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胡同往事钩沉
userphoto

2023.11.15 北京

关注

▌朱祖希

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胡同之于北京,犹如“小桥流水人家”之于苏杭,“粉墙黛瓦马头墙”之于徽州,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方建筑特色。胡同与四合院结合在一起,构成老北京城的历史画卷。然而,北京的胡同又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由于受历史地理要素的影响,又有了各具特色的胡同。

游客在后海北沿漫步 摄影:邓伟

蔡家胡同 摄影:张风

廊房三条 摄影:袁守义

元大都胡同宽“四步”

《春明梦余录》载,元世祖问:“今之定都,惟上都、大都耳,何处最佳?”霸突鲁谓:“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大都城城址的选定,首先考虑的是以原金中都城东北郊大宁宫琼华岛太液池为中心的宫殿布设,其空间格局则遵照《周礼·考工记》中所载的王城之制,结合所在地的地理特点,进行周密的规划设计。因之,全城规划整齐,井然有序。

大都城的街道都有统一的标准,“自南至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南北与东西街道相交,形成了一个个棋盘式的居民区。在两条南北街道之间,则开有平行的小巷,称之为“胡同”。史册记载,大都城共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胡同一般宽四步(元代5尺为一步,一尺合今0.31米),长约50步。这就是说,胡同宽约六至七米。

不仅如此,当时大都城内的大型建筑,如坛庙、衙署占地也是按照建设用地的基本模数——50步,进行划分授地的。如当时的太史院就占了南北长4条胡同的距离,即4×50步。再如兴圣宫、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太庙、社稷坛等,其形制是南北长5×50步,东西宽4×50步。

今天的长安街原是元大都南城墙的所在,自此往北直至安定门和德胜门一线,便是元大都城在明初被攻破后的北城墙。因此,这一地区的街巷仍有原大都城时期的痕迹。最典型的如东四一条至十二条、南北锣鼓巷、西四头条至八条等。不仅如此,当时大都城是依据“8亩”方地为单位进行分配的。于是,在胡同两侧又形成了一个个的四合院。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在观察北京胡同时所应该注意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什刹海西海、后海、前海,乃至向南延伸的北海、中南海,都包括在大都城的范围内,并改称为“海子”。这片巨大的天然水面,不仅给北京城带来无限的生机,也给北京人的城市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情趣。在原本方正规范的城市胡同格局中,出现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如后海南侧的羊房胡同、后海南沿、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丝套胡同、前海北沿和后海北沿,还有鸦儿胡同、甘露胡同,乃至烟袋斜街、白米斜街等。而把胡同起名“百花深处”和建在积水潭畔一座小院的门联:“卜居积水;世耕砚田”,更显现出了人们对“远离尘嚣,清幽耕读”生活的向往。

永乐年间向南拓展

永乐元年(1403年)决定迁都北平之后,就要考虑到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为了解决建设宫城之后,南部过于局促,无法安置直接为朝廷服务的衙署的问题,便将元大都南城墙拆除,移至今“前三门”一线,并在这里建起了“千步廊”,再在其东侧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还有鸿胪寺、钦天监等,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西侧建五军都督府和太常寺、锦衣卫等。在其南端则保留了一段横街,作为东西往来的通道,称棋盘街,也称天街。

在皇城南面新拓展的这片区域,原来都是金代金口河和元代所开辟闸河的流经之地。因此,这里地势相对低洼,在此类地貌基础上所形成的街巷胡同,不仅不那么规正,而且形成了与河流流向相向的江米巷,即后来的东、西交民巷,并以其为主干,在其南北形成了许多支巷、胡同,显得不那么整齐划一。

金口河是金世宗在位时,为解决中都城的漕运水源而修筑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它西起石景山附近永定河东北岸的金口,往东流经老山北、玉渊潭,在会城门附近与金中都城北护城河相接,再向东直奔通州。后来,它的下游河段称为“闸河”,且为元代开辟的通惠河所利用。

据史书记载,金口河在其向东流淌的过程中,还曾出现过分叉。元史曾记载丽正门外有三座桥,其中的两座即是在金口河上的。也就是说,受限于这一片区内的地势,街巷胡同显得不大规正,既有东西向的,也有南北向的。

明嘉靖年间,为防御蒙古鞑靼骑兵南下侵扰,保护天坛、山川坛(先农坛)和“前三门”周围的人口和商业,决定修筑外城。外城内的街巷胡同,除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以及广渠门至广安门的道路外,虽不是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修筑,却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街巷胡同。而其最大的特色,是形成了大致以正阳门为顶点的“八”字形格局。

外城东半城以河随形的长巷头条、二条、三条、四条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胡同,就是随着源自东护城河河水的“三里河”河型和流向形成的胡同。而“三里河”又是发育在古高梁河床上的一条小河。在其东北侧不远处,又是在元代堆积草料的“草厂”所在,后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呈南北向排列的草厂头条至十条。花市大街以北的花市上头条至四条、花市中头条至四条、花市下头条至二条等,则是与内城的东护城河相向,呈东西走向的胡同。

外城西半城的胡同,以呈东北西南向的铁树斜街(又曾称“王寡妇斜街”,也曾谐音成“王广福斜街”)为主干,还有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等。它们是元忽必烈放弃金中都旧城,而在其东北郊以大宁宫琼华岛为中心建起大都城之后,由南北两城的人们不断往来而形成的通道,是北京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见证。而正阳门西南侧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即后来的“大栅栏”),则是明初为繁荣首都经济,由官方建设的商业街巷的遗迹。

多条胡同与商业有关

明迁都北京之初,由于战乱的影响,北平城经济凋敝,商业萧条,“商贾未集,市廛尚疏”。为此,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便在皇城四门(大明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及朝阳、安定、崇文、宣武门附近修建了数千间民房,以“召民居住”“召商居货”,通称“廊房”。

今日在前门外所见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便是在永乐年间形成的。对此,明代张爵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编撰了一本《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其间提到:正阳门外大街西侧有廊房衚衕、二条衚衕、三条衚衕、四条衚衕;还有往南的蔡家衚衕、施家衚衕、张善家衚衕(今掌扇胡同)、云居衚衕、井儿衚衕、乾井衚衕、车营儿衚衕(今车辇胡同)等。这些胡同自南而北排列整齐,而且都呈东西向。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市胡同,它位于大栅栏北,珠宝市西。胡同长55米,但很是窄小(最宽处不到80厘米,最窄处仅40多厘米)。但是,这里可以说是现存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遗迹。南侧所存的四个院子,门口都有藏头联,比如: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字号:增茂)。

大栅栏胡同内路北的门框胡同,是一处平民百姓,乃至文人骚客们来这里一饱口福的所在,曾有年糕王、豌豆黄宛记、油酥火烧刘、爆肚冯、杨记包子摊、烧饼白、复顺斋酱牛肉等。

虎坊桥迤西的魏染胡同南口,原是金中都城的东北门——施仁门的所在。由此往西正是与卢沟桥相连接的广安门内外大街。清乾隆帝曾说:“天下十八省所隶以朝觐、谒选、计偕、工贾来者,莫不遵路于兹。”据考古发掘证明,现今的魏染胡同,及其附近的南北柳巷、潘家胡同、果子巷、贾家胡同、米市胡同、丞相胡同等呈南北向的胡同,都是金中都城留下的街巷胡同。它们应该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

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他还将中原都城规划建设的“营国制度”引进了地处华北平原北端的幽燕之地,即以宋朝的汴梁(开封)为则,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南、西三面扩建改建,形成平面呈层层拱卫的“三套方城”的格局,称中都城。这时的中都城不仅宫殿宏伟壮丽,而且是“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

这就是说,金中都城不仅保留下了辽陪都——燕京城原有的市肆街巷,还扩建了许多新的街巷胡同,“市面繁荣,士民辐辏”。前面所列的数条胡同,便是金中都城时遗留下的。它们自然要比元大都城时期的胡同,历史要悠久,称得上北京的“胡同之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大都:唯一一座在国家主导下创建的街巷制都城
旧京岁时记——元大都的街制坊巷
公元1292年 元大都建成
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北京胡同里的那点事
北京胡同中的“条”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