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名人:严复魅力福州
userphoto

2023.05.07 北京

关注

  严复,中国学者和翻译家,在 19 世纪后期将众多西方思想引入中国,其中包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854年1月8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福州一个受人尊敬的中医士绅家庭。 早年,严复的父亲极力鼓励严复接受高等教育,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严复的父亲在 1866 年,打乱了这一计划。 一年后,严复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语、算术、几何、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占星术和航海等多种学科。 这是严复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他能够亲身体验西方科学,激发了他一生的热情。

  1871 年,严复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海上度过了接下来的五年。 他先是在建威号训练舰上服役,后来在阳武号战列巡洋舰上服役。 1877-79 年,他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 在那里的岁月里,他结识了中国第一任驻华大使郭松涛,尽管他们年龄相差悬殊,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杰明·施瓦茨(Benjamin Schwartz)在他的传记中提到,“他们经常整日整夜地讨论中西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异同”。

  随后,他回到中国,虽未通过科举考试,功成名就,但他得以在福建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担任教职。直到中国在第一次甲午战争(1894-95 年,为控制朝鲜而战)中战败后,严复才其翻译而闻名。他的译著包括托马斯·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约翰·斯图尔特·米尔的《论自由》和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赫胥黎的作品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思想,严复将“自然选择”的思想翻译为中文“物竞天择”,为中国读者所熟知

  严复曾任《国文报》主编。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于1895年参加公车上书运动,反对结束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 1909年获名誉进士。
  1912年严复任国立北京大学(今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晚年,他成为保皇派和保守派,支持袁世凯和张勋称帝。 他还参与筹建了一个支持恢复君主制的组织——筹安会,并反对“新文学革命家”。
    1921 年 10 月 27 日,严复回到福州老家,调养反复发作的哮喘病,并于一年后病逝,享年 67 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生第一要义
【10.27】严复的人生,为何最终会拐个弯?
他提倡西学,却又是苏东坡的“忠粉”
中国盗火者,震撼了一个时代
福建人严复翻译《天演论》声名鹊起,他为何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严复和老北京的“姻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