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闭着眼睛炒菜?摸彩?——论钢琴触键的物理学原理(中)

     基于上篇罗列的种种理由,我形容弹钢琴的触键,像手拿锅铲,闭着眼睛炒菜,全凭感觉,这应该不算违和。我也建议学琴甚至是教琴的人士,真要好好看看和研究一下上述(1)~(7)过程,钢琴的琴槌是如何在琴键的驱动下击弦发音的,然后再琢磨一下如何更好地驱动琴键。所谓“更好地”,其实是要撇除一些不利于触键发音的坏习惯。

     钢琴演奏者弹奏键盘,使琴键获得机械能,传递给琴槌,琴槌敲击琴弦,变成我们可闻的声音,让我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下:

(1)手指按动琴键,其前端下沉。前销钉,中销钉和相接触的销钉绒,应该有恰到好处的摩擦感。太松了琴键有左右晃动的自由度,撞左撞右发出响声,损耗了人提供给琴键的机械能,而且因为那个摩擦力基本没了,所以触感发空。太紧了导致那个摩擦力太大,同样也损耗了人提供给琴键的机械能,使按琴键费力,回弹也会不利索甚至卡住不复位。以上的这些状况,都会使到琴槌敲弦的即时速度脱离人的意愿和控制,从而导致音符的力度失准。

(2)琴键前端下沉的同时后端翘起,卡钉驱动击弦机的传动部件使顶杆推动裹了麂皮的转击器凸轮(立式钢琴)或鼓轮(三角钢琴),使安装在其上的琴槌向琴弦进发。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各个传动部件的相对位置不正确,比如出现虚位或卡滞,又会造成能量损失。简单讲就是琴键后端抬起,使卡钉上升做的功,撇除正常的关节摩擦之外,又额外有别的损失,让琴槌获得的机械能打了不该有的折扣,降低了琴槌敲弦前的即时速度。这种损失到头来必然会表现在声音上的,可能有很多种症状:同音连击有音符遗漏,钢琴演奏范畴的弹奏力度层被降档了,最快速度的触键出来的音符强度未达到琴的设计标准,ff的触键出来f的声音,p的触键出来pp的声音,或同时发音迟滞,pp的触键有时干脆不出音......总之诸多状况。如果遇到麂皮过渡磨损导致其和顶杆接触的工作面表面状态变差(变薄,变滑,粗糙,拉丝......),打滑和不稳定那就没跑了,足以大幅度降低琴槌通过琴键获得的机械能转化率。极端时甚至会出现越大力声音越小的“反常”现象,让人哭笑不得。就像在涂了润滑油或有杂草拌脚的地面上,越用力越走不快,甚至会摔得越惨。

      在我眼里,麂皮已经极度磨损的原声钢琴,其击弦机就等同于报废,真不是吓大家。

     在这里,大家要纠正一个错觉:别以为钢琴的琴键越“重”越好,这个“过重”,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A)琴键下沉过程中的物理阻力过大。

     琴键太轻,固然没有手感和操控贴合度,就像拿着玩具充气锤子敲东西般不自在。

     过重呢?不用讲了吧——费力,易疲劳甚至劳损受伤,接着不自觉中“帮忙”的招数就不请自到:折指,耸肩,压腕抖腕......各种弹钢琴坏习惯接踵而来,后果可以很可怕。在原声钢琴那里,琴键的下沉负荷(触键阻力)有国家标准的上下限,以牛顿为单位。换算成克的话,立式钢琴是39.8克到75.5克,三角钢琴是45.9到86.7克,一般情况下,设计引起琴键过重的几率不大,毕竟强制性的国标在这里。销钉与键眼绒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卡钉过高,有东西卡住琴键等原因造成琴键过重的嫌疑大些。当然,这也不排除个别钢琴厂家不按钢琴国标来设计制造酿成这一结果。

B声音反馈的不理想。

      按照钢琴演奏力度层次规范和个人生理极限允许范围,出来的音符音量与音质和预期严重偏离,主要是偏小偏弱偏暗。通俗地讲,钢琴的“嗓门”,和钢琴的尺寸,设计,用料,工艺,维护保养状态,甚至摆放位置和环境都有关系。这种“嗓门过小”的不爽不难体会,犹如拳头砸到枕头上了,打个比方就像用ff的力度,才出来mf的音符,这就给人琴键“重”的感觉。不信的话可以做个实验,把电钢琴接上功率不小的音响设备,音量开到最大,弹起来就感觉不用多大力就能出很响亮的音符,弹起乐曲来是不是觉得“轻”了不少呢?把外接音响关闭,把电钢琴音量调小,导致听起来琴不容易出强音了,是不是觉得琴键好像“变重”了呢?所以轻和重和一个与声音深度捆绑的有机体,接近“投入产出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在原声钢琴那里,撇除其他因素,如果击弦机设计不佳,配合不畅,调整不到位,消耗料(麂皮,绒料等)过度磨损,转动关节过紧等,就会降低弹奏与声音的能量转化率。比方人给琴键20焦耳的机械能,结果一路“雁过拔毛”,最终琴的声功率却只有12焦耳或更少(仅做定性分析之用,勿杠)。就像,螺丝没拧紧,浑身上下处处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导致工作内耗严重,肯定骑不快。

       顶级大三角钢琴的琴键下沉负荷,肯定在钢琴国标标准之内,但是其弹奏与声音的能量转化率高,从ppppp到fff各层次精准对应,严丝合缝,没有断层,不会给人琴键重的感觉。对其不适应,多半是本身触键力度范围的局限,和大三角钢琴极宽广的音量与音色动态严重不匹配。原先自我感觉良好的,到了大三角钢琴那里变成“裸泳”了,摄影效果不好,总不能怪摄影机成像太清晰,像素太高吧?

      如果你的原声钢琴,发现琴键过重,出强音不易,也许就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内耗大大超出设计标准造成的,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是不正常的,很坑人的,要先搞清楚为好。

     如果原声钢琴遇到上述问题B,已经够人喝一壶的了,如果再加上A,那简直是让人崩溃,对于非力量型的女生,幼童或老年人更是噩梦。

      我之所以用“闭着眼睛炒菜”来形容演奏,是因为钢琴里面是啥情况,人很难直接看得见,只能凭感觉来弹奏。当然,千锤百炼之下,这感觉有了,到位了,就意味着琴技长进了,纯熟了;我也用“摸彩”来形容演奏,是因为看不见的地方出了状况导致操控不理想,出来的声音和人的演奏意图衔接不上,这些音符就被附加了碰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我还是这个观点,钢琴的学与练,要把琴买对了,维护整理好了,再开始。不然,把长歪的树掰直,可费劲了,说不定还是徒劳。

 至于如何避免这些大坑,下篇细讲,敬请期待。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调律师考试题库3-简述题部分
钢琴的各个部件有什么作用?这些部件会对钢琴音质有什么影响?
钢琴键盘机械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独一无二 施坦威皇冠珠宝收藏系列钢琴
如何保养好钢琴
钢琴的构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