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的四境界:“养”、“敬”、“爱”和“顺”

的四境界:

 

孝是既做人的根本,又是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社会和谐的奠基石。孝养是上古时期的基本涵义,即父母年纪大要由孩子要养活父母。孔子把孝分成有四个层次,即孝养孝敬孝爱孝顺

最基本的含义是奉养,即孝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但光孝养远远不够。子游向孔子请问,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如何不停留在孝养层面上呢?孔子回答子夏问时用一个反问句色(在父母等长辈面前保持恭敬和悦的脸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竟然)是(这)以为孝乎?(意思晚辈帮助长辈做事情,给长辈酒肉和饭吃,难道这就是孝吗?)这更进一步指出的本质前提是。这包括方方面面的,譬如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等等。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孝养,才能称得上。但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怀有能赡养父母即为孝的想法,所以他们常常抱怨老人的不知足。因为他们认为好吃好穿地伺候着老人,就已经是尽孝了,老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其实年迈的老人多孤独,他们除更需要孩子陪他说话、聊天,更需要孩子敬爱他。这字下面体现的是孝子的心,是孝子的情。孝爱主要指时时刻刻关爱父母和不让父母操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牢记父母的年龄和保重自己的身体。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朱注》范氏曰)。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但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所以恐惧俱在。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虽然生病不是认为所能控制的;但为了父母亲,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做到不生病,减少父母的担忧;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为人子女者,当正其身行,不为非作歹;否则让父母担惊受怕;一旦东窗事发,陷父母于不义,如此则孝道荡然无存矣!父母就要时时刻刻着父母,哪怕父母做错了事情还没有想通;所以孔子说:侍奉父母,多次委婉劝告。如父母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悖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所以孝顺是孝的最高境界。

总之,从整体看,孝养属于法律范畴,为人子必须做到,否则必定受到法律惩罚;孝敬孝爱属于道德范畴,是社会所提倡的;而孝顺则是君子范畴,是古代要求君子必须做到的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也是孝敬教育的最高典范,这在《二十四孝》里得到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孝道有三个境界:越孝顺,福气就会越多
这3种父母,容易养出“不孝顺”的孩子,你在其中吗?
孩子将来不孝顺有四个信号,特别是最后一种,必须立即纠正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论语》孝顺父母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百善孝为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