一个拥有共同规则、共同价值的秩序,战争在其中,也拥有一套调整它的礼法规矩,它不以相互征服和毁灭作为目的。这样的“封建体系”其实是一个限制战争的早期秩序。只是随着春秋向战国的转变,随着封建体制整个的瓦解,这种限制战争的秩序也跟着瓦解了。之后,人们对战争采取了另一种观念,宋襄公正是在后来这种看待战争的观念中,才成了蠢货的代表。

◎《大秦赋》

殊不知,我们今天当作天经地义的这种“聪明人”观点,为追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观点,以战争来毁城灭国的观点,实际上是我们长久以来丧失了一种文明观和秩序观的后果。相比较而言,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倒或多或少包含着一点我们祖宗的古意。因为它一直在追求让战争受到国际法规则的调整,例如战争中不能攻击平民,不能使用生化武器,战俘的权利应予保障等等。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这纯属外交宣传的问题,打仗哪有什么规矩。像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那样,一面违背国际习惯法屠杀平民,一面又向国际社会大肆宣传自己如何遵守国际法,如何“文明”打仗。不过,这样想问题,一定程度上就跟看到逍遥法外的歹徒就否定法律和秩序的意义一样。国家间的问题确实要复杂和现实一万倍,但它还是有道理可循的。我们想在这一季表达的想法之一,就是要揭示,不同的战争背后有与之相应的不同秩序;现代的战争背后也有一个秩序,而且是一个以制度化的努力来限制战争的秩序,尽管人们经常小看它,有时还贬低它,而这个秩序也确实经常有失效和失控的危险。

04

现代战争与国际秩序关系的三个阶段

以上是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谈战争”的回答。我们打算用战争作为试金石,来检验一种秩序的性质与特征。然后是第二个问题:这一季计划怎么谈?谈什么?怎么谈?谈什么?这取决于这一季的目的。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这一季是透过战争这种人类活动,来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因此我们对题材、内容的选择,对角度的选择,是服务于这个主题的。我们将这些选择出来的内容用一条具体的线索贯穿了起来,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先来看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以三十年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切分点,第三个阶段则属于战争的未来,它的特点在反恐战争以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都有一定的表现。第一个阶段,是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是允许你打仗,但是呢,你打仗要讲规矩,打完了签订和平条约要有所收敛,不要赢得太过分。所以,你在这个时期,不会找到对侵略罪进行审判这样的事情。在这样的条件下,欧洲主权国家秩序逐渐成熟,它们彼此之间运用国际公法和均势体系,对战争进行限制。许多内容我们节目的第一季中有提到过,这一季则会更具体地对它们作出分析。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人们一般称为战后秩序。两次世界大战是第一第二阶段的分水岭和过渡期。不大容易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点来划分两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是1928年的《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也就是《巴黎非战公约》)。这个合约签订在一战之后,它明确宣告了战争非法化的立场,也就是国家不能够再说,打仗是我的主权权力,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使用或者不使用武力来推行自己的政策。战争在原则上被禁止了,除非为了自卫。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在这个阶段说的是,你不可以打仗,除非有例外(比如遭受了侵略)。另外,两次世界大战的“成果”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地方,就是都试图通过建立普遍的国际组织来维持和平:一战后是国际联盟,二战后是联合国。通过国际组织来管控冲突,这一点本身就非常重要。我们至今也还生活中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之中。但是这个秩序一方面因为冷战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呢,在冷战结束之后,又逐渐遇到了新的情况。比如2022年的俄乌冲突就把改革联合国、改革安理会这样的重大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 2022年3月5日,撤离途中拥挤在被毁桥下的乌克兰人

这也说明这个战后秩序遇到了大问题,也使我们有理由设想,应该区分出可能正在逐渐浮现出来的第三个阶段。但这个第三阶段从哪里算起呢?不大好确定。我的一个看法是,需要用两个标准来鉴别这个新阶段的起点。一个标准是战争本身的发展(包括战争类型和战争技术在内),另一个标准是国际组织运转是否失灵。两个标准彼此不同步。也就是说,在国际组织的运转失灵之前,可能战争自身的发展已经超出现有阶段了。技术因素在俄乌冲突中乌军的作战方式中,有特别鲜明的体现。不过,关于第三阶段的具体分析,这里我就先按下不表了。等到“战争的未来”板块,我们再来讨论吧。

05

讨论现代战争的三个角度

说完了时间上的三个阶段,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我们讨论战争的三个层次,或者说是三个角度。第一个层次,是战争与制度,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战争对主权国家这项基本制度的影响。内战、宗教战争、独立战争、革命战争,不同的战争促发了现代主权国家不同的制度内容,比如政治主权的自主性、最高性、普遍性、正义性等等。对战争与制度的讨论,会帮我们比较充分地理解“现代世界”中的“现代”所表达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笼统地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一般性道理。第二个层次,是战争与秩序,也就是主权国家彼此组成一个相互承认的国际秩序。主权国家和国际秩序,两者共同构成现代政治秩序的特点,缺哪一个都没法说明现代与前现代的差别究竟在哪。现代世界从诞生时起,就是一套用来取代“世界帝国”的方案。它的故事一般是从三十年战争说起,首先在欧洲,然后逐渐扩张到全球。两次世界大战的深重教训又为这个原本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国际秩序带来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人们试图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来限制战争、维持和平。前面已经提到了。但是我们今天也看到,战后国际秩序的关键制度之一,联合国安理会制度,其中的一个常任理事国俄罗斯自己现在就在进行战争,而且还威胁动用核武。在类似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型战争的威胁面前,老问题再次变得异常急迫和尖锐:现有的国际秩序还有能力限制住战争吗?这是我们在战争与秩序的层次上,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战争与文明,我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思考战争的危害性,以及限制战争可能性的问题。在新的战争类型的挑战下,在新的武器技术的推动下,战争和政治制度都在发生演变,国际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动。因此对于战争与文明问题的讨论,涉及的是现代文明能否兑现它有关进步、有关和平的承诺。

◎《二次大战启示录》

06

本季节目的六个板块

围绕上面提到的现代战争的三个阶段,以及谈论战争的三个层次,我们这一季分成了六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一些观念上的准备。我们会从战争与现代政治的关系来展开介绍这一季度会用到的一些与战争有关的观念秩序。通过这些概念,帮助我们在进入历史过程的分析之前,概括性地描述现代国际秩序不同阶段的特征。比如我们会用到公战与私战、有限战争与无限战争、军人与平民、兵法与战争法这样一些概念,展现这个历史过程的演变和结构性的特点。第二板块对应的是战争与制度的层次,我们会以英美法德等国家为代表,讨论不同的战争与军事组织,对这些国家的现代转型,所造成的影响。比如英国的内战怎么孕育出了现代政治理论;法国的革命和战争,又是怎么诞生出了新型军队,等等。中心是战争是如何塑造国家这个国际秩序的主角的。接下来的第三、四、五板块对应的是战争与秩序的层次,将会以我们前面提到的三场可以称为“战争中的战争”为节点,也就是三十年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来梳理现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形成的线索。最后的第六板块,对应战争与文明的层次,讨论了新型战争、技术发展与战争在未来的可能性。比如说,现代技术是不是会取消战争?战争问题会不会转变成一种治安问题?或者,核武器这样的终极武器会带来和平还是带来毁灭?等等。

07

通过这一季,希望传达什么?

好,到这里就大致介绍完了这一季度的内容。最后再介绍下我和许小亮老师的分工。这一季会继续由我们来主讲。许小亮老师和我都在第三季和大家“见过面”了,虽然是打引号的见面。许小亮老师长期研究和讲授与国际法相关的课程,尤其是国际人权法。在从国际法的角度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和演变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见解。所以这一季,他承担了第三、四、五三个模块的撰写工作。我和许小亮老师一样,也是法学专业出身,但日常从事的是政治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所以在这一季里,承担的是更偏重政治理论的第一、二、六三个模块。文稿将由我统一为大家转述。我们希望这一季在以下方面对你有所启发:第一,我们能够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战争,从而认识到,战争是可以有规则的;第二,我们能够从秩序的角度来思考战争,从而认识到,即使没有世界政府,国际社会也仍然存在约束战争的力量和机制;第三,我们能够从文明和人道的角度来思考战争,从而扩展我们看问题的视野,当我们再次看到有关战争的新闻时,不至于甘愿局限于就事论事的评论和选边站;最后,也是我们这一季的目的所在,我们需要从战争的角度来思考现代世界,认识到它的特征、它的限度和未来的希望。我们想强调,这个世界虽然经常令人失望,但也不止是赤裸裸的丛林,同时,这个世界也不只有我们自己才具有善意和正义。战争本身是暴力和野蛮,但人类并不是只能用丛林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战争。正好相反,人类需要努力约束和限制这个丛林世界,维护已有的文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打到了人家的首都门口,然后毅然撤兵。我们不是为了炫耀武力,不是为了侵略征服,我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为了遏制越南在印度支那的侵略扩张。我们用一场战争,长久地塑造和维持了印度支那的结构性均衡,维持了和平。这就是从法律、秩序和文明角度,作出战略决断的一个生动案例。好了,以上就是这一季的计划。期待你的关注。咱们新一期节目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朴扣东:对外交战略理论的粗浅探讨,经略得当,中国将不可阻挡
小约瑟夫·奈:有关未来世界的各种构想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2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当前!全球每80人就有1人因战争,失去自己的家园
卓增华丨五本书,展现国际法的“帝国理由”
建国不到三百年,美国是如何做强做大并称霸世界的?(深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