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的记忆——儿时腊月赶庙会

文/待月西厢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那个村子里的庙会。 
我的老家,在距邢台市东边60多公里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交通还很不发达,村子距县城比较远,村子附近又没有像样的商店,而庙会,就成为重要的物资交易场所。
特别是春节前腊月的庙会,就成为农民采购年货的良好时机。不知为什么,我们那一带农村,一进腊月,庙会格外多,几乎每天附近的村子里 都有庙会。
我那个村子是腊月初二,临近的一个叫张未的村子是腊月初三,我外婆那个村子叫板台集,是腊月初四,而这三个村子相距也不过一两公里。只记得那时 赶庙会,是很早就盼望着的一件事。 
我上小学时,一到附近村子有庙会的这几天,学校就会放三天假,于是学生们成群 结伙地去赶庙会。
在偏僻的农村,很少有别的娱乐活动,这赶庙会就是一件很开心、很热闹、很有趣的活动。

尽管囊中羞涩,大人只给几毛钱,但这几毛钱平时也是没有的。这几毛钱,我会精心算计一下怎么去花:用5分钱买几支铅笔,用5分钱买5个核桃,用5分钱买一块蜜蜂糕(一种 用红糖熬制的食品),再用5分钱看一场西 洋景…… 

庙会上的乐趣,还不仅仅在于手中有了零花钱,而是可以体验熙熙攘攘、热热闹 闹、人山人海的场面,可以见识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新鲜事物。

比如有卖糖人的、 卖儿童玩具的;有卖小人书的、卖年画的;有说书的、有唱戏的、有舞龙的、摆西洋景的;还有卖鸟的、耍猴的、卖艺的;还有各种特色小吃,比如烙大饼、炸油条、水煎包、花卷、豆包、煎饼、年糕等等;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热闹异常, 令人大开眼界。
平时生活在农村那样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那么多人的群体活动, 见不到什么新鲜事物,赶赶庙会,逛逛街市,看看热闹,小小的消费一下,也是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呀。 
农村的庙会,大概起源于历史上民众到寺庙烧香拜佛时的集会,后来慢慢发展成群众性的物资交流集会。
建国初期,农村一般都没有像样的商店,于是这种集会,就提供了一个各种物资和农副产品的交流机会,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
已经很多年没有在老家赶庙会了,然而,儿时赶庙会的情景却历历在目,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待月西厢,本名荣玉奇,男,热爱文学。曾在一家铁路企业供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给媒体写稿。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台湾好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
2021-1-14
注:图片来自公众号《邢台咚咚锵》视频截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城老城故事】水陆院庙会话今昔
年后赶庙会,牢记“三点”莫碰需远离,已经有人上当了,但愿没你
二次赶庙会
组图:平度农村赶庙会的实景,感受胶东半岛西部的民俗
赶庙会
独骑瑕丘赶庙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