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纪事(9)—— 怀念那曾经的茫茫林海

每每置身于森林之中,看绿色苍茫,听林涛阵阵,无意中会勾起对故乡那曾经的几道林山的回忆,心中 不由地隐隐作痛。
在我早年的记忆中,家乡的山场有严格的分类。一类是放养牛羊的牧场,大致就是河西边的那几道山梁。另一类则是林地,是严格禁止放牧的,具体又区分为两种类型。
环村子周边近处的山场,虽然牛羊不能进,但孩子们进山割草打柴是允许的;北边远离村子的六道深沟是完全封闭的,平时有人专门看管,不仅严禁牛羊上山,人也不能随便进去,只有深秋“开坡”的时候,学生在专人统一组织下才能进山打草。那个时候,“封山育林”“森林重地”“禁止牛羊上山”之类的标语随处可见。
在当地,我们村是十里八乡中数得着的一个大村,山场面积非常大,一直延伸到其他村落的周边。北边的几道林山就位于八岩村的东西两侧,东边是奋沟、东小八岩、西小八岩三道沟,西边有花地沟、青石沟、胡草岩三道沟。六道山沟全部都是林地,坡坡梁梁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树木。
盛夏时节,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这时如果进入林中,犹如跳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阳光照在树梢上,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到地面上时变成了斑斑点点的影子。
各色各类的鸟儿在枝头盘旋跳跃,鸣叫声清脆悦耳;野兔、松鼠之类的小兽在林间出没,见到人后风驰电掣般逃向远处。
偶起一阵大风,林海深处顷刻间波涛起伏,似虎啸,似龙吟,又似万马奔腾。行走在密林中,早已把盛夏酷暑置之度外,凉飕飕,阴森森,浑身上下有一种超脱尘世的舒爽。
茫茫林海如诗如画,把山峦起伏的大地装点得神奇而美丽。
林场也是“草场”,经过一个夏天的封闭,树林间的茅草长得格外茂盛,这是特意为生产队的牲畜过冬备下的饲草。
深秋时节,生产大队便会组织学生进山打草。割草是要分任务的,考虑到年龄和体力,从小学三年级到初高中学生,任务由千二百斤到三两千斤不等。
割草时,六道山沟按顺序逐个开放,每到新开一道沟,林业队长就会站在高高的楼顶上大声吆喝:“明天XX沟开坡了!”大人们会连夜替孩子准备好绳索扁担,把镰刀磨得飞快,天不亮就叫醒起床,好让他们能够抢先割到第一茬最肥美的青草。
那林间的草也确实肥茂,曾记得东小八岩寨墙底下的那几个草坪,有种叫作黄米草的高过肩头,起一个大早割下的草可以捆上好几大捆。
生产队有专人在开阔处过秤,称过的草晒得满坡都是,几天后大人们把晒干的草捆拢到一起,再过秤分配给六个生产队。
这样,等到全部林山的草割完的时候,学生们完成了割草任务,生产队牲畜过冬的饲草也就基本上备足了。
这些林山的形成,源于建国初期的大造林运动。当年造林的场面非常壮观,山坡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歌声口号声震天动地,上岁数的人回想起那热火朝天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适逢植树的关键时节,学生也会被动员起来,跟着大人埋树耔,挖鱼鳞坑。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备战备荒,绿化祖国。”大造林运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洇润郁葱的森林。
当时人们还没有今天这样的经济眼光,山上种下的大多是洋槐、橡树这样的“绿化树”,这些树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几年时间就可绿满山岗。不过,前些年槐叶大量出口,橡子替补粮食,在那经济困乏的年代,这些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那是一个高度重视林业生产的时代。由各生产队抽调的强壮劳力组建了专门的“林业队”,负责统一守护和管理全村的林山和林木。
林业队员除了看护山林之外,在田间地头和一些荒草坪里栽种了大量的果树,现在可以看到的许多柿树、粗大些的板栗树大多是当时的林业队栽下的。
那个时候,人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亲手栽下的林木,绝对不允许毁坏林木的事情发生,大队干部会带着林业队员挨门挨户检查各家各户的柴垛,偶尔发现有不曾枯干的湿树枝,不仅会当场没收,还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严重者要开“批斗会”,责令当众检查。正是因为管理严格,林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森林成就了家乡的美丽,然而这份美好在物质繁荣的今天却已不复存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人一头钻进了钱眼里,不再珍爱林木,为了省下几个买煤钱,他们大肆砍伐山林,甚至把正在结果的酸枣、柿树都砍作烧柴,送进了炉灶。
前几年,一家据说很有点儿来头的公司盯上了林木覆盖下的铁矿石,打着“农业开发”的旗号,买下了全村大部分的山场,包括那几道林山。
其结果是“农业”没有得到开发,承诺的“千亩良田”未见半点儿踪影,大片的林山却在隆隆的炮声和机械声中被开肠破肚,碧绿的山岗变成了塌陷的断崖和堆积的矿渣,上辈人几十年奋斗的心血与汗水顷刻间化为乌有,村民们得到的只是每人不足万元的一次性补偿,失去的却是赖以生存的秀美家园。
昔日的美景,只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如今的惨象,已使人目不忍睹。每每重回故地,我都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其愿望或许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开发一种资源就去毁灭另一种更珍贵的资源,更不能为了眼前的一丁点儿蝇头小利就毁山灭林,破坏掉永远的美好家园。
我想,家乡的林山如果保护完好,其本身就是一个美丽诱人的森林公园,进行真正的绿色开发,足可以建成一个令人陶醉的旅游区,在享受环境之美的同时可以给当代、给子孙后代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
记得一位有远见的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宁可经济不发展。”这真是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
最近,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也是一位人民领袖体贴民生的家国情怀。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决心与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殷殷作痛的心难以平静。不知道那满山的创伤能否得到修复,那曾经的茫茫林海何时再能弥漫山岗。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县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鹏书|情倾山川 绿满樟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营老山林场与渭昔屯林木
法制教育讲课稿
福建林权纠纷的主要类型、成因分析及法律对策
林业司法鉴定(滥伐、盗伐林木鉴定)范文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