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从绝望“躺平”到与世界和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内篇·逍遥游》

庄子思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浪漫和虚无。

人们喜欢庄子的浪漫自由,因为这是一种摆脱了世俗功利心境的超脱精神,让心灵回归本来意义上的无所负荷。但人们也批评庄子的虚无软弱,因为他把现实世界视作一片虚无,这种态度使人丧失了起码的认真之心和做人的勇气。

而在《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一书中,作者指出,庄子思想的精神根源,实际上是对人生痛苦的感受。同时,庄子思想前后是有变化的,以“为我”为起点,以“无我”为终结。

用当前流行的说法,就是从“躺平”背后的绝望痛苦,到与世界和解后的开阔安宁。全书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内容论证这一观点,本文择取书中关键内容,一窥庄子思想的核心及变化。

“逍遥”背后的痛苦

01

要认真追问“逍遥游”是什么,那就不能离开游世思想这个基础。游世思想的关键,是一方面继承了隐者传统的问题,要寻求乱世之中个人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激烈地认为世界是绝对黑暗的,个人不可能找到出路,由此否定隐者传统的温和乐观主义,把个人戏谑地扔进黑暗之中,认为以彻底的游戏姿态与黑暗周旋才是个人唯一可能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认真说来并不是一种人生出路,而是没有出路以后对“自我”的精神放逐。

02

“无所待”虽然表面有一种得意洋洋的神气,实质却是斩断个人与世界之间任何可靠的联系……“无待”实际上是把人置于绝对虚无之中,是以敌意做出的兴高采烈,是大声宣布对终极存在绝不信任的灵魂放逐宣言。

03

(庄子)他不认为清醒便能解脱苦役。有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孤独的清醒状态虽然解脱了追逐外物的内心焦虑,却不幸独自负荷着别人不理解的黑暗。这形成另一种对照,大众在利益的奔逐搏斗中,虽然疲惫老洫,“近死之心,莫使复阳”,却浑浑噩噩忙得煞有介事;而看穿这景象的人,反倒独自陷入找不到人生意义的痛苦之中。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独芒(茫)”。

04

只有抱着书生气的理想眼光的人,才会对现实那样反感,觉得这个世界简直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所以庄子选择以游戏的姿态对待世界,本身就是因为认真……如果没有理想主义的洁净感,乱哄哄的世界何尝不可以视作暖洋洋的浑水摸鱼之地?何必一定要避世而居?

生死看透

01

人的生命在社会生活施加压力之前,在天地之间本来就是孤独脆弱的。造化制造出“我”的生命,本质上就是制造出一个不稳定的东西。“我”可能突然生怪病,可能会突然死去,这种冰冷的随意性使人觉得人生的辛苦不仅出自社会的残酷,而且出自宇宙本身的冷漠。

02

“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的死后归宿,正表明庄子否认宇宙之中有任何差强人意的地方可以安顿个人身心。

03

彻底的游戏,还不只是不在乎生死,而是连自我是谁也不肯确定。一个人来到世上,恰好具有人的形状,又恰好具有某种社会角色,那是很偶然的,并没有什么合理的来由,因此不必对“我”过于当真。当然,既然已经偶然地成了“我”,那也用不着拒绝,不妨就暂时客串“我”这个偶在的存在角色。如果转眼之间变成了别的什么,那我就接着客串新的角色。根本就用不着对我是“我”过于认真。

04

按齐生死的思想,一个人不仅如何活着不必认真在意,而且是否一定要活着也不必认真在意。茫茫天地之间,人的生存并没有可靠的根据。

05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稳定安宁的去处,活着不可能找到,死后也不可能找到,整个存在是荒唐的,个人唯一可能的生存选择,就是游戏其间。

人间不值得

01

“人心”是一个“偾骄而不可系”的东西,只能沉睡。如果人心沉睡,人性就是好的。人心一动,必走向恶,人性也就大坏了。

02

如果没有世俗道德,如仁义礼法种种,那么人之恶还只是一些低级的赤裸裸的东西。有了仁义礼法种种规范,人之恶也相应变成经过巧妙掩饰的伪善。伪善表明人心之恶具有深渊般的黑暗扩张力。一切道德的制度法规观念,既好看又好听,最后竟都能成为智谋深沉的坏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工具。这一现象使庄子对人类精神品质的估价更加悲观。

03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仁义”竟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东西,谁有权势谁就拿过去利用一番。那么,这个靠“仁义”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类族群,怎么还能立足于真正的道德大地之上?

04

庄子在彻底的游戏姿态中找到的精神解脱,最终不是趋向灵魂的宁静,趋向平庸的自赞自乐,而是趋向不停顿的否定,趋向把“自我”放逐在没有任何可靠性的黑色虚无中。人的灵魂在这黑色虚无中游荡,真正的感情意向是嘲讽一切,这种嘲讽不是站在干净的岸边发出的,而是通过投身黑暗的浊流,以夸张的浮滑堕落对自己所属的整个人群进行自虐性的羞辱来表达的。

05

庄子以夸张的语气描述游世的人生,他一方面是仍在探讨自保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绝不是在赞美这以最后的方式在黑暗世道里保全下来的生命;他是在故意贬低这种毫无精神分量的生命。通过贬低这最后可能的活着的方式,庄子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轻蔑:这个无可理喻的世界,只配让人这样活着。

转念:抵达“无我之境”

01

生命的光明是有的,但只有一条路能迎来这光明,就是自己有道德勇气瓦解封存在常规观念深处的自我中心意识,学会从万物的流变来看生命存在,把“我”的生命视为持续的大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就重新找到了“本根”。

02

人在宇宙间的存在特征是“有限”。这有限不只是时空的有限,而且是偶然意义的有限。既然如此,我还怎么有资格以我的生存方式和相应知识推理,去裁量规范世上万物呢?人不是世界的中心,人必须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以尊重的心情看待他物,发现人所不熟悉的世界的新内容、新价值。

03

日常语义的自然世界,是一个与人分离的外在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与物的关系,是人与一种外部对象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核心是,人要问一切物对自己有没有用(包括直接的用和潜在可能的用)。而道作为一个本真的自然,就是要展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个新的关系中,人不再问物对自己有没有用,不再以“我”为核心评价物,而是以尊重的态度体察物的固有价值和美,由此进入物我一体的境界,看到自然世界本来的丰富与无限。

04

当个人以自己为出发点在外部世界寻找安顿之地时,他陷入梦境般的荒谬感中,最后连“自我”是否确定也怀疑起来。当个人不再以自我中心的眼光看世界时,他反而能理解世界那种不是为“我”而设的恒定性和坚实性,并由此找到存在的背景根据。

05

“无我”之境就是以非自我中心的态度重建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生命理想主要的含义已不是解除外在约束,回到纯粹自身,而是要在新的外部世界交往中找到生命不竭的源泉。较典型的有:

第一,尊重地理解他物,欣赏并赞美从每一个新角度看到的新天地、新景象;第二,说话不自以为是,不自负,永不以既有的见解为确定的真理;第三,做人做事不求回报,不炫耀卖弄,尽其本性关心他人,专注于工作,使生命的自然潜力尽情发挥;第四,赞美宇宙万物的永恒,信赖并感恩未可知的世界,在万物一体中找到生命之本。

06

人生的清新并不玄奥,就在于从私利汹涌的喧嚣回到自然生命的简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听读散文|与自己和解-《发现未知的自己》读后
庄子:躺平,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哲学
虛静与节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两大创作思想
庄子的生命之道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虚无的纯真
庄子《外篇之在宥》1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