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初在我

隐初在我

(2014-12-09 )
      本文似乎与投资无关,但与人生的思考有关。不过严格说起来,投资也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也可能有关。

      我很喜欢欣赏古画,尤其是看到古画中远山连绵、层峦叠谳、涧水蜿蜒、茂林修竹,或者悬崖巨壁、苍松古树、溪流野渡、房屋掩映其间的美景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心向之,沉浸于其中,大有“归隐”之意。归隐大概是中国文人的最终理想。虽然我称不上文人,但却常有归隐之心。我曾把我的想法告诉一个朋友,这位朋友说,这不过是“小隐”罢了,不是“大隐”。大隐应该隐于市,小隐才会隐于野。

      为什么隐于野的只是“小隐”,而隐于市的才是“大隐”?其实这句话自古以来流传甚广,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我猜想这句话更早的时候大概应该是:“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于市的是“中隐”,隐于朝的才是“大隐”。西汉时辞赋家东方朔就声称自己是“隐于朝”的隐士。东方朔曾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闲职。他的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汉武帝前谈笑取乐。虽然他也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并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失落之下,当东方朔说自己“隐于朝”时很可能就是自嘲。“大隐”大概只有东方朔一人,这不是其他人能够做得到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要在朝廷之上政治漩涡之中做成所谓的隐士几乎不可得,而且估计大多数人也不会认同所谓的“隐于朝”的大隐。于是,东晋时王康琚写了一首《反招隐诗》,就有了“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的诗句。陵薮意为山陵和湖泽,泛指山野。看来在山野隐居的只能是“小隐”,这一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大隐”却从隐于朝,延伸至隐于市了。“市”者,市井也。

      忽然之间很感兴趣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住所,不知道他是隐于野还是隐于市。陶渊明在《还旧居》中写道:“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上京者,玉京也,也就是玉京山,现在九江市星子县城西,于五老峰之南,根连庐山。古书中描绘玉京山是“一峰最秀,其东西云山烟水数百里,浩渺萦带,皆列于几席间,奇绝不可名状。”有人在探访陶渊明故居后,大加赞赏,说其“宅东背山皋,望郡城在迩。西面田畴,一川屈曲,春夏可进小船,溪外蠡湖落星湖南有沙阜”。看来陶渊明的居住地属于绝美风景地无疑。只是不知道那个地方应该是“野”还是“市”。陶渊明说他“结庐在人境”,“人境”也就是众人聚居之地。并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他又爱菊,在宅边遍植菊花,这样就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还经常去耕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些描绘都表明,陶渊明所居住的是一个典型的村落,而且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那么我们应该是界定为“野”还是为“市”呢?其实不管是“野”还是“市”,我们都不会视陶渊明为“小隐”。如果我能够像陶渊明那样混到了处级干部,然后又归隐回家,这恐怕不容易做到。就算真的做到了,恐怕也没办法像他一样扛起锄头去锄地。

    “中隐”这个词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篇中出现过。白居易在《中隐》中写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这几乎是一篇告诉我们如何做“中隐”的宣言书。山野和朝市都不是理想的隐居之地,于是白居易选择在东都洛阳的郊外,那里有个地方叫“履道里”,原是洛阳里巷名,位于现在洛阳城东南安乐镇狮子桥村东。履道里宅邸说白了就是白居易的私家园林。晚年时,白居易以刑部侍郎告病归洛阳,以后就长期居住在那里。白居易写有《池上篇》一诗,自叙其宅园创造经过和景物布局。履道里宅邸占地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又筑有池塘、岛、桥于园中。后又在池东筑粟凛,池北建书库,池西修琴亭,园中又开环池路,置天竺石、太湖石等,池中植白莲、折腰菱,放养华亭鹤,池中有三岛,先后作西平桥、中高桥以相联通。园中环境优美,亭台水榭,竹木掩映,白居易自誉其园云:“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隅,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闰北垣第一第;即白氏臾乐天退老之地。”我曾经在白居易的墓前拜谒过他,但却从来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的豪园。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寻常人要去做“中隐”几乎就是一个梦想,并且,这样的人还能算是“隐士”吗?土豪还差不多。既然如此,只好将“中隐”删去。于是就留下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话语。

     现代人要去当隐士更是一件难事。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在终南山的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后来,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了传说中在修行的隐士,遂有了《空谷幽兰》一书的问世。他把隐士比作空谷幽兰。这些人很不容易,他们愿意在大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应该算得上“小隐”吧。可是要让我放弃现在,去过像他们那样小隐的生活简直是痴心妄想。“空谷幽兰”,夫幽兰之生空谷,非历遐绝景者,莫得而采之。现在我知道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如果真的要隐居,其实“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一只花哈                                                                                              原作于2014.7.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会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的说法?当代隐士多吗?
​宋庆华:​隐士之“显”
终南山如今还有一群隐士?这位美国富二代花了27年寻踪,还拍成纪录片
朱晨笛: 放下,即是重生(学生佳作)
《空谷幽兰》,一场独乐、独醒、独傲的隐士寻心之旅
古代职业之隐士丨陶渊明算不算第一隐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